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用血性坚持到最后 > 第53章 日本人的工作效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因为老车夫的心里,非常清楚。

可能是这周家店的驻军,从数量上已经发生了变化。

或者是说,现在还没有变化。

但是,马上也就会变化。

毕竟,给养的数量上,就已经发生了,非常明显地变化。

可是,明面上,自己确实没有看出来。

这周家大院里,在人数上,有什么明显地增加。

可是,看着这几天。

那下去非常明显的米、面、油、等等的东西。

好像这人数上,确实已经发生了变化。

至少增加了二十几个人。

而且,这新增地二十几个人。

还都是享受那高端生活待遇的人。

毕竟,这几天的肉食,下去的非常明显。

士兵们的饭菜里,没有见到肉量的增加。

清水一木,还有川岛樱子的饭菜里,也没有见到那肉量的增加。

可是,那多消耗出去的肉食,究竟到了哪里呢?

虽然,这一点儿,老车夫并不是特别清楚。

但是,有一点儿,他的心里却是知道的明明白白。

那就是这多消耗掉的三十几斤肉食,绝对没有走出周家大院。

可是,这多出来的的人,到底从哪里来的呢?

又是怎么样,进入的周家大院的呢?

老车夫开始动开了脑筋。

这个时候,老车夫不得不承认。

这奸细,还真不好当。

老车夫,开始对这几天,进出周家大院的人,开始了仔细地梳理。

最近一段儿时间,所有进出周家大院的人,好像也没有什么人,特别值得怀疑。

好像也就是前几,进来的一个蒙古商队。

想到了商队。

好像一下子,提醒了老车夫。

毕竟,商队进入周家大院之后,在周家大院里,也实施了一次戒严的行动。

除了日本之人外,所有的中国人,都被关进了指定的几个房间里。

那指定的房间,好像也是日本进驻周家大院之后,才建造起来的房间。

好像也就是用来关人的地方。

毕竟,除了门之外,再也没有可以透气的地方。

即便是这样,日本人,还对房间,进行了特殊的隔音处理。

毕竟,关在房间里,不但什么都看不到。

而且,还是什么都听不到。

房间里,真地有一种,像是死一样的沉寂。

等到把周家大院里,所有的中国人,都从房间里放出来之后。

自己也就只是见到了,大概五六个人,牵着三十几匹马,走了。

莫非,那剩下的人,根本就没有走吗?

日本人,之所以让自己,看到商队走了。

那就是在释放烟雾弹。

其实,随同商队,一同进来的人,并没有全部走掉。

如果是这样,好像这人员上的数量变化,就能够对得上。

可是,这给养的数量,好像还是同人员的增加,不相匹配。

毕竟,日本人吃饭,非常讲究。

即便是增加了三十几个人。

也没有必要,一下子就增加这么多的给养。

这说明,在给养进入周家大院之后。

日本人,还会有后续的人员,将会源源不断地进驻到周家大院。

老车夫的心里,毕竟知道的非常清楚。

汽车,同马车比较起来,速度一定会更快。

而且,拉东西的数量,也会增加。

一个资深的情报人员,什么是情报?

这给养的数量,在发生变化,那就是情报。

老车夫大叔,马上就联想到。

可能,敌人在周家店的驻兵,还要增加。

否则,不会无缘无故地增加给养。

老车夫,一边高兴地爬到了汽车的后马槽里。

一边儿大声地对清水一木说道:“我的,老车夫的,谢谢大太君啦!”

“我也过过洋瘾,坐坐汽车。”

“你说,这要不是太君到了咱们周家店。”

“我他妈的这辈子,上哪儿坐汽车去呢?”

老车夫的马屁,拍地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当然,也把清水一木的心里,给拍地特别妥帖。

清水一木,也马上就跳上了,由跟在身后的翻译官,替他拉开车门的驾驶室。

然后,就是稳稳地坐在座椅上。

又非常惬意地把后背,背在了座椅上。

还眯上了自己的一双眼睛。

接下来,就是嘴里,嘟咕出了一句话。

“开路一马桑!”

汽车启动了。

负责坐镇周家店,最高的军事长官走了。

清水一木走了。

周家店的周家大院里,日本人的厄运,却马上就要降临了。

当清水一木的汽车,走到回头路的时候。

出现在老车夫面前的景象,也让他服了气儿。

也明白了,中国人,为什么会挨打的原因。

也马上就让他找到了。

从心里,不得不佩服这日本人的工作效率。

不得不佩服人家日本人的机械化作业,就是要优越于中国人的人拉肩扛。

也就是一天多的时间,那么大的一堆土,。

竟然,已经让人家清理的差不多了。

如果换成中国的军方来干这活儿。

那就是先讲代价。

代价讲好了,干起活来,开始磨洋工。

把磨洋工,做为向上司,要求追加投入的借口。

再看人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竟然会把中间,清理出了一条,可以容纳一辆汽车通过的道路。

老车夫坐在汽车上,开始回想自己这一生的经历。

从自己还穿开裆裤的时候,就听自己的爷爷说,

“如果回头路那儿的土台子,给挪走了。”

“这人们再去县城,得少走十几里的路。”

可是,到了自己当了爷爷了,。

仍然在对自己的孙子说,“如果,回头路这儿的土台子,给挪走了。”

“咱们再去县城,要近十几里的路。”

一代一代的这么说了下去,一代一代的这么说了过来。

到底自己的爷爷,是不是又是听他的爷爷,说的这样的话,自己没有办法去考证。

可是,说来说去,回头路这儿的土台子,还仍然矗立在那儿。

倒是这日本人来了。

回头路的土台子,才真的得以拆除了。

好像是这日本人,帮助自己的祖先,还有自己这一代人,圆了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清水一木坐在汽车里,突然,对司机大声地嚷了一句,“你的停车。”

老车夫猛然一惊。

因为他知道,清水一木,一定是发现了什么,异常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