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小姐,徐导演,欢迎你们的到来。我一直期待着这次见面。”
西园寺雅人导演的声音,透过冰见薰女士那如同清泉流淌般精准而优雅的同声传译,低沉、温暖,带着一种历经岁月沉淀后的醇厚质感,瞬间抚平了纪怜淮和徐觅心中最后那丝因敬畏而产生的紧绷。
他那双仿佛能洞悉世间一切悲欢离合的眼眸中,没有丝毫身为国际巨匠的居高临下,只有纯粹得如同发现璞玉般的欣赏,以及一种急于与同道中人分享艺术火花的炽热。
“西园寺导演,您好!非常感谢您的邀请,能见到您是我们的荣幸。”徐觅率先起身,微微鞠躬,语气恭敬而难掩内心深处翻涌的激动,指尖因用力握着而微微发白。
纪怜淮也立刻起身,依样行礼,轻声道:“西园寺导演,您好。”她的声音比平时略显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颤,那是面对真正高山仰止的存在时,本能的反响。
“请坐,不必拘礼。”西园寺雅人微笑着摆手,姿态随意地在主位坐下,那份从容不迫中自有一股历经风云沉淀下的威严气度。冰见薰安静地坐在他身侧稍后的位置,如同水墨画中恰到好处的留白,既彰显存在,又不喧宾夺主。
侍者悄无声息地奉上精致的茶点,茶香袅袅,随即悄然退下,包间内只剩下四人。窗外是千禧城如同星河倒悬、流光溢彩的磅礴夜景,室内灯光柔和,气氛在郑重与一种奇异的和谐之间取得了微妙的平衡。
西园寺雅人没有多余的客套,目光直接而温和地落在纪怜淮身上,那目光仿佛具有穿透力,能直视灵魂深处。他开门见山,语气真诚得没有一丝敷衍:“纪小姐,我在蓝星公共网的‘电影超新星’板块,偶然看到了《尘光掠歌》。我必须坦言,你的表演,给了我极大的惊喜,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久违的震撼。”他用了“久违”这个词,分量极重。
纪怜淮的心微微一紧,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湖面,涟漪荡漾。她谦逊地垂下眼帘,长睫在眼下投下淡淡的阴影:“导演您过奖了,我深知自己还在学习和成长的路上,还有很多需要磨练的地方。”这不是客套,而是面对真正大师时油然而生的自知之明。
“不,绝非过奖。”西园寺缓缓摇头,眼神变得深邃,仿佛在透过时空,再次凝视《尘光掠影》中那些动人的瞬间,“我这一生,看过太多演员试图诠释‘边缘’、‘苦难’与‘沉默’。大多数时候,我看到的是一种精心设计的‘表演’,是技巧的堆砌,是计算好的情绪爆发点。但在你的‘陈默’身上,我看到的是一种……‘存在’的真实。
你不是在扮演一个听障者,你仿佛让那个灵魂住进了你的身体。那种细微的、近乎本能的身体语言——下意识蜷缩的手指,与人交流时微微侧耳、努力捕捉唇形的专注,受到不公时眼神里瞬间涌起的、如同小兽般的委屈与愤怒,却又被更深层的无奈和一种近乎麻木的隐忍强行压下的复杂层次……非常罕见,极其珍贵。那不是演出来的,那是从生命体验中流淌出来的。”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徐觅,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许:“徐导演,你的镜头语言功不可没。你给了她最大的信任和空间,也给了观众足够的尊重。你没有试图用廉价的音乐和刻意的剪辑去煽情,去解释,你只是像一个沉默的见证者,用最克制的视角,静静地记录着生命的真实流淌。
这种克制,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直指人心的力量。你们二人之间那种深度的默契与信任,让这部电影超越了简单的故事叙述,成为了一幅真实生命的动人切片。”
徐觅被这位殿堂级大师如此直白而深刻的肯定弄得有些受宠若惊,脸颊微微泛红,连忙道:“谢谢导演!是怜淮她本身对角色的理解和全身心的投入,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是她赋予了‘陈默’真正的生命。”
西园寺雅人笑了笑,那笑容温暖而富有感染力,让他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他端起面前的茶杯,轻轻呷了一口清香的绿茶,然后神色缓缓转为严肃,目光扫过二人,终于切入此次会面的核心正题:“我这次冒昧前来,甚至有些失礼地直接出现在千禧城,是因为我正在筹备一个新的项目。一个……或许在某些人看来有些冒险,甚至不合时宜,但我认为在当下这个时代,必须有人去尝试、去表达的项目。”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与使命感:“它的暂定名是——《星骸之语》。”
