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冥羿的小手软软的,宛如春日里初绽的花瓣,细腻而娇嫩,但却蕴含着令人意想不到的力量。

那粉嫩的小拳头每次用力握拳时,关节微微泛白,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弯曲。

仿佛在向整个世界宣告着她想要学好知识的坚定决心,那决心如同深埋在地下的种子,蓄势待发,渴望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当她拿起毛笔,小手虽然还有些稚嫩,微微颤抖着,但握笔的姿势却努力保持着标准。

她的手指轻轻捏住毛笔杆,手腕微微用力,试图掌控住这看似柔软却又难以驾驭的毛笔。

白夜则耐心地站在她身旁,他修长而骨节分明的手指,如同精美的玉竹,轻轻地覆盖在冥羿的小手上。

他的手掌宽大而温暖,给冥羿一种安心的感觉。

他会告诉冥羿每一笔的起笔、落笔位置,还有笔画的粗细变化。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每一个字都像是一颗珍珠,圆润而清晰。

他的手指就像一位神奇的画师,引导着冥羿的小手在纸上描绘出一个个工整的汉字。

在他的引导下,毛笔尖在宣纸上轻轻划过,留下一道道深浅不一的墨痕,仿佛是他们共同创作的神秘符号。

那洁白的宣纸之上,墨汁晕染开来,如同一片静谧的湖泊被投入了一颗石子,泛起层层涟漪,又仿佛是一幅正在展开的美丽画卷,诉说着古老而神秘的故事。

白夜的讲解细致入微,他会说:“这一横,起笔要轻,就像微风拂过湖面,泛起一丝涟漪,那是一种轻柔的开始,带着一丝灵动;

行笔时要沉稳,如同大船在平静的海面上缓缓前行,不疾不徐,保持着稳定的节奏;

落笔时稍重,好似一颗石子投入水中,溅起小小的水花,给这一笔画上一个有力的句号。”

冥羿认真地听着,每一个字都仿佛刻在了她的心里,她的小脑袋微微倾斜,眼睛紧紧盯着纸面,仿佛要把这些知识都印在纸上。

她努力地按照白夜的教导去书写,尽管一开始写得还有些歪歪扭扭,笔画也不够流畅,但那股认真劲儿却让人动容。

她的额头微微沁出了汗珠,小小的眉头因为专注而微微皱起,嘴里还不时地念叨着起笔、落笔的要点。

他不仅传授给她知识,还会绘声绘色地给她讲解诗词的含义和背后的故事。

就像在讲解李白的《静夜思》时,他会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人在异乡的孤独,那孤独仿佛化作了一缕轻烟,在夜空中飘荡,若有若无,却又无处不在。

他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了李白所处的那个夜晚。

他会想象李白独自坐在窗前,那窗户是木质的,雕花精美,窗外的月光如水银般洒在地上。

李白身着一袭白衣,长发披肩,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落寞。他望着那皎洁的月光,心中涌起对家乡的思念。

那月光洒在李白的身上,像是给他披上了一层银纱,更增添了几分孤寂。他的身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单薄,仿佛一阵风就能将他吹走。

他还会描绘诗人对家乡的思念,那思念如同一条无形的丝线,紧紧地缠绕着诗人的心,越缠越紧,让诗人的心隐隐作痛。

他会给冥羿讲李白的生平,他如何离开家乡,四处漂泊,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和坎坷。

他会说:“李白年少时就怀揣着远大的抱负,离开家乡去闯荡江湖。他骑着骏马,背着长剑,踏上了未知的旅程。

他一路上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一起饮酒作乐,吟诗作画,畅谈人生理想。他也见识了世间的繁华

沧桑,看到了百姓的疾苦和社会的不公。但无论他走到哪里,心中始终牵挂着远方的家乡,那是他心灵的归宿,是他永远无法割舍的地方。”

他的描述让冥羿仿佛身临其境,真切地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她的小脸上也会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她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仿佛在跟着李白一起经历那些故事。

她会忍不住想象自己也身处异乡,望着那同样的月光,思念着自己熟悉的地方,思念着家中温暖的床铺、父母慈祥的笑容和小伙伴们欢快的笑声。

冥羿也总是全神贯注地倾听,她那双明亮的眼睛紧紧地盯着白夜,眼神中满是专注和好奇,仿佛白夜就是她通往知识世界的引路人,她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她的身体坐得笔直,双手放在膝盖上,一动不动,只有眼睛随着白夜的话语而转动。

她会积极地提出问题,和白夜一起探讨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有时候,他们会因为对一个诗词的理解而争论得面红耳赤,小小的书房里充满了激烈的辩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