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神盾”特别行动小组指挥中心,设在宁山省西部战区作战指挥中心三层。作为管辖七省的核心指挥枢纽,这里的安全防御体系严密到了极致。
赵羽飞等四人历经三轮严格安检,才得以抵达三楼。门口,两名全副武装的警卫员早已肃立,见他们走近,立刻抬手行了个标准军礼,沉声说道:“同志,请将手机关机,放入右侧储物柜。”
四人对视一眼,依言掏出手机关机存放。紧接着,一名文职人员走上前,递来四份文件:“几位同志,请仔细阅读。若无异议,请在下方签名并按手印。”
文件是一份保密协议。几人逐字看完,心头都是一凛——协议明确要求,参会者必须严守相关机密,若未经专案组书面许可,泄露任何会议内容,将以泄密罪论处,量刑最低十年以上,重则无期徒刑乃至死刑。
赵羽飞眉头微蹙,转头看向同伴:“看来,情况比我们预想的还要严重。要是不想卷入,现在退出还来得及。”
“我早就没退路了。”沐夏语气平淡,说完便利落签字按手印,率先走进了会议室。
林悦接过话:“从决定跟朱老组建团队那天起,我就盼着能有更大的舞台施展,这样的机会,求之不得。”他说着,与王清婉交换了个眼神,两人也迅速签好字、按了手印,跟了进去。
赵羽飞见状,释然一笑,随即迈步走入。
三层会议中心被一片铅灰色的寂静笼罩着,长条会议桌两侧早已座无虚席。见赵羽飞四人进来,在座众人纷纷微微颔首示意。经沈四海逐一介绍,这特别行动小组的成员果然个个大有来头——
坐在长桌主位的,是西部战区司令员、上将军衔的李时谦;其下依次为:
- 西部战区信息化部队负责人、少将军衔的蒋文旭;
- 国家天文台首席科学家苏星宇;
- 国家首席生物战争防御专家陈微;
- 国家级高级谈判专家、资深心理学、社会学家张兰;
- 国家安全部首席调查员解白虎;
- 宁山省公安厅厅长沈四海;
- 高级数学家、国家工程物理研究院院士宋振华。
在场众人中,除了李时谦、蒋文旭和苏星宇,其余几位赵羽飞都曾直接或间接打过交道。这般堪称顶配的阵容,让赵羽飞四人暗暗心惊,他们放轻脚步,小心翼翼地在长桌末端落座。
李时谦身形清瘦,肩上的上将军衔在顶灯映照下泛着冷光,一头短发利落如刀削。他说话时语调温和,却自带一种无需声张的威严,仿佛每个字都带着千钧分量:“诸位,我们正在与太阳赛跑。\"他目光扫过在座众人,最后落在宋振华身上:“人既然到齐了,就不绕弯子了。宋院士,请开始吧。”
众人屏息颔首,会议室中央的大屏幕骤然亮起,女娲地宫的全息影像缓缓浮现,岩壁上流转的幽蓝纹路仿佛活物般呼吸,地宫内悬浮的宫殿更是栩栩如生,宋振华院士抬手点向屏幕,指尖划过那些超越现代认知的建筑结构,沉声道:“五百多个日夜的钻探与解析,只让我们确认一件事——女娲地宫不是遗迹,而是个沉睡的超级文明智脑。是站在人类科技链顶端的绝对存在。它的防御系统一旦锁死,我们现有的武器库和破解技术,就像拿牙签捅钢板。”
他顿了顿,调出一组能量波动图谱,红色曲线陡峭如悬崖:“更可怕的是能量层级。我们测算过,地宫内蕴藏的能量,不是‘超过太阳系无数倍’这种量级——它根本不在同一个维度。打个比方,太阳系的能量像是一杯水,而它,是整个海洋。”
屏幕画面切换,浮现出地星演化的动态模型,宋院士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意:“最惊人的推测是,这地宫可能和我们的地星一样古老,地宫里或许藏着人族起源的密钥。就像……我们是被放在培养皿里的试验品,而它是贴在皿底的标签。”
话音未落,屏幕已显出女娲泪石的特写——那半透明的泪滴状晶石里仿佛锁着流动的星河:“从地宫流出的至宝分两类。第一种,女娲泪石。”宋院士看向赵羽飞,“它能解构人类基因链,像拆积木一样重组,直接粉碎生老病死的枷锁。这点,赵羽飞的身体蜕变,还有陈微院士团队的‘娲髓仿生循环舱’,已经给出了铁证。”
短暂的寂静后,他调出另一组数据,屏幕上七颗女娲补天原石的全息投影悬浮在空中,彼此间连着银色光带,构成一个精密的星图。“第二种,我们代号‘补天原石’。量子探测器显示,单颗原石的能量当量,是太阳的上亿倍。但它的真正作用,可能是‘锚’。”
宋院士指尖轻点,七颗原石的光带突然闪烁不定,其中三颗的位置变成了红色问号。“七颗原石组成的能量矩阵,是太阳系的稳定器。更诡异的是,它们还‘拴’着一个黑洞——一个被压缩到量子尺度的宇宙奇点。同时,它可能是平行时空的对接端口,就像多维度世界的门闩。”
他的声音陡然凝重:“现在三颗失踪,矩阵失衡了。太阳近期的异常活跃,不是‘发怒’,是失衡的能量涟漪在冲击恒星。更要命的是……如果黑洞的束缚力跟着减弱,或者平行时空的门闩松了……”
屏幕上的星图猛地炸开一道裂隙,幽邃的黑暗从中溢出。会议室里的铅灰色寂静,仿佛瞬间浸满了寒意,宋院士接道:“我们整个地星甚至太阳系,可能都会在瞬间被吞噬,也有可能,门闩后面会出现任何我们无法想象的景象,但有一点可以确认,这里面蕴涵的力量是我们现在的科技所无法抗衡的,所以必须尽快找回原石,破解地宫之迷。”
宋院士落座后,李时谦的目光落在国家天文台首席科学家苏星宇身上。这位年近五十的学者戴着黑框眼镜,头发随性地搭在额前,衬衫皱巴巴的像揉过的草稿纸,却难掩眼底的焦灼。他起身时,屏幕已切至太阳观测画面,那团炽白光球边缘正泛起诡异的橙红色涟漪。
“太阳本应在五十亿年后步入红巨星阶段,”苏星宇的声音带着镜片般的冷硬,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但仪器不会说谎——它已经提前‘苏醒’并进入红巨星时代了。”
“这意味着什么?”张兰追问,指尖无意识地攥紧了笔。
“初期阶段,”苏星宇调出一组动态模拟,地球在屏幕上逐渐被橙红色吞没,“太阳会像吹气球般膨胀,亮度暴增。地表温度会在百年内突破沸点,海洋蒸发成蒸汽云,大气层被太阳风一层层剥离,最后只剩裸露的岩石在炙烤中开裂。地球会变成一颗裹着硫磺味的焦石,所有生命……连细菌都活不下去。”
张兰继续问“整个过程要多久?”
