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嬛一边手忙脚乱地扶住胡母,一边对着孙怡芳说道:“妹子,别怕,咱娘还有咱爷爷和咱爹可能是太激动了,一时没缓过劲儿来。”说罢,她扭头对着一旁早已吓得脸色苍白的丫鬟大声喊道:“还愣着干啥,快去叫府医!”丫鬟们这才回过神来,像被火烧了屁股似的,立刻慌慌张张地跑去请府医。
不多时,府医迈着匆匆的步子赶来了。他身着一身素色长袍,神色沉稳,透着一股让人安心的气质。快步走到胡母身边后,他蹲下身子,熟练地为胡母把脉。众人都围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眼睛一眨不眨地紧紧盯着府医的一举一动,仿佛他的每一个细微表情都关乎着胡母的生死。府医眉头微微皱起,又仔细地把了一会儿脉,随后脸上缓缓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说道:“无妨,夫人,只是一时情绪过激,气血上涌,才晕了过去。老夫开几副药,服下后休息几日便好。老太爷还有老爷也是情绪过于激动,所以脸色不好,缓一会儿就好了!”众人听了,这才像放下了心头的一块大石头,齐齐松了一口气。
胡母悠悠转醒,她一把抓住孙怡芳的手,泪流满面地说道:“玉嫣,娘的闺女啊,俺可算找到你了……”孙怡芳心中也是百感交集,她的眼眶红了,轻声说道:“娘……”这一声“娘!”,仿佛穿越了二十六年的时光,让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胡家老爷走上前,颤抖着双手,轻轻抚摸着孙怡芳的脸庞,说道:“闺女,爹的宝贝闺女,这些年让你受大苦了……”孙怡芳再也忍不住,扑进胡家老爷的怀里,放声大哭起来。
周围的人看到这一幕,无不为之动容。有的眼眶泛红,悄悄地抬手抹起了眼泪;有的则凑到胡母身边,轻声安慰着:“夫人,您可别太伤心,这是大喜事儿呀……”整个客厅里,弥漫着一种既激动又感人的氛围,每个人都被这份浓浓的亲情所触动。
胡老太爷看着这一幕,老泪纵横,他感慨地说道:“老天爷有眼呐,让咱们一家终于团聚了……”此时,客厅里的气氛既激动又温馨,众人都沉浸在这难得的团圆时刻。胡家的仆人们也都感动不已,纷纷小声抽泣着。孙怡芳抬起头,看着胡家众人,说道:“爹、娘、爷爷,这些年俺虽吃了些苦,但也遇到了不少好人。如今能与恁们相认,俺觉得一切都值了。”胡玉嬛在一旁笑着说道:“这下可好啦,咱们一家人终于团聚咯!”
胡家老太爷满是皱纹的脸上老泪纵横,他用那粗糙的手轻轻擦了擦眼泪,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大声说道:“来人,今儿个可是大喜的日子哇,恁们都听好了,吩咐下去,把家里能叫回来的孩子,不管在干啥,都赶紧叫回来!摆宴庆祝!咱那失散多年的小妹可算回来了呀!”众人听闻,纷纷叫好,脸上瞬间洋溢起幸福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绽放的花朵,灿烂而真挚。
不多时,丫鬟们就像一群灵动轻盈的燕子,脚步轻快地各自奔赴自己的岗位,全身心投入到宴席的准备工作中。这一场意外又惊喜的认亲,就如同给胡家三位老人注入了一股鲜活蓬勃的生命力,让整个府邸瞬间充满了欢声笑语。那欢快愉悦的氛围,恰似温暖柔和的春风,轻轻吹拂着每一个人的心田,也让孙怡芳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家的温暖与归属。大伙都深深沉醉在这喜悦的海洋之中,仿佛之前一路所历经的那些风风雨雨、艰难困苦,在这一刻都如袅袅轻烟般悄然飘散,最终化作了幸福而珍贵的美好回忆。
趁着准备宴席的这段时间,孙怡芳环顾着周围热情亲切的胡家人,心中满是感动,犹如涨满的帆,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主动打开了话匣子,开始细细讲述起自己的养父母一家。她缓缓说道,在那些艰难困苦的岁月里,养父母含辛茹苦,如同守护稀世珍宝一般将她养大。那时,日子虽苦,可养父母与哥哥嫂子们对她关怀备至,真真是视如己出。说起这些过往,孙怡芳的眼中闪烁着熠熠生辉的感恩光芒,声音里也饱含着无尽深情,仿佛要将这些年的感动一股脑倾诉出来。 “爷爷、爹、娘这是俺养父母以及他俩的孩子们,俺养父为了让俺吃饱穿暖,没日没夜地干活儿,手上全是老茧。养母哪怕自己饿着,也得先让俺吃口热乎饭。哥哥嫂子有啥好吃的,都紧着俺,生怕俺在娘家,受一点儿委屈。”
接着,她又娓娓道来自己婆家人的故事,讲述着婆家人如何毫无保留地接纳她,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给予她细致入微的照顾,在遇到困难时给予她坚定有力的支持和帮助。胡家人静静聆听着孙怡芳的讲述,心中对这些给予孙怡芳关爱的人充满了由衷的感激,纷纷感慨地说道:“多亏了恁们这些好心人呐,对俺们家玉嫣这么好!俺们可得好好谢谢人家。”
随后,孙怡芳轻轻把自己的三个孩子拉到身前,脸上洋溢着温柔的笑意,一一给胡家人介绍。莫大柱、莫小和莫大杵虽然还有些羞涩腼腆,但在母亲鼓励的目光下,都乖巧懂事地向胡家的三位长辈问好。那一声声清脆的问候,仿佛山间清澈的溪流,流淌在众人的心间。胡家人看着这些懂事可爱的孩子们,脸上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满满的慈爱,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这几个孩子,一看就招人稀罕。”胡家老太爷眯着眼睛,笑得眼睛都快看不见了。当孙怡芳介绍到在路上捡的,莫大栎以及同行的老妇人和妇人的时候,胡家老太爷、胡老爷和胡夫人不禁微微一愣。他们在这皇城之中生活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