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了一会儿,莫小觉得心里的压力,减轻了不少,这才起身回屋。解决完这些小插曲,莫小回到自己房间,坐在窗前,目光透过窗户,静静地望着窗外的庭院。夜幕已经悄然降临,月光如水,洒在庭院的花草树木上,仿佛给它们披上了一层银纱。莫小的思绪却如脱缰的野马,万千念头在脑海中翻涌,依旧为‘惠民楼’的事儿忧心忡忡。
她想到,‘惠民楼’马上就要开业了,可各个店铺所需的货物,还远远没有筹备齐全。别的不说,就说那些锅碗瓢盆筷、桌椅板凳、食材调料等,哪一样都得找到稳定且可靠的制作渠道才行。这些东西看似平常,可要是质量不过关,或者供应不稳定,那对‘惠民楼’的生意影响可就大了去了。
思来想去,莫小决定明个儿一早就出门,好好去找找各种材料的进货渠道,看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合作对象。
第二天,天还没亮透,莫小就早早地起了床。简单洗漱过后,她换上一身轻便的衣裳,便带着莫五福、莫五盈还有车夫出了门。此时的皇城,街道上还冷冷清清的,只有几个早起的商贩,正忙着摆摊。莫小穿梭在各个集市和工坊之间,一家一家地询问,一家一家地查看。
她先是来到了一家碗筷铺子,铺子里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碗筷,琳琅满目。莫小拿起一双筷子,仔细端详着,只见筷子做工粗糙,上面的漆涂得不均匀,还有些刺鼻的味道。她皱了皱眉头,直接走又不好,随便问老板了几句:“您这筷子的制作工艺是咋样的呀?成本多少?供货能稳定不?”老板一听有生意上门,立刻眉开眼笑地介绍起来,可听他说完,莫小心里便有了数,这筷子无论是制作工艺还是价格,都不符合她的要求。她谢过老板,便转身离开了。
接着,莫小又来到一家桌椅工坊。工坊里,工人们正忙着锯木头、刨木板,木屑飞扬,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木头的清香。莫小跟工坊的师傅交谈起来,了解他们制作桌椅的工艺。师傅说得头头是道,可莫小仔细查看了几件成品后,发现桌椅的榫卯结构做得不够精细,不够牢固。她跟师傅提出自己的担忧,师傅却不以为意,还说这已经是他们最好的工艺了。莫小无奈地摇了摇头,只好继续寻找下一家。
莫小在集市中穿梭,眼光在形形色色的摊位上扫过。正好前面摊位上摆放着,一些造型精致的小玩意儿,在周围千篇一律、做工粗糙的商品中显得格格不入。摊主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和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子。老人的眼神里透着质朴与和善,只是面色略显苍白,时不时地咳嗽,听那声音,像是患了痨病。小孩子也是瘦瘦弱弱的,站在老人身旁,眼神中带着几分怯意。
莫小饶有兴致地蹲下身,轻轻拿起一件木雕。只见那木雕线条流畅自然,仿佛一气呵成,雕刻的花鸟栩栩如生,鸟儿的羽毛仿佛根根可数,花朵的纹理细腻逼真,仿佛下一秒就要从木头上飞出来,在空气中绽放、翱翔一般。
莫小不禁好奇地问道:“老人家,您这手艺可真是精湛呐,这些木雕都是您自己做的吗?这么好的手艺,咋不开个店铺呢?”
老人听闻,脸上浮现出一丝苦笑,一边咳嗽“咳!咳……咳!”一边缓缓点头:“是啊!小姑娘,这些都是我亲手雕刻的。咳咳……咳咳咳……我做了一辈子木雕,就喜欢琢磨些不一样的样式。可奈何我这身子骨不争气,干不了重活,家里儿子从军十多年了,至今音信全无,儿媳又身患重病,整日瘫在炕上起不来。小孙子还小,就靠我这把老骨头卖点木雕换点钱,现在家里能吃饱饭都成困难,更别提开店了。唉,如果今天再没有收益,我实在没办法,只能把小孙子卖给大户人家做下人了!”说着说着,老人眼眶泛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忍不住哭了起来。
老人稍稍歇了一会儿,平复了一下情绪,继续说道:“现在大户人家要是单纯买下做下人,我也就咬咬牙认了,好歹能让孩子有条活路。可是好多贵人老爷,专喜欢男童……我实在是放心不下啊!”老人说着,双手捂住脸,哭得愈发伤心。
莫小听着老人的诉说,心中一阵酸楚,同时又突然一动,这不正是她一直在寻找的独特风格吗?她又仔细地看了看其他木雕,每一件都独具匠心,越看越是满意。于是,莫小耐心地跟老者攀谈起来,详细询问起制作成本和供货的相关事宜。
老人无奈地表示:“姑娘,我一直都是小打小闹,平日里就雕些小物件,拿到集市上换点糊口钱,从未大规模制作过。”
莫小思索片刻,又与老人商量:“老人家,是这样的,我们家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我家是开铺子的。我家特别需要您这样的手艺,可我又担心,要是咱们合作了,您们身后无人护着,日后难免有人对你们使绊子。所以我想,能否把你们一家三口都买下?我每个月给你们开工钱,您儿媳不用上工,就安心养病,我照样开月钱。您呢,就负责带徒弟做木工活儿,您小孙子要是喜欢木工活,就跟着您学,要是喜欢其他活计,也可以在咱家多样铺子里试试。您看咋样?”
老人听了,眼中闪过惊喜与激动的泪花,连连说道:“好……很好……太好了!姑娘,只要你说话算数,保我们一家三口平安,我愿意尝试带徒弟。我这一身手艺,能有个传承,也算是了了我一桩心事。”
“好!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回铺子后就签卖身协议!”莫小同样十分高兴,经过一番商讨,两人初步达成合作卖身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