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皇家小学堂”的开办,与第一届“格物科”恩科即将开考的消息,通过《京城时报》,传遍了南渊王朝的每一个角落,一场前所未有的、自下而上的教育热潮,在民间,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无数的平民百姓,第一次,发现自己的孩子,那曾经被认为,除了继承父辈手艺之外,再无他途的命运,似乎,出现了一道,能够通往“庙堂之上”的金色阶梯!
一时间,整个京城,乃至周边州府的适龄孩童,几乎都被望子成龙的父母们,送往了那些,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模仿着“皇家小学堂”模式开办的各式新式学堂之中。
整个帝国的未来,正在被悄然改变。
而就在这场民间的变革,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另一场,规模不大,却意义更加深远、足以被载入史册的“皇家启蒙教育”改革,也在皇宫深处,拉开了它颠覆性的帷幕。
……
这一日,御花园内,春光正好。
苏晓晓与南渊钰,正陪着三个,已经能扶着东西,蹒跚学步的孩子,在柔软的草坪上,享受着难得的午后时光。
就在此时,德高望重的摄政王,南渊德,不请自来。
他先是如同一位最慈祥的祖父,逗弄了三个粉雕玉琢的皇孙皇孙女一番,惹得孩子们咯咯直笑之后,才看向帝后二人,用一种充满了关切与郑重的语气,缓缓开口。
“陛下,娘后,”他看了一眼,正努力地想要站稳的嫡长子念安,眼中,是对皇室未来的殷切期盼,“三位殿下公主,转眼,已近周岁。其启蒙开蒙一事,乃是我皇室头等大事,亦是国之大统,不可不早做定夺啊。”
他抚着花白的胡须,意有所指地说道:“尤其是嫡长子念安殿下,他,是我南渊的未来。为他,选择一位,能教导他‘帝王之道’的太傅,已是刻不容缓。”
这个提议,合情,合理,充满了“为国本着想”的拳拳之心,几乎,让任何人,都无法拒绝。
南渊钰闻言,与苏晓晓,对视了一眼。
他从自己妻子那双,平静而又充满了智慧的眼眸之中,看到了,与自己,完全相同的答案。
苏晓晓微笑着,先是对着摄政王,福了一福。
“皇叔心系国本,此份忠心,本宫与陛下,感激不尽。”
她顿了顿,话锋,却陡然一转,说出了一番,让这位经历了两朝风雨的老王爷,都为之一愣的话。
“只是,本宫以为,未来的君主,需要的,不仅仅是‘守成’的智慧,更需要‘开创’的眼光。”
“圣人的经典,教导的是‘治国’之术;而格物之学,探究的,却是‘强国’之道。二者,缺一不可。”
“故而,本宫与陛下商议,早已为念安,选择好了,两位‘太傅’。”
……
数日之后。
南渊王朝,历史上,最为奇特,也最充满了颠覆性的一场“皇嗣开蒙拜师大典”,正式举行。
当满朝文武,接到请柬,看清了上面所写的典礼地点之时,所有人都愣住了。
地点,竟不是象征着帝国文教巅峰的国子监,也不是威严肃穆的文华殿。
而是那座,在一个月前,还被他们中大多数人,嗤之以鼻的,由匠人与算学先生们组成的
——【南渊皇家格物大学堂】!
典礼当日。
整个大学堂,被数千名学子,打扫得是一尘不染。
这里没有繁复的礼乐,更没有铺张的仪仗。
取而代之的,是学子们,将他们自己亲手制作出的、各种精巧的机械模型、复杂的水利图纸、以及刚刚完工不久的、一座巨大的天文浑天仪,整整齐齐地,陈列在了通往礼堂的道路两侧。
这,不像是一场迎接圣驾的典礼。
更像是一场,“格物之学”,向整个帝国传统文官集团的,成果汇报与无声示威!
当皇帝南渊钰与皇后苏晓晓,亲自抱着三位身着华服的皇嗣,驾临时。
迎接他们的,并非是山呼海啸般的“万岁”,而是,大学堂之内,数千名师生,自发地,全体起立!
