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晨雾里的守护与牵挂

产后第九天的晨雾还没散,乔安就踩着沾了露水的土路往西岸走。监测仪的备用电池装在帆布包里,硌得她腰侧有点痒,她却没敢慢下来——昨天跟萧凡约好,今早七点要一起测“汀澜”树苗的根系土壤温度,可别迟到了。

快到树苗旁时,她远远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蹲在护栏边,是萧凡。乔安赶紧加快脚步,走近才发现他正用指尖轻轻碰树苗的新叶,指尖沾着的晨露蹭在叶片上,像撒了把碎钻。“萧哥,您怎么这么早?”乔安放轻声音,怕打扰到这份安静。

萧凡回头笑了笑,指了指监测仪:“昨晚没睡好,总惦记着它的电量,索性早点过来看看。”他起身时,乔安才注意到他眼下的青黑——想来是昨晚在医院陪叶之澜和孩子到很晚。两人没再多说,默契地分工:乔安负责打开监测仪外壳,萧凡则拿出便携式测温仪,蹲在护栏外侧的土壤旁,小心翼翼地把探头插进根系周围的泥土里。

“18.2c,比昨天高了0.3c,刚好在适宜范围里。”萧凡报出数据,乔安立刻记在笔记本上,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在晨雾里格外清晰。刚记录完,监测仪突然发出“嘀嘀”的提示音,屏幕上的湿度数值跳了一下——比正常范围高了2个百分点。乔安心里一紧,赶紧凑过去看:“是昨晚的露水渗进土壤了吗?”

萧凡皱了皱眉,起身绕着护栏走了一圈,蹲在北边的土壤旁捏了捏泥土:“这里的土有点黏,露水没渗下去。你去车上把小铲子拿来,咱们在这儿挖条浅沟,让水顺着沟流走。”乔安应了声,快步往越野车的方向跑,帆布包在身后晃着,里面的备用电池跟着轻轻碰撞。

挖沟的时候,乔安的手套被泥土蹭脏了,她却没在意,只专注地跟着萧凡的手势调整深度:“萧哥,这么深够吗?”“再浅点,别碰到根系。”萧凡手把手教她调整铲子角度,“‘汀澜’的根系现在还嫩,跟刚满月的宝宝似的,得轻着点。”乔安点点头,放慢动作,看着泥土一点点被挖开,心里突然想起昨天叶之澜让萧凡带的鸡蛋——原来照顾树苗,真的跟照顾孩子一样细心。

沟挖好没多久,晨雾渐渐散了,太阳慢慢爬上来。萧凡看了眼手表:“快八点了,你在这儿盯着,我去医院看看之澜和孩子。”他从包里拿出叶之澜昨晚准备的热粥,递给乔安:“这是之澜让给你带的,趁热喝,别空腹干活。”乔安接过粥,指尖碰到温热的保温桶,心里暖烘烘的,看着萧凡开车离开的背影,赶紧拿出手机拍了张“汀澜”树苗的照片,发给他:“萧哥放心,我会盯着沟里的水,有情况随时跟您说。”

医院病房里,叶之澜正靠在床头,看着护工给萧汀换衣服。听到门响,她立刻抬头,看到萧凡走进来,笑着说:“今天怎么比昨天晚了点?”“西岸的土壤湿度有点高,跟乔安挖了条浅沟。”萧凡走过去,坐在床边,伸手摸了摸叶之澜的额头,“伤口还疼吗?”“不疼了,就是早上起来有点晕,医生说可能是有点低血糖。”叶之澜说着,指了指床头柜上的糖水,“护工刚给我冲的,你也喝点。”

萧凡接过杯子,喝了一口,甜意顺着喉咙滑下去,心里却想着叶之澜的身体。他拿出手机,把乔安发的树苗照片给她看:“你看,沟挖得很整齐,乔安还说会盯着水情。”叶之澜凑过来看,眼睛亮了亮:“这姑娘真靠谱,比你刚接触树苗时还细心。”她顿了顿,又说:“昨天我妈打电话,说给俩娃织了小毛衣,等出月子就能穿,到时候咱们带毛衣去给树苗拍张‘合影’好不好?”萧凡笑着点头:“好,到时候咱们把孩子的小袜子也带上,让它们跟树苗一起记着成长。”

