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众生芸:王者浴血 > 第123章 银针绣尽山河图(拾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3章 银针绣尽山河图(拾贰)

第一百二十三章:银针绣尽山河图(拾贰)

第十二回 禅机隐绣画 佛火照肝胆(下)

书接上回!

次日黎明,三人扮作村妇,混在逃难人群中赶往黄河岸边。沿途所见,令人触目惊心:田野荒芜,十室九空,偶尔可见路旁倒毙的尸骨。黄河水浑浊汹涌,浪涛声中仿佛夹杂着万千冤魂的哭泣。

路过一个破败的村庄时,她们遇到一位白发老翁,得知她们要往黄河去,老翁颤声道:“三位姑娘千万要小心,昨日清兵刚抓走村里的壮丁,说是要去开挖河渠。老朽的儿子也被抓去了,至今音讯全无啊!”说着,老泪纵横。

在陈圆圆的指引下,她们找到一座破败的龙王庙。虽然庙宇年久失修,梁柱倾斜,但正中的龙王神像却依然威严。陈圆圆按照羊皮卷上的提示,在神像座下摸索,果然找到一个暗格。暗格中藏着的不仅是《河防要术》,还有一封血书。

这是前任河道总督在投河自尽前所写,详细记载了开封附近所有水闸的构造,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水闸改变河道,化解水攻的方法。血书最后还提到一个惊人的秘密:贾鲁河底下暗藏一条秘道,可直通开封城内。

“看来我们必须分头行动。”陈圆圆神色凝重,“我去联络开封守军,你去金山寺筹备水陆法会。琥珀受伤不轻,暂时先休息一段时间。八月十五月圆之夜,我们在金山寺会合。记住,一定要在子时之前赶到,我得到消息,清军要在那夜动手。”

分别前,陈圆圆交给小宛一枚玉佩:“这是当年吴三桂赠我的信物,或许在危急时刻能派上用场。另外……”她欲言又止,最终低声道,“小心你身边的人,我怀疑水绘园中还有清廷的细作。”

中秋将至,小宛在金山寺设水陆法会,明为超度战乱亡灵,实为聚集反清义士。法会前夜,她独坐禅房,以玉林禅师所赠的金线,连夜绣制《极乐世界图》。

这幅绣品长三丈,宽一丈,绣有八百比丘、三千佛陀,端的恢宏壮丽。绣到东方药师佛时,她特意在佛手中的药壶里暗藏灵纹,唯有在特定光线下才能显现。她在绣制西方三圣时,以特殊针法将沿江要塞的布防图暗藏其中。

八月十五,金山寺钟鼓齐鸣,香客如云。大雄宝殿前高悬《极乐世界图》,在秋日阳光下熠熠生辉。各地赶来的义士假扮香客,暗藏兵刃,伺机而动。

董小宛注意到,人群中混着几个形迹可疑的商贾,时不时交换眼色,显然是清军的耳目。更让她警觉的是,有个卖糖人的小贩,虽然装扮普通,但手上的老茧分明是长期握刀所致。

申时三刻,董小宛登上法坛,开始讲解绣品奥义。当夕阳西斜,琉璃灯转至特定角度时,奇迹发生了:《极乐世界图》上的佛像渐渐隐去,取而代之的是详细的沿江要塞布防图。长江天险,各处关隘,无不清晰可见。更妙的是,图中还标注了几处秘密水道,可供义军往来。在场的义士无不惊叹,群情激奋。

就在这时,寺外忽然传来一声尖锐的哨响,随即杀声震天。但见火把如龙,江宁巡抚苏泽通亲自带兵围寺,弓弩手占据制高点,将寺院围得水泄不通。更可怕的是,寺院的围墙上突然出现了数十名黑衣人,手持劲弩,对准了院中众人。

“逆贼董小宛,还不束手就擒!”苏泽通在马上高声喝道,“有人告发你聚众谋反,证据确凿!今日就要将你们一网打尽!”

很显然,这苏泽通已经沦为清军的走狗。

危急关头,冒辟疆突然从寺内转出,手持史可法亲笔手谕:“今上特许董氏筹办皇家绣院,专司修补《永乐大典》中的舆图绣卷。巡抚大人是要抗旨不成?”

原来冒辟疆冒险北上扬州,面见史可法陈说利害。史督师深知绣图关系重大,特颁此谕,以为权宜之计。为了以防不测,他还带来了史可法的一队亲兵,此刻正埋伏在寺外山林中。就在双方对峙之时,寺外突然传来阵阵喊杀声,史可法的亲兵从外围杀到,与官兵形成对峙之势。

苏泽通的兵将从未上过战场,自知不是史可法的亲兵的对手,又见冒辟疆言之凿凿,心生胆怯,没一会儿,便退去了。

官兵退去后,明月已上中天。冒辟疆夫妻二人相拥于佛前,江风拂过,檐铃清脆。冒辟疆轻抚董小宛消瘦的面庞:“这些日子,苦了夫人你了。我在扬州时,险些被那清军细作发现,多亏一位老渔夫相助,才得以脱身。那老渔夫说他在太湖打渔时,常看到水底有奇异的光芒,或许与绣图上的秘密有关。”

董小宛正要答话,忽觉袖中多了一物。取出一看,竟是陈圆圆不知何时塞来的纸条,上面只有寥寥数字:“九宫山有变,速寻闯王余部。”字迹潦草,显然是在匆忙间写下。纸条背面还画着一个奇怪的符号,似龙非龙,似凤非凤,与她在山神庙所见如出一辙。

就在这时,玉林禅师缓步走来,望着江心的明月叹道:“月圆之夜,本该是团圆之时。可惜这天下,怕是再难有太平岁月了。”

话未说完,上次那个小沙弥匆匆来报:“师父,江上出现数艘可疑船只,正在向金山寺靠近。”

众人登高远望,但见江雾弥漫中,几艘黑帆大船正破浪而来。船头站立之人,赫然是多铎帐下的武士。为首的将领手持强弓,箭尖在月光下闪着寒光。更令人心惊的是,船桅上飘着一面绣着“蜘蛛”的旗帜,与之前匿名信上的标记一模一样。在那些大船之后,隐约可见更多船只的影子,仿佛整支清军水师都在向金山寺逼近。

董小宛下意识地握紧袖中的银针,心知这场生死较量,还远未结束。她转头看向冒辟疆,两人目光交汇,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决然之色。此时,江风突然转急,吹得寺檐下的风铃急响,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血战敲响警钟。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