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门在身后“咔哒”一声合上,将兰比尔大师那间充斥着古怪气味与狂热能量的实验室彻底隔绝。
达米安背靠着走廊冰凉的石壁,缓缓滑坐到地上,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仿佛抽走了他全身的力气。
他抬起手,擦了擦额头。
那里根本没有汗,但一股凉意却从脊椎骨一路窜上后脑勺。
《自然》。
兰比尔派系的报告。
这几个词组合在一起,比三个魔将站在一起的压迫感还要具体,还要致命。
“这还不如让我回去把那七八份季度简报,外加结业报告全补上。”达米安的声音带着一丝虚脱,“我保证每一篇都给你写满一万字,图文并茂,附带亲手绘制的魔法结构图。”
“别说傻话了。”艾琳蹲在他面前,脸上那劫后余生的庆幸还没完全褪去,又染上了新的愁云,“你以为我没试过吗?导师的学术简报,每个字都要经过他的魔力印记审核。”
她说着,还心有余悸地摸了摸自己的眉毛。
办公室外,洛尔斯始终保持着他那标志性的沉稳。
他走到两人身边,银色的面具反射着墙壁上发光苔藓的柔和光芒。
“事已至此,抱怨无法改变兰比尔大师的决定。”他的声音平静如水,却带着不可否决的决断力,“目标已经明确,现在需要的是分配任务。”
洛尔斯转向艾琳,语气依旧平淡:“大师给你更换的实践课题,观察魔法生物的生命周期,这个我来协助你。一个月的时间,足够我们找到合适的目标并完成记录。”
艾琳立刻点头如捣蒜,有洛尔斯帮忙,这件苦差事瞬间变得轻松起来。
接着,洛尔斯的面具转向了瘫坐在地上的达米安。
“所以,最重要的部分……”
达米安的心猛地一沉,他抬起头,迎上那片冰冷的金属。
“……只能拜托达米安会长了。”
“我就知道!”达米安猛地从地上弹起来,指着洛尔斯和艾琳,感觉自己后槽牙都快咬碎了,“你们两个!从一开始就在算计我!一个负责撒娇卖惨,一个负责在旁敲侧击,合起伙来给我下套!”
艾琳立刻摆出一副无辜的表情,双手合十,碧色的眸子眨了又眨:“会长大人,这怎么能是下套呢?我们这是对您致以最崇高的信任呀!”
“没错。”洛尔斯居然也附和了一句,语气诚恳得让人无法反驳。
“我和艾琳的学术水平,应付常规的报告尚可。但要在《自然》这种等级的期刊上发表,需要的不仅仅是数据和观察,更需要一种……能够洞悉事物本质、并将其清晰构建出来的逻辑能力。这一点,我们都已见识过。只有你,达米安会长,有这个能力。”
这顶高帽子戴得又稳又准,还带着不容置疑的赞美。
达米安张了张嘴,发现自己竟找不到一个字来反驳。
他确实擅长这个。
可擅长,不代表他想把这份才能用在给别人写报告上。
他瞪着眼前这一唱一和的两个人,最终,所有的怒火都化为一声无奈的长叹,肩膀垮了下来。
“唉……”
他认命了。
“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达米安揉着眉心,一副放弃抵抗的模样,“那篇报告,你有什么头绪没有?”
“有!当然有!”艾琳见他松口,立刻来了精神,手忙脚乱地从自己的随身行囊里掏出一叠皱巴巴的羊皮纸,献宝似的递了过去。
达米安接过来,展开一看。
羊皮纸上画着几个不成形的魔法符号,旁边还有一两个涂鸦小人,除此之外,空空如也。
只有最顶端,用一种还算工整的字体,写着一个标题。
《星辰法的可行性报告》。
达米安的眼皮狠狠跳了一下。
他盯着那几个字,又抬头看看艾琳那张写满“快夸我”的脸,感觉自己的理智正在濒临崩溃的边缘。
“这就是你的……头绪?”
“是啊!”艾琳一脸骄傲,“这是我很久以前突发奇想构思的!导师不是说,要在《自然》上发表,就必须得有足够分量的理论吗?我觉得这个‘星辰法’,绝对够分量!”
“分量是够了,”达米安的声音听起来像是在梦游,“可这报告等于要从零开始写!一个只有名字的构想,连基础理论都没有,这让我怎么写?”
