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毛勇与马成友两个人还比较迷糊,搞不明白什么叫做城市户籍,什么叫做乡村户籍,不过张川的妈妈并没有在工厂上班,她现在正在东坝镇任教。

张川的妈妈是东坝镇的一名老师,他在东坝镇教书二十多年,一直都是一个老师。

“你的意思是,你的意思是,你的农民,不能去工厂上班?”毛勇挠头道:“这可如何是好?老屠说了,你现在就是个临时工,不可能一直待下去的。”

“来将挡水来土掩,难道还能被尿给呛到不成?”张川将烟头往地面一丢,踩碎,道:“这都多少年了,还不是一直待在这里?”

“我靠,我才不愿意待在家里呢!”毛勇忿忿地道:“老子这一把老骨头,都要闷死了,你看看你,一个的保安,还能吸红山茶叶,才35?就算是红色的莲花,我也要靠我哥哥的手才能拿到,两张就跟过节一样。”

“你也太过分了吧?”张川被毛勇说的有些语无伦次。

如果是正常情况下,他是绝对喝不上这红山茶的,但现在,他又不能离开工厂。必须要有更好的香烟才行。

阿诗玛和红塔山都不舍得,所以他只能用红山茶和翡翠之类的香烟,可即便如此,三百五十一袋的价格,也让他心疼了很长一段时间,毕竟这些钱,都能买很多次卤猪肉了。

不过,毛勇的弟弟,在工厂里工作,怎么也能拿到十几块钱的薪水。你为什么要抽红色的?

甲秀只有一袋茴香,就连过滤网都没有,就连的保安都不用。

马成友拆穿了他的心思,“不然你哥哥就只能去找他了,反正他都要去找南海了。”

毛勇撇了撇嘴,道:“结婚了,你去哪里?四个人一个房间,哪能睡得着?我们家只有那么多房间,我们一家人都住在一个房间里,我爸爸说,她年纪大了,想要把她从嘉州接到我们这里来,但是她和我妈妈一直在闹别扭,所以我们也没办搬过去。”

房子对于工厂来说是个痛脚,对谁都一样。

张川的家里也是如此。

工厂只有一半的房子,张家能有一套套房,也就是老爹经常开着他的车,才能有一套套房。

从他记事起,张和张川就住在外面,也就是餐厅,客厅,房间三个部分。

随着年纪的增长,张家干脆在靠近前面的地方,用木头和油毡搭起了一栋房子,两人就睡在里面,虽然冬天会有冷风吹进来,但被子比较厚实,再加上工厂医院的“改装”的热水袋,还是可以熬过去的。

工厂已经十多年没有装修过了,直到85年,工厂才重新开工,直到去年,工厂才重新发放,不过这也让大家看到了一丝曙光,新的厂房可以空出,老的可以搬进去,小的可以搬到大的,这也是很多人的想。

聊着聊着,时光就过去了,天边的夕阳渐渐染上了一抹金色,腹中也传来了咕噜咕噜的声音,三人很有默契的带着笑容,准备回去吃晚饭。

张川并没有要请客的意思,毕竟这一餐至少也要七八块钱,他可没有那么多钱。

而毛勇和马成友两个人,加起来也就三五个,张川就已经很有能力了。

他们都是穷人,没有工作,也没有工资,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尴尬的。

吃过晚饭之后,他就和张川打了声招呼,毛勇马成友也向张川挥了挥手,张川便骑着自行车回了自己的家。

张川就住在东城12号楼,这里是他的住处。

当张川将他的单车放进大门的时候,他遇到了隔壁的钟伟民。

“钟叔。”钟岳向他打了声招呼。

“哎呦,这不是刚从川赶过来吗?”

钟家跟张家走的很近,钟伟民是个习武之人,张川还小的时候,就一直在教导张川。

当然,老爹也把张和张川送到了钟伟民那里,只是为了强身体,并没有别的意思,所以两人就一直在偷懒。

不过自从82年的《少林寺》上映以后,张川就像很多年轻的演员那样,对武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夏天的时候,他就让钟伟民教他武功,直到进入了队,张川也有了一些作为斥候的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钟伟民可以说是张川练武的“启蒙恩师”。

“是啊,今天回家好好歇一歇。”张川感觉自己年纪大了,和邻里之间的感情似乎也变得疏远了,两人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少,难道这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吗?

钟伟民手里拿着一个装满了虫子的罐子,里面装着一些泥土,大概是里面的虫子,他和张川打了声招呼,就离开了。

一进屋,老妈正在做饭,看到他,就喊了一声:“川啊,你爸爸还没有回家呢,等下一起吃吧。”

“噢。”听到这里,张川又问了一句:“大哥呢?”

“来了。”曹文秀说道:“他也是刚刚回来,整天都在外面玩,怎么没早点回来?”

张川笑了笑,自己的弟弟也没有工作,总不能整天窝在家里吧?

这么多年过去了,张川很理解自己这个弟弟的心情,工厂里又没有新的员工,他就一直呆在这里,他对这份工作是非常渴望的。

一进来,就看到哥哥趴在客厅的沙发上,手里拿着一本快要过期的琼瑶小说《烟雨蒙蒙》,整个人都呆住了。

“回来了?”陈曌有些意外的看着他。

“是啊,我在外面遇到了钟叔,他正在外面垂钓呢,你要不要一起?”张川知道自己的哥哥没事的时候就会和钟伟民一起出去捕鱼,不管怎么说,他都会带一些鱼回去,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不行,我一晚上都抓不到鱼,我妈妈看到了,肯定会说我的。”张摘下了遮住脸的书本放在一旁,叹息道:“我应该早点参的,至少可以在里混个保安,至少有个活干。”

想要在工厂上班,那是不可能的,必须要有户籍,而且一年的配额非常有限,就算张有个城里的户籍,也不一定能拿到。

张之前还没有被征用,所以他可以以农民的身份在东坝镇服役,但是如果失去了这一次的土地使用权,以后就很难再被征用了。

*****

快看!打赏二档!