正说着,护工抱着萧汀走过来:“萧先生,萧小姐醒了,刚才还在找你呢。”萧凡赶紧接过萧汀,小心翼翼地托着他的腰和头,小家伙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盯着他看了一会儿,突然“啊”了一声,小手抓住他的手指晃了晃。萧凡的心一下子软了,低头在他脸上亲了亲:“爸爸回来了,小汀想爸爸了吗?”叶之澜在一旁看着,拿出手机录下这一幕,嘴角带着温柔的笑意。

中午的时候,乔安发来了监测数据:土壤湿度已经降到正常范围,沟里的水也排得差不多了。萧凡把数据念给叶之澜听,她放心地点点头:“这下不用惦记树苗了,你下午就在这儿歇会儿,别总想着跑。”萧凡嗯了一声,靠在床边,看着叶澜和萧汀熟睡的样子,心里满是幸福——有家人在身边,有乔安帮着照顾树苗,这样的日子,虽然忙碌,却格外踏实。

产后第十天的清晨,乔安比平时更早到了西岸。她昨天跟萧凡约好,今天要给“汀澜”树苗测叶绿素,所以特意带了干净的纱布,准备先把叶片上的露水擦干净。刚走到树苗旁,她就发现之前搭的遮阳棚被风吹歪了,纱布垂下来,差点碰到叶片。乔安赶紧伸手把遮阳棚扶正,又找了根绳子把支架绑紧,嘴里念叨着:“可不能让你碰到叶片,不然萧哥该担心了。”

擦叶片的时候,乔安的动作很轻,生怕把嫩叶弄伤。她一边擦,一边想起昨天萧凡说的话——“汀澜的叶片跟宝宝的皮肤一样嫩”,心里忍不住觉得好笑,原来做科研,也能这么有温度。测叶绿素的时候,她屏住呼吸,盯着检测仪的屏幕,看到数值跳到56.3,才松了口气,赶紧把数据记在笔记本上,还在旁边画了个小小的笑脸——这是她跟萧凡学的,每次数据达标,就画个笑脸庆祝。

刚记录完,手机就响了,是萧凡打来的。“乔安,数据怎么样?”电话那头的声音有点沙哑,像是刚醒。“萧哥,叶绿素56.3,达标了!土壤湿度也正常,遮阳棚我刚才扶正了,您放心。”乔安赶紧汇报,怕他担心。“那就好,”萧凡顿了顿,又说,“今天之澜要做b超复查,我可能要晚点去西岸,你要是有什么事,先联系阿明叔。”“您放心,我能处理,您专心陪叶姐复查。”乔安说完,挂了电话,心里却有点担心叶之澜的身体,她拿出手机,翻出之前叶之澜让带的鸡蛋照片,默默在心里祈祷:叶姐一定要好好的。

医院里,叶之澜刚做完b超,坐在走廊的椅子上等着结果。萧凡陪在她身边,握着她的手,轻声安慰:“别紧张,医生说你恢复得很好,肯定没问题。”叶之澜点点头,却还是有点担心:“我就怕恢复不好,以后没法好好照顾孩子和树苗。”“傻丫头,”萧凡笑了笑,“有我呢,还有乔安帮着照顾树苗,你只要好好恢复就行。”

正说着,医生拿着报告单走过来,笑着说:“叶小姐,恢复得很好,伤口愈合得不错,再养几天就能出院了。”叶之澜和萧凡都松了口气,萧凡赶紧接过报告单,仔细看了一遍,确认没问题,才扶着叶之澜往病房走。回到病房,叶之澜第一时间让萧凡给乔安发消息:“跟乔安说我复查没问题,让她别担心。”萧凡笑着答应,拿出手机,给乔安发了条消息,还附了张叶之澜的笑脸照片。

乔安收到消息的时候,正在给“汀澜”树苗浇水。看到照片里叶之澜的笑容,她也忍不住笑了,赶紧回复:“太好了!叶姐好好休息,树苗这边有我。”她放下手机,看着“汀澜”树苗在阳光下舒展的叶片,心里突然觉得,自己做的这些事,都特别有意义——不仅帮萧凡分担了压力,还能让叶之澜安心恢复,这大概就是做科研的另一种价值吧。

