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莫小和帮工伙计们开始忙活起来。他们对商品进行了全面检查,把一些有瑕疵的商品挑出来,重新进货。
暗卫那边经过多番调查胡玉嫣被拐事件有了一些眉目,但传来的消息却让皇帝大为震惊,这背后似乎牵扯到一个庞大的势力团伙儿,而这个势力团伙儿的触手,似乎也伸向了莫小的‘惠民楼’。
皇帝得知暗卫传来的消息后,龙颜大怒。这个势力集团竟敢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如此胆大妄为,不仅拐卖胡玉嫣,还可能对莫小的‘惠民楼’下手,简直是不把皇家威严放在眼里。皇帝在考虑这一切,究竟是巧合,还是有人故意为之呢?如何应对化解‘惠民楼’的危机呢?他没有思考多久立刻召集朝中几位心腹大臣,商议应对之策。
一位大臣皱着眉头说道:“皇上,此势力团伙儿盘根错节,在朝中也有不少眼线,若贸然行动,恐打草惊蛇,引发更大的乱子。”
皇帝沉思片刻,说道:“朕明白,此事需从长计议。但绝不能任由他们继续作恶。爱卿们你们有何良策?”
这时,另一位大臣站出来说道:“皇上,咱们可先按兵不动,暗中收集他们的罪证。同时,加强对莫小和‘惠民楼’的保护,确保他们的安全。待证据确凿,再一举将其拿下。”
皇帝点头表示赞同,说道:“就依爱卿所言。你们即刻安排人手,密切关注这个势力集团的一举一动,切莫让他们察觉朕已有所行动。”
‘惠民楼’而这边莫小,正领着‘惠民楼’的一帮帮工伙计们,绞尽脑汁地应对对面店铺的竞争。那对面店铺就跟个搅屎棍儿似的,天天在那儿使坏,可把莫小他们给愁坏了。
为了把生意拉回来,莫小带着伙计们搞了好些促销活动,什么“买一送一”“消费满额抽奖”之类的,能想到的招儿都用上了。这促销活动一推出,还真有效果,‘惠民楼’的生意果然有了起色。那些老顾客们就跟闻到香味的猫似的,又都回来了,还顺带吸引了一些新顾客。店里头又开始热热闹闹的,人来人往的。
一天,莫小在‘惠民楼’里,一个人坐在那儿,眉头皱得跟麻花似的,苦思冥想对策。突然,她就灵机一动。她想起穿越之前在华夏看的某新闻报道,里头提到一些农户大棚种植的特色农产品,那些东西在这古代,那可真是稀罕玩意儿,听都没听说过。
她琢磨着,如果能建几个大棚,再种上反季节的蔬菜瓜果,在‘惠民楼’里卖,或者加工成特色美食、商品啥的,说不定能把顾客的眼球都吸引过来,那生意不得火爆得一塌糊涂嘛。
莫小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帮工伙计们,伙计们一听,眼睛都亮了,纷纷点头说:“小姐,您这想法绝了呀,肯定行得通!”“就是就是,咱咋就没想到呢!”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觉得这主意忒好了。
于是,莫小和帮工伙计们立刻就忙活开了。莫小先是派了几个机灵的帮工伙计,让他们去四处打听,看看哪儿能找到适合种植那些特色农产品的地方。帮伙计们跟打了鸡血似的,撒开腿就跑,没日没夜地找。
过了几天,伙计们终于传来消息,说在城郊发现了一块地,那地儿土质肥沃,水源也方便,特别适合建大棚种东西。莫小一听,那心情,立马带着几个懂土地种植的帮工伙计们去实地考察。
到了地方一看,还真不错!莫小当场立刻就拍板,买下了这块地。接下来,就是建大棚了。莫小又跟莫三寿他们详细说了自己的想法,要建什么样的大棚,有啥要求。工匠师傅们听了,都说这想法新奇,但他们保证一定能建好。
趁刚开春天还冷,在工匠们热火朝天建大棚的时候,莫小又安排其他伙计去寻找反季节农产品的种子。这找种子可不容易,伙计们跑了好几个村子,问了好多农户,终于找到了一些种子。
大棚建好,种子也有了,接下来就是播种了。莫小亲自带着伙计们下地,教他们怎么播种,怎么浇水施肥。可这古代没有现代那些先进的种植技术,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手忙脚乱的,不是水浇多了,就是肥施少了。但莫小没有灰心,她凭借着自己曾经在华夏看到新闻里的记忆,以及莫南山这个农作老把式的经验一点点地进行调整。
就在大家满心期待这些特色农产品能快快长大的时候,突然来了一场暴风雨。那雨下得跟瓢泼似的,风也呼呼地刮,把大棚吹得摇摇晃晃。莫小不放心大棚,赶紧带着帮工伙计们心急如焚,赶紧跑到大棚地里,用绳子加固大棚,用木板挡住风口。经过一番努力,总算是保住了大棚和里面的农作物。
可这还没完,没过一个月,由于莫小想种植无农药的绿色蔬果,没有打各种农药,地里又闹起了虫灾。看着那些绿油油的叶子被虫子咬得千疮百孔,莫小心疼得不行。她请教了莫南山,又四处问了好多老农,打听治虫的法子,终于让莫小找到了几种用草药,莫小把这几种草药熬制的药水,喷在农作物上,还真把虫子给治住了。
经过这一系列的折腾,特色农产品终于茁壮成长起来。原本荒芜的土地如今被绿油油的蔬菜和水果覆盖,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展现在眼前。莫小和帮工伙计们站在大棚地头边,望着这片红的黄的绿的一片丰收的景象,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开心得合不拢嘴。
回到‘惠民楼’,莫小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沉浸在喜悦中,而是静静地坐在前台,双手托着自己的小脑袋,眉头微皱,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重要的事情。他的嘴和鼻子间还夹着一根碳棒,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