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书意担心隔墙有耳,连忙捂住裴东洲的嘴:“祖宗,你小声点吧,这话要是让旁人听见,再传进陛下耳中,可就说不清了!”
皇帝的内帏事,是他一个臣子能议论的吗?
裴东洲被沈书意捂住嘴的瞬间,只觉妻子的玉掌都是香的。他忍不住一把将她捞在怀里,闷声道:“为夫在生气,夫人好生哄哄。”
沈书意受不了裴世子的痴缠,轻推他一把:“你能不能正经点?现在是在外面。”
还是在马车上,周围到处都是人。
刚才还不是这样的画风,裴世子是怎么做到对她一个女人撒娇还能面不改色的?
“夫人就不能哄哄为夫吗?”裴东洲把脸凑沈书意跟前。
沈书意拿他没办法,敷衍地在他脸上亲了一口:“去围场还有好长一段路要走,你也知道我娇气,能让我睡一会儿么?”
裴东洲虽然不满表妹对自己的不走心不走肾,但还是决定以妻子的意愿为准,把她放回原位。
沈书意躺回卧榻上,满足地轻叹一声,却又对上裴东洲幽怨的小眼神。
她本来想问问他要不要一起睡会儿,但马车的空间再大也有限,还是作罢。
裴东洲看着沈书意坠入梦乡,根本不理会他这个夫君的死活,终还是认了命。
他算是发现了,表妹心里虽然有一点他的位置,但真的不多。再加上裴南洲还在虎视眈眈,他觉得自己一定要严防死守,绝不能让裴南洲有挖他墙角的机会。
对了,方才太子殿下的马车好像离他们很近。
思及此,裴东洲掀开了帘子,不想会对上裴南洲的双眼。
对方正目不转睛地看着他们这辆马车。
看到他的瞬间,裴南洲主动跟他打了声招呼:“要不我和大哥换辆马车坐坐吧?”
裴东洲暗道晦气,放下帘子,不予理会。
他再看向睡得无知无觉的沈书意,暗忖自己为何要带表妹出门呢?这样只会让裴南洲有机会接近她。
围场又不比其它场合,他更不能时时刻刻看着表妹,若不小心被裴南洲钻了空子,表妹被南洲带走,那可如何使得?
沈书意睡得无知无觉,自是不知裴东洲的担忧。
她一觉睡醒时,已经到了围场。
当她精神奕奕地下马车,正好夏念初从李氏的马车上下来,看着很疲惫的样子。
在看到沈书意的瞬间,夏念初眸中闪过一抹阴冷之色。
明明她才是宠妃,最好的东西应该给她才是,怎么她想要一辆马车,竟然这么难?
沈书意不过是世子夫人,乘坐的马车比她这个宠妃还要奢华,这让她非常不满。
沈书意当然也感觉到了女主怨毒的眼神,只是假装没看到罢了。
她其实也想不明白,女主既然当了宠妃,有皇帝的宠爱,又有众人的拥护,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总不能女主还肖想她的男人吧?
思及此,她看向肩宽腿长的裴东洲。
还别说,她的男人确实优秀,这张脸,这身材,尤其在床上那股子斯文败类的劲儿,特别招人。
哪怕此刻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模样,也让人想扒了他的衣裳……
感应到沈书意看自己时的古怪眼神,裴东洲不明所以:“怎么了?”
为何拿这种看败类的眼神打量他,他做什么缺德事让表妹不喜吗?
沈书意轻啧一声,暗暗摇头:“没啥。”
就是男人太优秀,也容易招来狂蜂浪蝶。
当初的女主可没少打裴氏兄弟的主意,裴世子是女主的首要目标。奈何裴世子太难缠,女主后来才退而求次,找其他裴家兄弟下手。
即便现在女主成为了皇帝的女人,皇帝年轻时也是妥妥的美男子一个,但到底还是年纪大了,女主还是馋年轻貌美的男主,那也是在情理之中。
“夫人说清楚,为何拿这种奇怪的眼神看为夫?”裴东洲觉得沈书意看自己的眼神让他不能理解。
他又不是渣男,没做过对不起她的事。
“世子表哥要小心点,丽妃好像还对表哥有想法。”沈书意压低声音道。
她突然间想起当初自己和女主合谋想要接近裴东洲的那段过往,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自己有点过分。
不想就这样,她居然还把裴世子勾引到手。
裴东洲没想到会从沈书意嘴里听到这话,他的表情有点崩不住:“夫人想多了!!!”
“世子表哥信我没错。丽妃分明是在嫉妒我,才会处处针对我。”沈书意说着故意在女主的行注目礼下挽上裴东洲的手臂。
既然女主嫉妒她,就让女主嫉妒多一点吧。
李氏也发现了夏念初的异常,她苦口婆心地劝道:“丽妃娘娘现在是宠妃了,被陛下捧在手心里宠着。意姐儿如今是世子夫人,东哥儿欢喜得很。平阳侯府形势一片大好,丽妃娘娘应该和平阳侯府打好关系,和意姐儿和平相处……”
“本宫做事还要姨母来教?!”夏念初不耐烦地打断了李氏的说教。
李氏被夏念初一呵斥,心里顿时也有些不痛快。
想当初,是夏念初来投奔她,无非就是想嫁个好人家,后来她盯上裴氏兄弟,她不一直在帮忙?
现如今当上了宠妃,却还想与平阳侯府作对,甚至还肖想东哥儿,甚至还和意姐儿作对。这样的人得了势,就忘了本。
现如今是宠妃倒还好,起码不会连累李家。
就怕将来行事不端,被陛下嫌恶,届时李家也会受到拖累。
她是外嫁女,但还是念着娘家好,自是不希望李家有朝一日被夏念初牵连。
“娘娘需得记得一件事,伴君如伴虎。娘娘飞黄腾达了,那是娘娘的本事,臣妇不指望能沾娘娘的光。但娘娘若有朝一日从高处跌落,也千万别牵连李家。”李氏温言软玉。
夏念初听后脸色剧变:“姨母竟如此势力?”
“臣妇说的不过是实话,希望娘娘能听进一二。娘娘娘要知道花无百日红,行事当谨慎为妙。”李氏也顾不了许多,继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