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众生芸:王者浴血 > 第49章 碧玉初妆牵丝戏(拾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9章 碧玉初妆牵丝戏(拾叁)

第四十九章:碧玉初妆牵丝戏(拾叁)

part thirteen:谗言如刀构冤狱 痴王仗剑护贤妻(壹)

书接上回!

碧玉开设茶肆,体察民情,助司马亮查办漕运贪腐,赢得“明镜高悬”的美誉。然福兮祸所伏,树大招风,这位深得王爷宠爱又屡显贤能的农家王妃,早已成为某些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这日,汝南王府设宴,为太妃祝寿。宗室女眷、勋贵夫人齐聚一堂,珠光宝气,笑语喧阗。碧玉作为王府女主人,自是忙前忙后,安排得井井有条。

席间,太妃见碧玉举止得体,心思缜密,甚是欢喜,特赐下一对翡翠玉镯,当众赞道:“亮儿得此贤内助,是老身之福,亦是司马家之幸。”

此言一出,满座皆贺,却有几道目光,暗藏嫉恨,尤其以临川王王妃崔氏为甚。崔氏出身清河崔氏,自诩血统高贵,向来瞧不起碧玉的出身,如今见太妃如此青睐,心中更是酸涩难当。

宴席过半,行酒令助兴。轮到碧玉时,题目恰是“咏蚕”。碧玉略一思索,便吟道:“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

诗句清新,又暗合蚕农辛劳,颇得赞誉。崔氏却冷笑一声,阴阳怪气道:“妹妹果然深知蚕事,想来在娘家时,没少亲手喂养吧?只是这‘缠绵’二字,用在此处,未免轻浮了些,倒像是闺怨之词,与这寿宴喜庆不甚相合。”

此言一出,席间气氛顿时有些尴尬。碧玉却不动声色,微微一笑道:“崔姐姐教训的是。小妹浅见,只觉春蚕吐丝,至死方休,其情之专一,其志之坚韧,正可喻人子对长辈的孝心,绵长不绝。若论闺怨,倒是小妹学浅,未曾深究了。”

一番话,不卑不亢,既化解了刁难,又将诗意引向孝道,引得太妃连连点头。崔氏讨了个没趣,脸色愈发难看。

风波虽暂平,但嫉恨的种子已然深种。崔氏回府之后,愈想愈是气,恰其胞弟崔明在宫中担任黄门侍郎,颇得贾皇后信任。

崔氏便修书一封,遣心腹送入宫中,信中极尽渲染,称碧玉恃宠而骄,借茶肆之名结交三教九流,打探朝政,更甚者,暗指其利用昔日农家身份,与城外流民、方士有所勾连,恐行巫蛊厌胜之术,诅咒皇室。

这贾皇后本就好妒多疑,权力欲极强,对宗室亲王本就心存忌惮。闻得此信,虽未全信,却也心生疑虑。加之近来晋惠帝司马衷身体时有不适,宫中正敏感,便下令暗中查探。

这一日,碧玉正在“栖梧院”中小憩,忽闻前院喧哗。不消片刻时间,王府长史慌慌张跑来禀报:“王妃娘娘,不好了!宫中来了内侍,带着皇后懿旨和侍卫,说……说要在府中搜查厌胜之物!”

碧玉心中一惊,面上却强自镇定:“慌什么?清者自清。打开中门,请内侍依礼搜查便是。”她心知此事绝非空穴来风,定是有人构陷。但王府重重院落,若有人存心栽赃,防不胜防。

果然,不过半个时辰,一名侍卫便捧着一个扎满银针的布偶,匆匆从碧玉卧房后窗下的花圃中“搜”了出来!那布偶身上,赫然写着皇帝的名讳与生辰八字!

“人赃并获!汝南王妃,你还有何话说?!”领头的内侍厉声喝道,脸上带着得意的狞笑。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