产后第十一天,天有点阴,像是要下雨。乔安早上到西岸的时候,特意带了块更大的塑料布,准备在下雨前把遮阳棚盖好,防止雨水打湿叶片。刚搭好塑料布,阿明就来了,手里拎着个篮子,里面装着刚煮好的玉米。“乔安丫头,刚煮的玉米,你尝尝。”阿明笑着把玉米递给她,“萧先生昨天跟我说,你帮了他不少忙,我跟我媳妇都谢谢你。”乔安接过玉米,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阿明叔,我就是帮点小忙,不用这么客气。”

两人正说着,天空突然下起了小雨。乔安赶紧拉着阿明躲到越野车旁边,看着雨水打在塑料布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还好你带了塑料布,不然这雨肯定会打坏叶片。”阿明感叹道,“萧先生没看错人,你这丫头不仅细心,还很有远见。”乔安听了,心里暖暖的,她看着雨幕中的“汀澜”树苗,突然想起萧凡说的“守护”——原来守护不只是照顾,还有提前的准备和预判,这样才能让在乎的人和事,一直好好的。

雨停的时候,已经快中午了。乔安和阿明一起把塑料布收起来,发现叶片上一点水珠都没有,心里都很开心。乔安拿出监测仪,测了下土壤湿度,发现刚好在适宜范围里,忍不住跟阿明说:“阿明叔,您看,湿度刚好,这下树苗又能好好长了。”阿明笑着点头:“是啊,等萧先生和叶小姐的孩子长大了,这树苗肯定也长得很高了。”乔安听了,想象着多年后,叶澜和萧汀在树苗下玩耍的样子,嘴角忍不住上扬。

医院里,萧凡正在给叶澜讲故事。他拿着一本绘本,轻声念着上面的文字,叶澜睁着大眼睛,认真地听着,偶尔还会伸出小手,碰一碰绘本上的图画。叶之澜坐在一旁,看着父子俩的互动,心里满是温馨。她拿出手机,拍了张照片,发给萧凡的妈妈,配文:“妈,您看萧凡给叶澜讲故事呢,俩孩子都很乖。”

没过多久,萧妈妈就回复了,还发了个视频过来。视频里,萧妈妈正在给俩娃织小毛衣,一边织一边说:“之澜啊,你好好恢复,毛衣很快就织好了,等你们出院,我就送过去。”叶之澜看着视频,眼眶有点湿润,她跟萧妈妈聊了一会儿,挂了电话,对萧凡说:“妈说毛衣快织好了,等出院就能给孩子穿了。”萧凡笑着点头:“好,到时候咱们带孩子去看树苗,让它们也看看宝宝的新毛衣。”

下午的时候,乔安发来了“汀澜”树苗的照片,还有土壤湿度和温度的数据。萧凡把数据念给叶之澜听,她放心地点点头:“有乔安在,咱们真的省心多了。”她顿了顿,又说:“等出院了,咱们请乔安和阿明夫妇来家里吃饭吧,好好谢谢他们。”萧凡笑着答应:“好,到时候咱们做顿好吃的,让他们尝尝你的手艺。”

产后第十二天,阳光很好,微风不燥。乔安早上到西岸的时候,发现“汀澜”树苗又长了一片新叶,嫩绿色的,在阳光下泛着微光。她赶紧拿出手机,拍了张特写,发给萧凡:“萧哥,树苗又长新叶了,您快看!”萧凡收到消息的时候,正在给萧汀换尿布,他赶紧把手机拿给叶之澜看:“你看,‘汀澜’又长新叶了,跟咱们的孩子一样,每天都在长大。”叶之澜凑过来看,笑着说:“真好看,等出院了,我一定要亲手摸摸这片新叶。”

乔安在西岸待了一上午,除了监测数据,还把护栏周围的杂草清理了一遍。她怕杂草抢走土壤里的养分,影响树苗生长,所以清理得很仔细,连细小的草根都拔了出来。清理完杂草,她又给树苗浇了点水,看着干干净净的护栏和生机勃勃的树苗,心里满是成就感。她拿出笔记本,在上面写道:“产后第十二天,‘汀澜’新叶生长,杂草清理完毕,一切正常。”写完,她又画了个笑脸,还在旁边画了个小小的树苗图案——这是她专属的记录方式,既记录科研数据,也记录这份守护的心情。