“星骸之语?”纪怜淮和徐觅不约而同地低声重复,这个名字让她们瞬间联想到了刚刚经历生死考验的《星骸挽歌》,但直觉告诉她们,两者的内核和基调将截然不同。
“是的,《星骸之语》。”西园寺肯定地点头,身体微微前倾,仿佛要将他构想的那个世界更清晰地传递给她们,“它不是一个关于末日灾难或星际战争的宏大叙事。它更内省,更哲学,更贴近人类灵魂深处的叩问。它试图探讨的是,在科技高度发达、效率至上、甚至人际关系都趋于原子化的冰冷未来,个体与宏大的历史长河、与逐渐模糊的集体记忆、乃至与自身生命根源之间,那种深刻的断裂感,以及……重新建立连接的微弱可能性与巨大代价。”
他描述的语气平缓,却像一位高超的说书人,瞬间构建起一个庞大而充满思辨色彩的世界观背景。纪怜淮和徐觅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全神贯注地聆听着。
“故事的核心,”西园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纪怜淮身上,这一次,带着一种发现稀世珍宝般的灼热与期待,“是一位年轻女性,她是一名顶尖的‘文明痕迹修复师’。她的工作,是穿梭在浩瀚宇宙中,寻找、鉴别并尝试解读那些早已湮灭在时间长河中的文明留下的‘星骸’——可能是一座废弃千年、漂浮在虚空中的巨型太空站,可能是一颗环境恶化、被遗弃的殖民星球上残破的城市遗迹,也可能是一块漂流了数万年、承载着破碎数据的核心碎片。她试图从这些冰冷的残骸中,拼凑出失落文明的历史、科技与情感碎片。”
他停顿了一下,让这个充满想象力的设定在二人心中沉淀,然后继续道:“这个角色,我们暂称她为‘星’,她拥有极高的智商和无可挑剔的专业技术,理性、冷静,甚至可以说在情感上是极度疏离和淡漠的。因为她长期面对的,是文明的死亡、是绝对的寂静、是时间的无情。她像一个宇宙中的考古学家,但挖掘的不是古物,而是虚无中的回响。”
西园寺的语调开始注入更强烈的情感张力:“然而,故事的转折点在于,她在一个人迹罕至、即将被临近恒星吞噬的偏远星系边缘,发现了一处极其特殊的‘星骸’遗迹。那里保存着的,并非她惯常接触的冰冷科技造物或历史数据,而是一段……属于某个早已彻底消亡的远古文明的、关于‘家园’、‘爱’、‘离别’与‘失去’的、异常鲜活的集体记忆烙印。这段记忆,以一种她无法用现有科学理论解释的方式,如同活水般,开始与她内心深处被她自己刻意冰封、遗忘的、关于自身故乡毁灭和童年创伤的记忆,产生强烈的共鸣、交织,甚至……开始侵蚀她精心构筑的理性壁垒。”
他描述的画面感极强,纪怜淮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个孤独的身影,站在荒芜的星球表面,面对着一片神秘的遗迹,内心世界被突如其来的情感洪流冲击得摇摇欲坠的景象。那是一种灵魂层面的震撼与恐惧。
“所以,这个角色,”西园寺的目光紧紧锁住纪怜淮,语气凝重,“对演员的要求是极其苛刻的。她需要展现出极大的、内外反差的张力。外表必须极度冷静、专业,甚至带有一种近乎机械的精确感,但内心却要能层次分明地呈现出被古老记忆逐渐唤醒的情感波澜——从最初的抗拒、排斥、困惑,到随之而来的恐惧、挣扎,再到缓慢的接纳、理解,并最终与自身深藏的创伤达成某种意义上的和解。她需要拥有一种能力——用最细微的、几乎不可察觉的表情变化、眼神的流转、甚至呼吸的节奏,来传递内心最汹涌、最复杂的情感风暴。在看到《尘光掠影》中的‘陈默’之前,我遍寻各国优秀演员,始终觉得差强人意,甚至一度感到绝望。但我认为,纪小姐,你身上恰恰具备这种将巨大情感蕴含于极度克制之下的、近乎本能的表达能力。你那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表演质感,正是我苦苦寻找的,属于‘星’的灵魂。”
这一番长篇的、深入角色骨髓的剖析,如同重锤般敲在纪怜淮的心上。她感到自己的心脏在胸腔里失控地狂跳,血液加速奔流。这个角色听起来远比《星骸挽歌》中的“凌”要复杂、深刻得多!它触及的是更本质的关于存在、记忆、孤独与救赎的哲学命题,表演的难度呈几何级数增长。一股前所未有的、混合着巨大兴奋与深切恐惧的战栗感,从脊椎一路蔓延至全身。兴奋于能接触到如此有深度的作品和角色,恐惧于自己是否真的有能力承载这份厚重的期望。这是一种面对真正艺术高峰时,既无比向往又自知渺小的复杂情感。
她下意识地看向身旁的徐觅,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震撼、激动,以及一种跃跃欲试的坚定。她们是并肩作战的伙伴,缺一不可。
