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上善若水,寻安 > 第256章 天妇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腊月二十九,年关最后的忙碌。药膳馆的厨房里飘着淡淡的油香,灶台上铁锅泛着银光。郑淮安提着鱼篓进来,篓中盛着活蹦乱跳的明虾,虾身透亮如琥珀。\"渤海对虾。\"老人将虾倒入青花盆中,虾须轻颤,透着海水的鲜气。

小林捧着竹篮进来,篮中盛着新摘的时蔬,茄子紫亮,南瓜金黄。\"今早园子里采的。\"她将蔬菜排列整齐,菜叶上还带着晨露。我取过一根芦笋,指尖轻掐,汁液晶莹。

\"虾要活杀。\"郑淮安执起竹签,手法精准。虾去头剥壳,留尾不断,竹签顺脊轻划,挑出沙线。小林学着处理,虾肉却总是破损。\"力度要轻。\"老人示范,\"顺纹理下签,肉才完整。\"

面糊最是关键。陶盆中打入冰镇鸡蛋,加入山泉水和低筋面粉。郑淮安用竹筷轻搅:\"手腕要柔,留些面疙瘩。\"面糊渐渐浓稠,拉起如绸。小林盯着变化:\"上次我调的面糊太稠了。\"我点头:\"冰水慢搅,留些颗粒,炸时才酥。\"

油温考验功夫。深锅倒入清油,文火慢热。郑淮安滴入面糊试探,油面泛起细密金花。\"一百八十度正好。\"老人将虾裹上面糊,顺锅边滑入,瞬间激起细密气泡,虾身迅速卷曲成弓形。

蔬菜要分批炸制。南瓜薄切,茄子斜片,芦笋留尖。郑淮安执筷轻翻:\"绿叶菜三秒即起,根茎类要多炸片刻。\"小林紧张地盯着油面:\"颜色变金黄就捞?\"老人点头:\"早一分生,晚一分老。\"

控油讲究及时。炸好的天妇罗搁在竹篱上,油滴渐渐沥干。郑淮安撒上海盐:\"趁热撒盐,味道才透。\"虾身金黄酥脆,蔬菜保持鲜绿。

酱汁需要调配。木鱼花煮汤,加入酱油、味淋。郑淮安慢慢搅拌:\"酱汁要冰镇,配热炸物才爽口。\"小林尝了尝:\"比上次的鲜多了。\"

品尝时分,虾壳酥脆,虾肉弹牙,蔬菜清甜。郑淮安细细品味:\"面衣薄如蝉翼,才是好天妇罗。\"小林吃着忽然道:\"这让我想起在长崎吃过的海鲜炸物。\"

窗外雪花飞舞,厨房里油香四溢。三人围坐分食一盘天妇罗,谈论着各地的炸物手艺。郑淮安说起关东的天妇罗,小林讲述琉球的炸鱼饼,我则想起师父教的\"油温定成败\"。

炊具洗净时,暮色已深。小林擦拭着竹篱,忽然问道:\"程教授,为什么非要冰水调糊?\"我指着剩余的面糊:\"冰水起筋少,炸时更酥脆。\"她若有所思地点头。

郑淮安在收拾油锅时嘟囔:\"现在的油都不够清了,得空我去榨些新油。\"他翻出个陶罐,倒出些清澈的芝麻油:\"这是头道冷榨的,香味还足。\"

雪越下越大,我们在厨房里继续研究剩余的食材。虾头熬汤,菜叶清炒,连面糊都被郑淮安说要煎成薄饼。药膳馆的灯光温暖明亮,将这个制作年味的夜晚照得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