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墙头草 > 第一百六十六章 弹劾了又没弹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六十六章 弹劾了又没弹劾

钱指挥望着吴时来的背影,不敢相信的说:“还真有这么不怕死的御史啊?”

白榆答道:“你想多了,其实没那么严重。

你研究过往案例就能发现,被严首辅父子弄死的大臣,往往直接弹劾攻击了严首辅父子本人。

只要不直接点艹严首辅父子本人,只弹劾严党其他人的话,一般都死不了。”

钱指挥又说:“这时候弹劾胡宗宪无异于顶风作案,就算不死也得掉层皮。”

白榆答话说:“弹劾一门学问,老钱你把握不住,安心当你的总探长和把总吧!”

钱指挥郑重其事的说:“我知道你很不情愿,这次算我欠你一个大人情。”

在钱指挥眼里,白榆这就是为了“救”自己,被迫向缇帅屈服。

白榆笑道:“你确实欠了我人情,但你却不知道欠在什么地方。

我让你拒绝任务然后跟我一样边缘化,你却不听。

本来我已经下了船,如果为了帮你,我又被拖上了船,这才是你欠下的人情。

如果以后你落了难,还要我出手捞你时,那人情就更大发了!”

白榆这话暗藏机锋,钱指挥颤声道:“难道你真觉得,缇帅不会长久?

当今缇帅如日中天,影响力堪比大学士,完全没有衰落迹象啊。”

白榆觉得,现在可以和钱指挥说些托底的话了,因为钱指挥已经从对缇帅的盲目崇拜产生了怀疑和动摇。

所以白榆很直白的说:“缇帅以锦衣卫官之身,只仗恃皇帝之恩宠,就敢向文臣夺权,这不可能成功。

文官秉政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体系,而缇帅之威权全依赖自身特殊际遇。

以个人之特例对抗完整体系,纵然能得势一时,又岂能长久?”

钱千户嘟哝着说:“过一天算一天吧,反正我与人为善,做事也很少做绝,大不了和你一样保留官位赋闲在家。”

白榆拱拱手告辞,“我去趟经历司,找史经历喝茶!你别忘了把消息禀报给缇帅!”

当钱指挥禀报上去后,正在西苑入直的陆炳大喜过望!

对陆炳而言,成功推动弹劾胡宗宪是小事,收服白榆才是大事!

而后陆炳又前往大学士徐阶的直庐,告知说:“已经联系好了,有御史将在今日弹劾胡宗宪侵盗军需银。”

徐阶疑问道:“是谁联系的?可靠么?”

如果只是找御史出面当打手,徐阶也能做到,但徐阶不想表现的太明显,现阶段还需要与严党假装维持一个表面默契。

所以徐阶才将事情交给了陆炳,看看能否通过间接方式找到合适炮灰。

如果找不到炮灰,那就按兵不动,继续忍耐。

反正都忍了十好几年了,也不在乎再多忍几年。严嵩都八十岁了,他徐阶等得起。

陆炳十分得意的回答说:“白榆和都察院比较熟,我用了一点计策,催动白榆联系御史,没想到还真找到一个愿意出手的。

这个叫吴时来的御史,应当会在两日内上疏弹劾胡宗宪!

到时候,我们二人在天子面前配合进言,叫严党休想享受荣耀!”

徐阶总觉得事情没这么简单,“我们且拭目以待,希望不要出问题。”

陆炳答话说:“白榆这人只要肯做事还算靠谱,他选中的吴时来应该不至于出问题。”

徐阶却说:“我不担心吴时来出问题,但是我担心白榆出问题。

此人向来野性难驯,不是你用一点手段就能彻底压服的。”

却说在锦衣卫总衙,白榆施施然来到经历司,拉着史经历慢慢的喝茶。

史经历陪了一会儿,就有点不耐烦了,对白榆抱怨说:“我尚还有数十份公文未看,真无法做到像你这样悠哉游哉的无事一身轻。”

白榆哂笑道:“我是来救你的,以免你遭受缇帅迁怒,没想到你却如此不领情!”

史经历十分纳闷,问道:“我又没犯错,需要你救我什么?”

白榆答话说:“我坐在这里,就是为了等着你犯错!”

如果不是白榆身边跟着几个家丁,就凭这句话,挨一顿打都不冤。

史经历懒得和白榆计较,起身就离开会客室,才走到正厅坐下,忽见缇帅的最新手令送了过来。

手令就一句话:“拟定谕令,恢复白榆西城副总探和巡捕营管队的职务。”

史经历吃了一惊,连忙又回到会客厅,对白榆说:“恭喜你了!缇帅要恢复你的职务,不知你究竟做了什么?”

白榆摆摆手说:“我做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先把这份手令搁置,不要立刻执行!”

史经历像是听到了一个最荒诞的笑话,“这是一道恢复你职务的命令!你不但不着急执行,反而还要我暂时搁置拖延?”

白榆起身道:“我说了我是来救你的,如果信我,就先拖延两天!

不然的话,我恢复职务是小事,如果连累你被缇帅迁怒,那就得不偿失了。”

史经历半信半疑,最后咬牙说:“你自己都不急着恢复职务,我又替你急什么?”

白榆这个人虽然看起来脑子不正常,但“战绩可查”啊!

越是熟悉白榆的人,越能懂得白榆的含金量!

无形之中,围绕弹劾胡宗宪这个问题,仿佛在内廷中枢形成了暗气流,就等着被引爆。

缇帅陆炳作为锦衣卫官,其实是看不到最新奏疏内容的,因为锦衣卫并不能干涉奏疏流转体系。

要是锦衣卫能把持奏疏流转,那皇帝就该睡不着了。

而陆炳和司礼监太监的关系又不大好,所以他只能等着徐阶先看到新奏疏内容。

当这天吴时来到左顺门,将奏疏投进司礼监文书房太监手里时,陆炳就开始等待徐阶的召唤。

一个多时辰后,今日奏疏流转到了内阁大学士手里。

徐阶看到吴时来的奏疏后,抄了一份,立刻把陆炳叫了过来。

\"这白榆糊弄事的功夫,真是天下无双。\"徐阶这语气好像被白榆折服了。

陆炳打开徐阶抄的吴时来奏疏文稿节选,只见上面写着:

“已故督察江南军情工部尚书赵文华侵盗十万零四千两;原总督都御史周琉侵盗二万七千两;总督侍郎胡宗宪侵盗三万三千两;

原任浙江巡抚都御史阮鹗侵盗五万八千两,操江都御史史襄善侵盗一万一千两,巡抚应天都御史赵忻侵盗四千七百两。”

放下吴时来奏疏文稿,陆炳当场吐血!

这份奏疏与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好像弹劾了胡宗宪,又好像没弹劾?

让白榆安排弹劾胡宗宪,结果一口气弹劾了六个人,胡宗宪夹在中间毫不起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