“那……徐觅导演呢?”纪怜淮深吸一口气,稳住微微发颤的声音,问道。她无法想象,没有徐觅那双善于捕捉灵魂细微颤动的眼睛和充满信任的引导,她该如何独自面对这样一个角色。
西园寺雅人似乎早就料到有此一问,他将目光转向徐觅,眼中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许和期待:“徐导演对现实主义叙事和人物内心世界挖掘的深刻功力,在《尘光掠影》中已经展现得淋漓尽致。我这个《星骸之语》项目,虽然披着科幻的外衣,但其最核心、最动人的部分,依然是关于‘人’的情感、记忆与存在。我需要一位能深刻理解人物情感逻辑、并能用影像语言精准、细腻地呈现出来的导演来协助我,尤其是在与演员的深度沟通、情感细节的把控以及部分关键文戏段落的执导上。我希望徐导演能作为联合导演之一,加入这个项目,与我们并肩作战。我相信,你们二人之间早已磨合出的默契与信任,在这次创作中能产生一加一远大于二的惊人效果。”
联合导演!与西园寺雅人这样的国际电影巨匠联合执导!徐觅的呼吸瞬间变得急促,脸上涌起激动的红晕,握着茶杯的手指关节都微微泛白。这对于任何一位有追求的导演来说,都不仅仅是机遇,更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认可和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这意味着她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平台学习和锤炼。
“当然,”西园寺的语气转为前所未有的凝重,他必须让两位年轻人清楚地认识到前路的艰辛,“我必须毫无保留地坦诚,这个项目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预计拍摄周期会很长,可能得横跨多个星球年。部分取景地会选择在条件极其艰苦、甚至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外星球实景或模拟环境,涉及复杂的特效化妆、实景搭建和极端环境下的拍摄技术难题。对于演员的身心消耗和意志力,将是前所未有的考验。
而且,这将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型跨国合作,核心团队成员来自蓝星不同文化区域,语言、工作习惯、艺术理念的沟通和磨合,需要极大的耐心、包容心和专业精神。”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纪怜淮身上,锐利而真诚,如同一位谆谆告诫的长者:“纪小姐,你正处于事业快速上升的黄金时期,商业价值与日俱增。选择在这个时候,投入如此巨大的时间、精力,去挑战一个艺术探索性强、但短期内商业回报可能并不显着,甚至充满不确定性的项目,是一个需要你、以及你的团队极其慎重权衡的决定。我不希望这是一时冲动或被名誉冲昏头脑的选择,这必须是对艺术本身有足够热爱和牺牲精神的人,才能坚持走完的旅程。”
这番话如同冰水,让纪怜淮沸腾的血液稍微冷却下来。她沉默了片刻,目光再次投向窗外那片璀璨而冰冷的城市之光,脑海中飞速闪过自己一路走来的历程:
从《斩红尘》的初露锋芒带来的惊喜与迷茫,到《星骸挽歌》商业巨制中面对特效、绿幕、体能极限的挑战与突破,再到《尘光掠影》里沉入市井小巷、与角色灵魂共舞的淬炼与升华……她追求的,内心深处真正渴望的,从来不仅仅是聚光灯下的名利和粉丝的欢呼,而是表演这门艺术本身所能带来的、对人性深度的探索,是与不同灵魂共鸣的体验,是能够通过角色触动他人内心、引发对生命和存在思考的力量。这种力量,远比一时的热度更持久,更接近她从事这份职业的初心。
她转回头,目光清澈而坚定,如同经过淬火的星辰,迎向西园寺雅人充满审视与期待的目光:“西园寺导演,非常感谢您如此坦诚地告知这一切,并给予我和徐导如此宝贵且沉重的信任。您所描述的‘星’这个角色,以及《星骸之语》所探讨的命题,深深地吸引了我,甚至让我感到一种灵魂层面的召唤。
我知道前路必然布满荆棘,挑战超乎想象,但正是这种难度,这种探索人性与记忆边界、触及生命本质的机会,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兴奋和……一种必须去尝试的使命感。我愿意接受这个挑战,并承诺将全力以赴,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会坚持走下去。”