医院里,叶之澜正在练习坐起来。她扶着床头,慢慢直起身子,萧凡在一旁小心翼翼地扶着她,生怕她摔倒。“慢点,别着急。”萧凡轻声说,“医生说你现在可以适当坐一会儿,但不能太久。”叶之澜点点头,坐了一会儿,感觉有点累,又慢慢躺下来。“等出院了,我就能带你去看树苗了。”萧凡握着她的手,轻声说,“到时候咱们带着孩子,在树苗旁拍张全家福,好不好?”叶之澜笑着点头:“好,那一定是最特别的全家福。”

晚上的时候,萧凡给乔安打了个电话,跟她聊了聊树苗的情况,还跟她说了叶之澜练习坐起来的事。“叶姐恢复得真快,”乔安笑着说,“等她出院了,咱们就能一起照顾树苗了。”“好啊,”萧凡笑着说,“到时候让你尝尝之澜的手艺,她做的红烧肉可好吃了。”乔安听了,忍不住笑起来:“那我可太期待了!”挂了电话,乔安看着窗外的月光,心里满是期待——期待叶之澜出院,期待一起照顾树苗,期待这份守护能一直延续下去。

产后第十三天,乔安早上到西岸的时候,带了个小礼物——是她昨天在镇上买的小风车,彩色的,风一吹就会转。她把风车绑在护栏上,看着风把风车吹得转起来,心里很开心。她想,等叶澜和萧汀来的时候,肯定会喜欢这个风车的。

监测数据的时候,乔安发现土壤的ph值有点偏低,她赶紧拿出调酸剂,按照萧凡教的比例,小心翼翼地撒在土壤里。撒完调酸剂,她又用小铲子把土壤翻了翻,让调酸剂均匀分布。“汀澜啊汀澜,你可要好好长,别让萧哥和叶姐担心。”乔安轻声说,像是在跟树苗说话。

中午的时候,萧凡发来消息,说叶之澜今天能吃点软烂的米饭了,医生说她的消化功能恢复得很好。乔安赶紧回复:“太好了!叶姐多吃点,才能早点恢复。”她放下手机,看着护栏上的风车,突然觉得,生活就像这个风车一样,虽然会遇到风风雨雨,但只要一直向前,就会充满希望。

医院里,叶之澜正在吃午饭。萧凡给她盛了点米饭,又夹了块软烂的鸡肉,小心地吹凉了,才递给她。“慢点吃,别烫着。”萧凡轻声说,“乔安刚才发消息,问你吃得怎么样,还说等你出院了,要跟你学做红烧肉。”叶之澜笑着说:“好啊,到时候我教她,咱们一起做给大家吃。”

下午的时候,叶之澜让萧凡把她织的小围巾带给乔安:“天气快凉了,给她围,别冻着。”萧凡笑着答应,把围巾装进包里。他看着叶之澜,心里满是感激——谢谢你,之澜,谢谢你理解我的科研,谢谢你一直支持我,有你在,我才能安心守护树苗,守护这个家。

产后第十四天,是叶之澜月子期的半个月节点。早上,乔安特意买了束小雏菊,带到西岸,插在树苗旁的小瓶子里。她想,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应该有点仪式感。监测数据的时候,她发现所有数据都在正常范围里,树苗的叶片也比昨天更绿了,心里特别开心。她拿出手机,拍了张“汀澜”树苗和小雏菊的照片,发给萧凡:“萧哥,今天是叶姐月子半个月,祝叶姐恢复顺利!树苗一切正常,您放心。”

萧凡收到消息的时候,正在给叶澜和萧汀拍照片。他把乔安的消息给叶之澜看,叶之澜笑着说:“乔安这姑娘真有心,还想着我的月子节点。”她让萧凡给乔安回复:“谢谢乔安的祝福,也谢谢她这么久的照顾,等我出院了,一定好好谢谢她。”

医院里,医生来查房的时候,说叶之澜恢复得很好,再观察几天就能出院了。叶之澜和萧凡都很开心,萧凡抱着萧汀,叶之澜抱着叶澜,一家人凑在一起,拍了张温馨的照片。“等出院了,咱们就带孩子去看树苗,”萧凡笑着说,“让它们也看看咱们的全家福。”叶之澜点点头,看着怀里的孩子,又想起“汀澜”树苗,心里满是期待——期待出院后的日子,期待和家人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