他们左手负后,右手抚胸,对着那象征着帝国未来的三位孩童,行了一个,充满了理性与崇高敬意的注目礼!
在礼堂最前方的高台之上,三位,神情各异的“先生”,早已等候在此。
拜师仪式,正式开始!
在满朝文武,那充满了震惊与不解的目光注视之下。
南渊钰与苏晓晓,首先,亲自抱着嫡长子念安,走到了第一位与第二位“先生”的面前。
那两人,一位,是身着亲王礼服,白发苍苍,目光如炬的皇叔摄政王,南渊德!
而另一位,竟是,今日同样身着皇后朝服,与皇帝陛下并肩而立的苏晓晓本人!
只听,皇帝南渊钰,亲自,用一种,洪亮而又充满了无上威严的声音,宣告道:
“皇长子念安,乃我南渊未来之储君!当学经天纬地之才,养海纳百川之胸!今日,朕,特为皇长子,拜请皇叔摄政王,为第一‘太傅’!授其,帝王心术,授其,治国之道!”
紧接着,苏晓晓上前一步,声音,同样清越而又坚定!
“本宫,则亲自,出任念安之第二‘太傅’!授其,格物之学,授其,寰宇之观!望我南渊未来之君,能兼备‘经世’与‘开物’之双重智慧,成一代圣明之主!”
这个“双太傅”的设定,瞬间,便让朝堂上所有文官,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摄政王,代表的是“传统”的巅峰!
皇后娘娘,代表的是“革新”的未来!
帝后二人,竟是要将这两种,看似水火不容的思想,在帝国储君的身上,进行最完美的融合!
其用心之深远,气魄之宏大,令人心惊!
摄政王南渊德,老眼中,精光爆射,他看着眼前这个,将由他与皇后共同教导的、帝国未来的继承人,郑重地,对着帝后,长揖及地!
“老臣,领旨!”
随后,南渊钰与苏晓晓,亲自,一左一右,扶着,已经蹒跚学步的小念安,向着摄政王,深深地,行了一个,弟子对老师的拜师大扎!
摄政王肃立,坦然受了此礼!
随即,再对着帝后,还一个臣子之礼!
礼法,周全无比!
紧接着,苏晓晓亲自抱着次子承宇,走到了那位,身材魁梧如铁塔的虎威将军铁牛面前。
“皇次子承宇,天生神勇,体魄非凡!乃我南渊未来之‘矛’!当为国镇守万里疆土!今日,特为皇次子,拜虎威将军铁牛为师!随其,锤炼筋骨,演练兵法,成帝国第一武将!”
南渊钰扶着小承宇,同样,向着激动得满脸通红的铁牛,行了拜师礼。
铁牛受礼之后,单膝跪地,吼声如雷:“末将,遵旨!”
最后,南渊钰抱起那唯一的、如众星捧月般的小公主星河,与苏晓晓一同,走到了那位,一身匠人服饰,双手布满老茧的墨林公面前。
“皇长女星河,聪慧好奇,巧思天成!乃我南渊未来之‘智’!当为帝国开启无限可能!今日,特为皇长女,拜天下第一巧匠,墨林公为师!随其,探究万物至理,开启智慧之门!”
在南渊钰的搀扶下,小星河,也懵懂地,完成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拜师。
帝王之术!
沙场武略!
格物穷理!
一位未来的“圣君”,一位未来的“武安神将”,一位未来的“墨家钜子”。
帝后二人,竟在今日,以一场,充满了颠覆性的大典,为南渊王朝的未来百年,清晰地,规划出了,一幅,由“三才”共同构筑的、坚不可摧的……
黄金蓝图!
这个举动,所带来的巨大冲击,无与伦比!
它向全天下,发出了一个,最强有力的信号——
从今往后,在南渊王朝!
无论是治国,是安邦,还是兴业!皆是,为国效力,皆是,无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