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努力,以后定能有一番作为。”
而在胡家书房,莫大栎正拿着自己写的诗给胡老太爷看,有点忐忑地说:“太爷爷,您看看俺这首诗写得咋样?”
胡老太爷接过诗,仔细地看了看,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说:“嗯,写得不错,这用词、这意境,都有进步。不过,这诗里还有些地方可以再斟酌斟酌。”说着,便拿起笔,在诗上圈圈点点,给莫大栎讲解起来。
莫大柱最近就爱舞刀弄剑,对练武那叫一个痴迷,整天想着自己哪一天能像江湖大侠一样行侠仗义,或者参军殴打倭寇;而莫大栎和莫大杵则是对诗词歌赋、经史子集情有独钟,一心扑在学问上,开口闭口都是之乎者也。但莫小可不希望自家三个兄弟走上极端。
莫小毕竟是从现代穿越过来的,各种历史典籍、电视剧、小说……都看过如果光有一身子蛮劲,却没点脑子,那可不行。就拿莫大柱来说,要是成了那种有勇无谋的愣头青,以后出去闯荡,还不得净吃亏?说不定哪天就因为一时冲动,惹上大麻烦。
而莫大栎和莫大杵,要是只会摇头晃脑地文绉绉,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成了弱不禁风的文弱书生,那也不是个事儿。这世道,光会读书可不够,还得有点拳脚应对事儿的本事。
于是,莫小就开始琢磨着咋给兄弟们找点平衡。她找到莫大柱,跟他说:“大哥,你练武是好事儿,但也不能光练力气,得抽空读读书,涨涨见识。读书不是让你多厉害多厉害,只是以后出去,别让人当傻子骗了,到时候,那多丢人呐!”莫大柱挠挠头,嘿嘿一笑说:“小妹,俺知道啦!俺这就让太爷爷帮我找几本,适合自个儿的好书瞅瞅。”
莫小转过头,又跟莫大栎和莫大杵念叨:“大栎、大杵你们俩,别整天就知道闷头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也得抽空活动活动身子骨。不然以后一阵风刮过来,都能把你们吹倒,不得让人笑话?”
莫大栎也摸了摸头,笑着说:“姐,你说得对,我们往后也得加强锻炼。”莫大杵也在一旁点头如捣蒜。
从那以后,莫大柱练武之余,开始认真读起书来。他读兵法,琢磨着怎样排兵布阵;读历史,了解前辈的经验教训。有时候读着读着,还会跟其他兄弟们分享自己的心得,那模样,跟之前比起来,可稳重多了。
莫大栎和莫大杵呢,也没光闷在书房里。他们每天都会抽出时间来锻炼身体,要么跟着孙老太爷和莫大柱学几招简单的拳脚,要么去院子里跑跑步。慢慢地,两人的身子骨结实了不少,脸上也多了些红润。
日子就这么不紧不慢地过着,莫小看着兄弟们的变化,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莫大柱、莫大栎和莫大杵在各自的学业上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他们的进步,不仅让胡老太爷和孙老太爷感到高兴,也让胡家和孙家的其他人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然而,这平静的学习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有一天,宫里突然传来消息,说是皇帝要在宫中举办一场文试和武试,选拔人才。
这消息一传来,整个皇城又热闹了起来。那些没能让孩子跟着胡老太爷和孙老太爷学习的家长们,又看到了希望,纷纷给孩子请先生,日夜苦读,勤加练武,希望能在文试和武试中脱颖而出。
胡家和孙家得知这个消息后,也开始商量起来。孙老太爷捋着胡须说:“这文试和武试,对孩子们来说,倒是个展示的好机会。”胡老太爷点点头,说:“没错,不过,咱们也得提醒孩子们,不要过于争强好胜,一切以平常心对待。”
于是,胡老太爷和孙老太爷把莫大柱、莫大栎和莫大杵叫到跟前,把宫里要举办文试和武试的消息告诉了他们。莫大柱一听,兴奋地说:“太爷爷、太姥爷,俺想去参加武试,俺想看看自己的武艺到底咋样。”莫大栎和莫大杵也不甘示弱,齐声说:“俺们也想去参加文试,让大家看看俺们的学问。”
胡老太爷看着他们,语重心长地说:“参加可以,但你们要记住,这比试啊,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你们要通过这次机会,看看自己还有哪些不足,以后好继续努力。”孙老太爷也在一旁叮嘱道:“对,练武和做学问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可别因为一次比试就骄傲自满或者灰心丧气。”
莫大柱、莫大栎和莫大杵听了,都认真地点点头,表示记住了太爷爷和太姥爷的话。从那以后,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和练武。莫大柱每天在练武场上挥汗如雨,不断地打磨自己的招式;莫大栎和莫大杵则在书房里埋头苦读,翻阅各种书籍,积累知识。
随着文试和武试的日子越来越近,整个皇城都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那些参加比试的孩子们,一个个都在为最后的冲刺做准备。而莫家的这几个孩子,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最后的准备工作。
文试和武试的前一天,夜幕刚刚降临,莫大柱就迫不及待地爬上了床。明天将是一场激烈的挑战,他需要充足的睡眠来养精蓄锐。他闭上眼睛,很快就进入了梦乡,仿佛已经在梦中开始了他的武试之旅。
与此同时,莫大栎和莫大杵并没有像莫大柱那样早早入睡。他们坐在书桌前,将之前读过的书、写过的文章都一一翻了出来。他们仔细地检查着每一个知识点,查漏补缺,生怕遗漏了任何一个重要的细节。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当夜深人静的时候,莫大栎和莫大杵终于完成了他们的复习。他们满意地看着整理好的笔记,心中充满了自信。他们知道,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一定要好好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