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截教覆灭?我带头加入天庭 > 第336章 五庄观前,暗流涌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36章 五庄观前,暗流涌动!

离了那试炼禅心的庄园,又向西行了几日。

流沙河的血腥味与庄园的脂粉香似乎都被抛在了身后,眼前的山势渐渐不同。

寻常的草木葱茏被一种难以言喻的灵秀之气取代。

空气清新得仿佛刚被灵泉洗过,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沁人心脾的微凉甘甜,直透肺腑,洗刷着长途跋涉带来的疲惫。

山间缭绕的云雾不再是寻常的灰白水汽,而是呈现出淡淡的紫色霞光,如同仙女的飘带,在苍翠的山峦间缓缓流动,平添了几分神秘与尊贵。

脚下的泥土也变得温润而富有弹性,踩上去软硬适中。

路旁的奇花异草争奇斗艳,花瓣叶脉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灵气氤氲。

林间传来的鸟鸣不再是简单的叽喳,而是带着某种奇特的韵律,婉转悠扬,如同仙乐飘飘,听之令人心神宁静,杂念不生。

“好地方!好地方啊!”

猪八戒扛着钉耙,挺着大肚子,贪婪地吸着这饱含灵气的空气,只觉得浑身毛孔都舒坦地张开了,连日的疲惫都消散了不少。

“师父,猴哥,沙师弟!这山看着就不一般,比那劳什子流沙河强了百倍!定有仙家洞府!说不定……嘿嘿,能蹭顿好的!”

他绿豆小眼放光,心思又活络到了吃食上。

唐僧端坐马上,感受着周遭浓郁的祥和灵气,连日紧绷的心弦也微微放松。

他望着远处被紫霞云雾半遮半掩的巍峨山影,那山形浑厚庄严,隐隐透出一种与天地同寿的古老气息,不由得双手合十,面露虔诚。

“阿弥陀佛。此山灵气充盈,紫霞环绕,必是仙家福地。八戒,不可造次,言语需恭敬些。”

孙悟空走在最前,金箍棒随意地扛在肩上,看似漫不经心,一双火眼金睛却早已穿透层层云雾,望向了那山峦深处。

在那紫气最为浓郁的山腰处,一片恢弘古朴的道观建筑群若隐若现。

观内灵气如龙盘绕,隐隐与地脉相连,气象万千。

更让孙悟空瞳孔微缩的是,在那道观正殿之后,他感受到了一股极其磅礴、极其纯粹的生命本源气息!

那气息如同沉睡的巨龙,带着亘古的沧桑与令人心悸的造化之力,远非寻常仙家洞府可比。

“万寿山,五庄观!”

孙悟空低声自语,想起了离开庄园前,那个神秘声音在他耳边留下的那句模糊不清的警告。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那被压了五百年的地方似乎还残留着一丝隐痛。

这地方,绝不简单。他眼中精光一闪,随即又恢复了那副惫懒模样,回头对唐僧道:“师父,前头确是座好山场,唤作万寿山。”

“山中有座五庄观,观主乃是地仙之祖,镇元大仙。俺老孙当年大闹天宫时,倒也听过他的名头,是个真正有本事的。”

“地仙之祖?”

唐僧闻言,肃然起敬。

“如此大德仙家道场,我等更需谨慎恭敬,不可失了礼数。”

沙僧沉默地挑着担子,步伐沉重而稳定。

他低垂的眼帘下,暗金色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尺子,扫过路旁一株形态奇特的古松——树龄至少三千年,树干虬结处有七道天然雷纹。

又掠过山涧旁一块半没入泥土的青石——石质温润如玉,隐带星芒,内含微弱水灵之气。

他如同一个无声的记录者,将沿途所见一切蕴含灵气或异常的细节,都刻印在脑海中,为那不可言说的“监视”任务增添着冰冷的注脚。

当孙悟空提到“镇元大仙”名号时,他那蒲扇般的大手,下意识地握紧了降妖宝杖的杖柄,指节微微泛白。

与此同时,灵山深处,一座莲花池畔的精舍内。

观音菩萨端坐莲台,眉心微蹙。

她面前悬浮着一面水镜,镜中正是唐僧师徒一行逐渐接近万寿山的景象。

她指尖捻动着一串羊脂玉佛珠,速度比平日快了几分,显示出内心的不平静。

“五庄观,镇元子!”

观音低声自语,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此人超然物外,神通广大,与三清四御皆有旧谊,人参果树更是天地灵根……此番安排,意在借机结下善缘,稳固西行气运。然而……”

她抬起眼眸,目光仿佛穿透精舍的屋顶,望向大雷音寺深处那几股隐晦而强大的意志。

“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她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压力,如同蛛网般缠绕在即将发生的“劫难”之上。

天机晦涩不明,仿佛被层层迷雾笼罩,其中更夹杂着几股明显带着不同算计的暗流。

尤其是那来自未来佛弥勒一系的冰冷怨念,如同潜伏的毒蛇,让她心头隐隐不安。

另一边,普贤菩萨的道场。

普贤菩萨与文殊菩萨相对而坐。

普贤手中把玩着一枚温润的玉如意,文殊则静静擦拭着智慧剑的剑锋。

水镜中,孙悟空那扛着金箍棒、看似惫懒实则精光内蕴的身影格外清晰。

“此猴,野性难驯,桀骜依旧。”

普贤菩萨缓缓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一丝冷意。

“虽经五行山镇压,戾气稍敛,然其根源未改。此番五庄观之劫,正可借镇元子之手,挫其锋芒,磨其心性。让他知晓,天外有天,仙外有仙,非是仗着些微本事便可横行无忌。”

他的话语,代表了燃灯古佛一系的态度——借机打压孙悟空,削弱如来派系对取经队伍核心的掌控力。

文殊菩萨微微颔首,智慧剑的寒光映照着他洞察世事的眼眸。

“镇元子乃得道高人,自有分寸。我等只需静观其变,必要时推波助澜即可。”

他言语平淡,却点明了燃灯一系的策略:默许甚至暗中引导孙悟空犯错吃苦头。

几乎在普贤文殊密议的同时。

燃灯古佛那幽深似海的道场深处,一盏看似普通的青铜古灯,灯焰无风自动,轻轻跳跃了一下。

灯焰之中,一缕极其微弱的、带着未来佛弥勒独特气息的神念,如同游丝般悄然传递进来。

这缕神念没有言语,只有一种强烈的、冰冷的不满情绪,以及对如来派系“独断专行”的深切怨恨。

它如同试探的触手,在灯焰中盘旋,传递着一个再明显不过的信号:在针对如来佛的行动中,过去佛未来佛是一致的!

青铜古灯依旧静静燃烧,灯焰稳定如初。

盘坐于灯影深处的燃灯古佛,面容笼罩在朦胧的光晕中,看不清表情,只有那亘古不变的宁静。

他并未回应这缕神念,甚至没有任何动作,仿佛那只是一缕无意间飘入的尘埃。

然而,灯焰深处,那缕弥勒的神念并未被驱散,反而被一股无形的力量轻轻包容、收束,如同默许了它的存在。

灯芯燃烧发出的细微噼啪声,在寂静的道场中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某种无声的契约悄然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