“红巨星初期本身会持续数百万年,”苏星宇推了推眼镜,语气陡然沉重,“但地球的宜居带,会在一百年内彻底消失。人类的倒计时,只剩三位数。”
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每个人的呼吸都带着灼痛感。没等众人缓过神,屏幕突然跳转为几颗不规则小行星的轨迹图,尾部拖着淡蓝色的离子尾。
“还有更糟的。”苏星宇的指尖点向其中一颗,“根据宋院士提供的参数,我们观测到这几颗直径550米、重70万吨的陨石,正以54马赫的速度冲过来。计算显示,它们会在六个月后——2013年2月15日,精准撞击俄国雅思克市。单颗的冲击力,相当于数亿吨tNt当量。”
赵羽飞的后背瞬间沁出冷汗。张之洞、苍蓝引星在时空裂隙里的警告,此刻全在屏幕上化作具象的死亡预告。
“赵羽飞。”李时谦的声音打破死寂,目光锐利如鹰,“宋院士说,你是唯一能真正开启女娲地宫的人。你曾通过地宫隧道穿越到五十年后,把你看到的,说给大家听。”
赵羽飞深吸一口气,将未来的景象压缩成最简练的描述:焦土上的玻璃化沙丘、漂浮着尸骸的硫酸雨、躲在地下掩体里啃食合成蛋白的幸存者……众人的表情从惊疑变成死灰,连李时谦紧抿的嘴角都泛起了白。
“所以我敢肯定,”赵羽飞的拳头捏的咯咯作响,“女娲原石是唯一的钥匙。不仅要找回所有原石,还要阻止核战爆发,扼住纤丝裂病毒的蔓延——这三件事,缺一件,人类都等不到太阳完全膨胀的那天。”
屏幕上,陨石的轨迹线正一点点逼近地星,像死神递来的秒表。
沉默在空气中凝固了片刻,李时谦的目光转向沈四海:“四海,说说你那边的进展。”
沈四海将烟头摁灭在水晶烟灰缸里,玻璃表面映出他眼底密布的红血丝,像淬了血的蛛网。显示屏骤然亮起,十二辆装甲运输车的残骸照片刺得人眼生疼——扭曲的合金外壳像被无形巨手揉皱的锡纸,驾驶舱里嵌着焦黑的人形轮廓,连号称能抗住导弹冲击的碳化钢甲,都呈现出熔岩般的流淌纹路。
“龙渊特战队的战术记录仪,最后传回的只有这帧频谱图。”沈四海推开面前的文件,指尖在触控屏上划过一道淡蓝色弧线,那曲线像被无形的手拧成了麻花,“经过专家团队的鉴定,有持续0.3秒的时空扭曲波动,能量级抵得上三百吨tNt,却连一丝冲击波的涟漪都没留下。更诡异的是,所有电子设备都产生了零点三毫秒的时间跳跃——就像被人从时间线上硬生生抠掉了一块。”
他指节叩了叩桌面,声音发沉:“这不是现有公开武器能做到的。要么是哪个国家藏了压箱底的黑科技,要么……是我们认知之外的东西。”
沈四海眉峰紧锁:“现场被抹得太干净,我暂时把矛头对准了国内那些盯着女娲地宫的饿狼。已经查清,纤丝裂病毒是刘景轩派韩霄递到地宫科研组杨旭手上的,但顺着线往上摸,刘景轩的病毒源头,来自李卓康。”
屏幕切出两张照片,一张是古韵文玩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景尧的西装照,另一张是刘家前任家主刘正谦的黑白老相。“更有意思的是双子集团这条线——古韵文玩的总经理刘景尧,其实就是98岁的刘正谦。”沈四海冷笑一声,“他们手里攥着三颗女娲泪石,其中一颗喂给了刘正谦。这老家伙靠着泪石逆生长,改头换面成了‘刘景尧’,自导自演了一出祖孙同堂的戏码。”
“为了啃下地宫这块肥肉,这帮人什么脏事都干得出来。”他话锋一转,“不排除勾结境外势力动手的可能,毕竟女娲地宫的巨大诱惑,谁都扛不住。但双子集团和长河集团这两条巨鳄盘根错节,没抓到实锤前,动他们容易打草惊蛇。”
沈四海转头看向解白虎,下颌微抬:“至于境外那些眼睛,解白虎同志手里的账,应该记得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