------------

“大哥,放心吧,工厂迟早会有人来找你的,你还年轻。”张川安慰着自己的弟弟。

谁知道厂子要招多少人,要是一年只有这么点人,他哥想要再等上好几年了。

张有些嫉妒的看了自己的哥哥一眼。

再说了,做个保安,每个月也能拿到十多块的工资,而自己却是身无分文,做什么事情都要考虑清楚,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那你还想看看琼瑶小说?”张川开玩笑道。

“哼哼,这个是工厂里的,免费的,除此之外,我还可以在这里借三到四本,一天两块三块,一个月也不少了,而且我天天都在读,什么陈青云,什么卧龙生,什么云中岳,什么柳残阳,我都不想再读了。”张叹了口气,“我都快无聊死了。”

从外面借来的书,一般都是分成两到三本,一本五毛钱一本,一套三四本就是十几本,再加上一次租金,差不多要六毛五毛,一本一本地可能用不了两天,这样一本书的价格可不低。

张川上中学的时候就经常去租一家书店,大部分的钱都用来租书了。

“二娃,我要10。”

“干啥?”叶子晨一脸懵逼。张川嘴上这么说着,却有些迟疑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张钱,然后又掏出一张钢镚,说道:“这些钱够吗?如果还不行的话。”

“够了。”叶伏天开口说道。张看着张川递过来的十五块钱,将《烟雨蒙蒙》往旁边一丢,道:“你可别怪我不客气,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还上。”

“知道。”张川很清楚,哥哥是不可能还钱的,只有他哥才能把工人给招进来。

一般情况下,父母只会给他五块钱的零用,偶尔还能从父亲这里借到一点,这已经是哥哥三个月的生活费了,这让他怎么还?

“那你还不告诉我,这玩意儿到底是怎么回事?”张川问道。

他从部队退役后,身上就没什么积蓄了,这两个多月在家里住了两个多月,也就三十多,那点薪水勉强够,两个多月下来,也才攒了五十多。

算上退役后的抚恤金和抚恤金,张川也就四百多块而已。

张被张川的眼神吓了一跳,支支吾吾地说:“我要去找周玉,你知道吗?”

“周玉?”张川愣了一下,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事吗?”

张川看着哥哥一脸不自在的样子,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情:“十一号楼老周的女儿,哦,周宇的妹妹?”

十一号楼位于张家十二号楼的正对面,周宇和张川是一个班的,妹妹周玉的年纪要大一些,虽然已经很多年没有见面了,但是张川对他的记忆却是相当的深刻。

在他们四个人里,周强,周玉,周宇,周玉桃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身材高大,肤色白皙,身材消瘦,特别是那对双胞胎,看起来就跟竹竿似的,弱不禁风。

他们的父亲周铁锟,长的也很高,但肤色有些黝黑,而他的妻子殷萍萍,则是工厂宣传部门出了名的美女,长得亭亭玉立,肤若凝脂,唱唱跳跳,虽然已经四十多了,但看起来还是徐娘半老的样子,一双儿女,都遗传了他们夫妻俩的优良品质。

张川对周玉和周玉桃姐妹并没有太多的记忆,毕竟已经很多年没有见面了,不过尹萍萍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脸蛋漂亮,腰肢纤细,臀部丰满,双腿修长,一搞艺术的样子,一口吴侬软语,应该是江浙人。

周铁锟是水电厂的厂长,很多人都将“坤”字当成了“棒”,再加上他那高大的身躯,给人一种威风凛凛的感觉,让周铁坤的大名,比周铁锟的真名还要响亮。

“小声点!”

张川看着哥哥神神秘秘的样子,连忙小声说道:“你爸妈不知道吗?你是不是认识我?”

“没人给我介绍,我也不知道,上次我去溜冰场的时候,碰到了她哥哥,她哥哥叫周强,我们以前就见过面,不过关系不是很好,聊了一会儿,然后就……”

张说的很含糊,但张川能感觉到,他们已经见面过两次了,但好像并没有什么进步。

“周玉是不是也在工厂里工作?”张川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虽然他们两个长的人高马大,长的又帅又帅,但是没有工作,根本就没有人愿意跟他们在一起,他们的家人也不会让他们在一起的。

“不是,周强是两年前刚来的,我们都在竞争,怎么可能会是他?但应该用不了多久。”张叹气道:“我们可以在一起,可如果是这样的话,周玉看起来不是那样的人。”

张川心中暗笑了一声,不过他并没有表现出来,因为他怕破坏了哥哥的热情。

周铁强能当上厂长,怎么可能是个简单的人?

周玉是个什么样的人,她并不是很在意,但是一个女人的感情,又有多少人能说得出口?

要约会,就得去看场电影,去跳舞,去溜冰,这些都是要钱的。

这就是企的优势,衣食住行,衣食住行,应有尽有。

有学校、有医院、有图书馆、有安保部门、有影院、有夜总会、有溜冰场、有游泳馆、有出租书屋、有录像厅。

室内运动场、室内游泳池、室内台球房、小型花园、谷物商店、百货公司、餐厅、菜市等等。

早在电视还没有普及之前,一些社区的堤坝上,就已经起了一个电视频道,每天晚上五六点钟,就会有人拿着凳子过来,占据一个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