“呃……”艾琳的得意瞬间卡壳,她尴尬地挠了挠自己火红的长发,“这个嘛……我不是写不出来,才来找导师通融的嘛……谁知道……”
达米安已经不想再听下去了。
他极度无语地将那几页废纸……不,草稿,塞回艾琳手里。
“带路,去藏书区。”他斩钉截铁地说道,“把所有相关的资料,不管是理论着作还是私人笔记,能借的都给我借出来。另外,再找几本近两年的《自然》期刊。”
三人不再耽搁,乘坐着巨型升降平台,一路向下。
地下三十层的“知识之海”比上层更加宏伟肃穆,环形的书架高不见顶,空气里弥漫着古老纸张和魔法墨水的混合气息。
在一位沉默的魔像图书管理员的指引下,他们很快找到了目标区域。
洛尔斯和艾琳负责搬运,达米安则负责挑选。
不一会儿,他怀里就抱了小山高的一摞书,几乎遮住了他的视线。
离开“永世之塔”时,天色已近黄昏。
一行人回到那座宁静的驿站小城,在一家看起来最干净的旅店汇合。
莱特林和杰克他们早已回来,正围在壁炉边,分享着各自的收获。
见到灰头土脸回来的三人,都投来了好奇的目光。
“事情解决了。”洛尔斯言简意赅地对伙伴们宣布,“接下来一个月,我们就在这附近活动。艾琳和我需要完成一个实践课题,达米安会长……需要安静地进行一些学术研究。”
他看了一眼达米安,补充道:“如果有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讨论的,晚上随时可以进行。”
达米安已经彻底麻木了。
他抱着那堆沉重的书籍,一言不发地走上楼梯,把自己关进了房间。
接下来的三天,达米安几乎与世隔绝。
他的房间里,地板上、床上、桌子上,摊满了从公会总部借来的书籍和卷轴。
他废寝忘食地阅读,像一块干燥的海绵,疯狂吸收着这个世界的魔法理论。
所幸,经过三天的煎熬,他发现了一个足以让他松一口气的事实。
多斯卡拉世界毕竟是一个知识被严格限制流通的魔法世界。
所谓的内部期刊《自然》,上面刊登的文章虽然不乏天才的构想和惊人的发现,但在“写作技法”这个层面上,简直粗糙得令人发指。
文章结构松散,论证过程跳跃,甚至连最基本的引用格式都没有统一。
大部分报告更像是作者的个人见闻录和灵感随笔,充满了感性的描述,却缺少严谨的逻辑推导。
这水平,跟他前世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比起来,都差了一大截。
这个发现,让达米安心中那块名为“《自然》期刊”的巨石,瞬间小了一半。
他又花了两天时间,专门研究艾琳那个天马行空的“星辰法”。
“周天法”,一种能在短时间内,减少因施法者与受击者法术属性差所导致的威力衰减的辅助法术,类似一种临时的“属性兼容补丁”。
“反陪咒法”,一种能在短时间内,单纯提升法术威力的增幅法术,但有明确的威力上限。
艾琳的构想,就是将这两种效果截然不同的辅助法术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既能提升威力,又能极大程度减少属性差的全新法术——“星辰法”。能成功的话,元素魔法在面对克制自己的属性时,也能打出最大的伤害。
想法很大胆,但几乎不可能实现。
这两种法术的魔力回路和能量模型完全是两个体系,强行捏合,只会导致魔力冲突,当场爆炸。
达米安合上笔记,靠在椅子上,闭上眼睛。
他的大脑像一台高速运转的计算机,无数的符文、公式和魔力结构图在其中飞速闪过、重组、碰撞。
两天后,他睁开眼。
“洛尔斯,艾琳。”他推开门,对着楼下喊道,“再去一趟‘永世之塔’,帮我借几份笔记。指明要兰比尔大师早年关于‘魔力共振’和‘符文回路反馈’的研究手稿。”
洛尔斯和艾琳虽然不解,但还是立刻动身。
当他们带着几卷更加古旧的羊皮纸回来时,达米安的房间已经被整理得焕然一新。
所有的书籍都分门别类地堆放整齐,桌面上只留下一张洁白干净的特制羊皮纸。
达米安坐在桌前,表情平静,眼神专注。
他接过兰比尔的手稿,快速浏览了一遍,嘴角不易察觉地微微上扬。
一切都串联起来了。
他拿起羽毛笔,在温润的墨水瓶里轻轻蘸了一下,笔尖悬停在羊皮纸上方。
一个全新的,融合了两个世界知识体系的理论框架,已然在他心中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