她的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徐觅也立刻表态,语气同样坚定:“西园寺导演,能参与您的项目,向您学习,与您和怜淮一起探索电影艺术的边界,是我莫大的荣幸和梦想。我愿意接受联合导演的职责,尽我所能,协助您和怜淮,协调团队,一起克服所有困难,共同完成这部注定充满意义的作品。”
西园寺雅人看着眼前这两位年轻却目光如炬、信念坚定的女性艺术家,脸上露出了欣慰而舒展的笑容,那笑容如同阳光穿透云层,温暖而充满力量:“很好。听到你们这么说,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和……放心。”他示意了一下身旁的冰见薰。
冰见薰女士从容地从随身携带的一个古朴而考究的皮质文件袋中,取出两份装帧精美、纸张厚实的意向书草案,分别郑重地递给纪怜淮和徐觅:“这是项目的初步意向书,里面包含了大致的拍摄时间框架、合作的基本模式、各方的主要权利与义务条款,以及一些基础的原则性约定。你们可以带回去,和你们的经纪人、律师团队仔细研究、商讨。正式的、详细的法律合同,会在所有细节经过充分沟通并敲定后,由我们双方指定的顶尖法律团队共同负责起草。”
纪怜淮和徐觅双手接过那份沉甸甸的文件,感觉手中捧着的不仅仅是一份商业合约的雏形,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一份滚烫的艺术理想,和一份通往未知而壮丽的艺术险峰的邀请状。
接下来的时间,四人之间的气氛变得更加融洽和轻松。他们一边享用着“穹顶观星”餐厅主厨精心烹制的、融合了东西方精华的晚宴,一边进行了更深入、更随性的交流。西园寺导演兴致勃勃地分享了他对几十年前一些经典影片的独到见解,谈到了他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观察到的表演风格的差异与融合的可能,言语间充满了历经沧桑后的智慧与不经意流露的幽默。
纪怜淮和徐觅也趁机请教了一些关于角色深度理解和导演现场把控手法的具体问题,西园寺都毫无保留地、耐心地给予解答,让她们有种醍醐灌顶、受益匪浅的感觉。冰见薰女士则在一旁偶尔补充一些关于大型跨国合作制片的具体流程、不同地区团队协作的注意事项以及国际电影节参展的策略等专业信息,周到而严谨。
这场原本让纪怜淮和徐觅倍感压力、如临大敌的会面,最终在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融洽、愉快、充满智慧碰撞与对未来共同期许的氛围中,走向了尾声。
临别时,在逐浪大厦顶层的专属电梯口,西园寺雅人再次与纪怜淮和徐觅郑重握手,他的手温暖而有力:“期待我们的合作。这注定将会是一段充满挑战,但也必然无比难忘的旅程。”他的目光深邃,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并肩作战的日子。
纪怜淮和徐觅深深鞠躬,表达着内心的敬意与感激。
站在逐浪大厦楼下,望着西园寺导演和冰见薰女士乘坐的那辆低调而奢华的悬浮车,无声地汇入千禧城夜晚川流不息、流光溢彩的车河之中,纪怜淮和徐觅依然有种置身于梦幻之中的不真实感。夜风带着都市特有的微凉气息拂面而来,却丝毫吹不散她们心中那澎湃涌动、几乎要满溢出来的热流与激动。
“我们……真的就要和国际电影界的活传奇……合作了?”徐觅望着远去的车尾灯,喃喃低语,声音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恍惚与巨大的喜悦。
纪怜淮没有立刻回答,她紧紧握着手中那份象征着全新开始的意向书,抬头望向被城市璀璨灯火映照得有些泛红的夜空。虽然真正的星辰被霓虹所掩盖,但她仿佛能穿透这层光污染,看到更遥远、更浩瀚的、属于《星骸之语》的那片未知而神秘的星域。
在那里,有一个名为“星”的灵魂,正在等待着她去相遇、去理解、去赋予其生命。她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这份沉甸甸的机遇与挑战一同吸入肺腑,转化为前行的力量。她的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坚定而明亮的光芒,那光芒中,有憧憬,有忐忑,但更多的是义无反顾的决心:
“是的,徐导。一段全新的、真正通往星辰大海的旅程,已经开始了。”
她的声音很轻,却像一粒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寂静的夜里,激荡开无限的涟漪。未来的画卷,正在她们面前,缓缓展开它波澜壮阔的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