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小娥身在美国,一边精心照料着孩子,一边与两个哥哥密谋着回国投资、发展实业的大计。
他们娄家的娄氏轧钢厂,由于当时的大环境和社会制度的影响,最终归为国有。然而,他们的父亲内心深处一直怀揣着一个梦想,那就是发展工业。尽管两个哥哥在美国已经深耕多年,各自的产业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但他们始终感觉自己如同无根之萍,缺乏真正的归属感。
之所以一直没有考虑回国发展,主要是担心政策会发生变化。毕竟,他们如今已不再是两个简单的小家庭,而是都当上了祖父的人了。他们自己或许可以冒险尝试,但决不能让子孙后代也承受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然而,当娄小娥看到妹妹在国内的事业做得如此风生水起时,那颗原本就蠢蠢欲动的心再也无法抑制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娄小娥发现孩子的身体恢复得相当不错,甚至已经能够去上学了。于是,她毫不犹豫地安排了更为严密的保镖,确保孩子的安全。一切准备就绪后,娄小娥带着两个哥哥和嫂子一同踏上了回国的征程。
回国后的娄家兄妹,怀着激动的心情踏入了娄家老宅。这座曾经略显孤寂的洋房,如今因为他们的归来而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老宅里,娄家兄妹不仅见到了自己的父母,还见到了其余两房的当家人。大家欢聚一堂,欢声笑语不断,原本有些冷清的氛围一下子变得热闹非凡。
在一番寒暄之后,娄小娥的两个哥哥向大家分享了他们回国后的计划。经过深入的考察和研究,他们决定利用政府给予的优惠扶持政策,在北京投资成立一家汽车厂。
在选择汽车生产设备时,娄家兄弟并没有像大多数人那样选择在美国购买,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从德国进口。他们认为德国的汽车制造技术更为先进,能够为他们的汽车厂带来更高的品质和竞争力。
为了确保汽车厂的顺利运营,娄家兄弟还不惜重金网罗了一批优秀的技术人员。这些技术人员不仅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还对汽车制造充满热情和创新精神。
此外,娄家兄弟还与国内的高校展开合作,共同成立了一个实验室。这个实验室将专注于汽车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为汽车厂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和人才储备。
娄小娥两个哥哥的投资计划得到了娄父的大力支持。娄父对他们的决策表示赞赏,并鼓励他们要勇于创新、敢于拼搏。其他两房的当家人也纷纷表示愿意投资这个项目,共同为娄氏家族的发展贡献力量。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娄氏汽车厂的建设进展顺利。当第一辆汽车缓缓驶出生产线时,整个厂房都沸腾了起来。娄半城激动地看着这一幕,眼中闪烁着幸福的泪花。他缓缓闭上了眼睛,心中感慨万千。
曾经,娄氏轧钢厂是娄家的骄傲,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它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然而,娄家的子孙们并没有气馁,他们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成功地建立起了娄氏汽车厂,为娄家的未来开启了新的篇章。
娄小娥深知回馈社会的重要性,她每年都会慷慨解囊,拿出大量的资金用于偏远山区的希望小学建设。这些学校为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让他们有了改变命运的可能。
不仅如此,娄小娥还积极投资赞助国家的大型基建项目。她的资金支持为这些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就在这时,陈老爷子不幸离世。娄小娥得知这个消息后,毫不犹豫地赶往香港参加葬礼。她的三个孩子也从美国匆忙赶回来,与母亲一同送别自己的爷爷。
在葬礼现场,娄小娥身穿黑色衣裳,神情凝重地站在陈老爷子的遗像前。她默默地凝视着那张熟悉的面孔,心中满是感慨,在厉害的人最终还是归于黄土。
陈超站在娄小娥身旁,看着她和三个孩子,心中也是感慨万分。他想起了过去与娄小娥一起度过的时光,一去都不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