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他们肩上的担子可就更重了。
莫大柱、莫大栎和莫大杵听到这个消息,也都兴奋不已。他们想着,以后能和更多的人一起学习,交流学问和武艺,那肯定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宴会上的众人得知这个消息,也纷纷对胡老太爷和孙老太爷表示祝贺,同时也对未来学馆的设立充满了期待。
接下来,宴会继续进行,歌舞表演更加精彩,美食佳肴不断上桌。大家沉浸在这欢乐祥和的氛围中,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在宴会上,皇帝还询问了众人学习情况,与胡老太爷、孙老太爷探讨学问和武艺,胡、孙两位老太爷小心作答,不敢有丝毫差错,莫大柱、莫大栎和莫大杵也规规矩矩站在一旁回应皇帝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宴会渐渐接近尾声。皇帝起身,对众人说道:“今日宴会,大家都尽兴了吧。往后,希望各位爱卿继续为朝廷尽心尽力,朕也盼着学馆能早日培养出更多栋梁之才。”
众人纷纷跪地,高呼万岁。然后,在太监们的引导下,有序地离开了宴会大厅。
宴会结束,众人回宫。胡老太爷和孙老太爷临出宫前,将廖绮遇(莫大栎)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叮嘱:“孩子,我们都没有想到你就是五皇子,今日多亏你了,但皇宫人心复杂,日后你一人在宫里,做事要更加小心。”
廖绮遇认真点头:“太爷爷、太姥爷您们放心,孙儿记住了。”
“时间不早了,我们先回了!”
“太爷爷、太姥爷、哥哥、弟弟,你们先回吧!我们休沐再见!”
回到家后,胡、孙两家此次受赏识都没有掉以轻心,更加谨慎生活,教导孩子低调做人,努力习文练武。
此后,廖绮遇(莫大栎)继续跟随胡老太爷勤奋学习,学问精进,为人处世愈发成熟稳重。胡、孙两家与皇家关系更显微妙,小心翼翼维护关系,用心经营家族事务,珍惜这份平静与荣耀。
日子一天天过去,皇宫里依旧琐事不断,民间也流传着胡家、孙家与五皇子的故事,成为百姓谈资。
平静日子里,莫大柱和莫大杵继续跟着孙老太爷和胡老太爷学习,明白路还长,不能因一次成功而骄傲。胡、孙两家守护家族荣耀,期待孩子有美好未来。
然而,表面平静的皇城背后,一些大臣因嫉妒胡、孙两家受皇帝重视,开始在皇帝面前编造谣言,称两家有谋反之心,暗地里培养势力。
大家听了谣言都很气愤,觉得那些大臣太过分了。但气愤归气愤,他们也知道现在最重要的是想办法消除皇帝的疑虑。于是,胡家和孙家开始更加谨慎地行事,尽量避免引起皇帝的怀疑。
莫大柱、莫大栎和莫大杵也了解事情的严重性。他们决定更加努力地学习和练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胡家和孙家的忠诚。莫大柱每天练武更加刻苦,希望能在关键时刻为家族出力;莫大栎虽然在宫中,也和莫大杵一样更加勤奋努力地读书,希望能通过自己的才学为家族争光。
在这个困难的时期,胡家和孙家还有莫家的人团结一心,共同面对困难。他们相信,只要自己行得正、坐得端,那些谣言终会不攻自破。
而在皇宫里,皇帝看着胡家和孙家并没有因为受宠而居高临下,反而更加谨慎地行事。他派人暗中调查那些大臣,发现果然是有人在故意陷害胡家和孙家。皇帝大怒,下令严惩那些大臣。
随着那些大臣被惩处,胡家和孙家的冤屈终于得以洗刷。皇帝再次召见胡老太爷和孙老太爷,向他们道歉,是自己没有管理好群臣。胡家和孙家的人得知这个消息后,都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知道,自己的坚持和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经过这次风波,胡家和孙家的人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莫小这边总算是盼来了,掖州府的管事们带着家眷,眼瞅着就要到达皇城的消息。这事儿可把莫小忙活得够呛,她早就琢磨着,这次来的人肯定不少,咋安排这些人。思来想去,最后决定把管事和家眷们都安置到还空着的福掖郡主府。
莫小做事那叫一个麻溜儿,立马就带着人着手准备起来。她先安排皇帝赐的福掖郡主府里,原本带的下人把郡主府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客房每个房间都收拾得利利索索,床铺被褥都换上崭新的,桌椅板凳擦得锃亮。又吩咐厨房准备好各种吃食,从点心到菜肴,都是精心挑选的。
没过几日,掖州府的管事和家眷们就浩浩荡荡地到了。远远望去,那队伍排出去老长,一辆辆马车挨挨挤挤,在阳光下扬起阵阵尘土。莫小早早站在郡主府门口,脸上挂着热情的笑容,眼睛里满是期待,就等着迎接他们。
管事们的马车一停稳,他们赶忙跳下车,几步走到莫小跟前,“扑通!”一声就跪下了,齐声说道:“小姐安好!”莫小见状,赶忙上前,一一把他们都拉了起来,嗔怪道:“你们这是干嘛呀!又没外人在!”
其中一个管事憨厚地笑着说:“小姐您仁善,一直不把俺们当外人,俺们心里头可感激了。但俺们不能忘本呐!这礼您该得,过年的时候没给您跪拜,现在可算是找着机会补上了。”
莫小听了,心里十分开心,暗自庆幸自己当时果然没挑错人。她亲昵地拉着女管事们的手,和大伙儿寒暄起来:“大家一路上辛苦了,快别这么客气,就把这儿当成自个儿家。”说完,便亲自带着管事们和他们的家眷,在郡主府里四处走动,熟悉环境。
家眷们看着这宽敞明亮的郡主府,心里都挺满意。有个管事家的娘子笑着对莫小说:“小姐,这里收拾得这么好,我们怎么配住?小姐还是您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