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孤臣血,玄启燃 > 第421章 改革挑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风雪未停,议事堂内的灯火却比往日更亮。昨夜那封密信的内容仍在我脑海中盘旋——赤焰国重要将领秘密南下,目标直指玄启。而我这边,正准备推进一项更为深远的改革计划。

人才激励政策初见成效,军工、情报、农业等各条战线士气高涨。但我知道,光靠奖励远远不够,制度不改,玄启终将陷入旧有体系的泥潭。

“主公,今日是制度改革会议。”李原低声提醒,手中拿着厚厚的方案书。

我点头,迈步进入议事堂。堂内气氛与前几日大不相同,少了些兴奋和期待,多了几分压抑和试探。

徐逸早已到场,眉头微蹙:“几位老臣昨日已放出话来,说这次改革动了他们的根基。”

“他们不是第一次这么说。”我坐下,目光扫过众人,“让他们说话,但不能让情绪左右决策。”

陈虎站在一旁,握紧拳头:“若真有人敢当众搅局,我亲自请他们出去。”

我抬手制止他冲动,“不用动手,我们用理服人。”

会议刚开始,果然有人发难。

“陆大人,”一位年长官员站起,语气中带着不满,“您推行的制度改革,削弱地方豪族权力,加强中央集权,这是要架空我们这些老臣吗?”

“并非架空。”我平静回应,“而是让治理更高效,责任更明确。过去我们依靠地方自管,弊端重重。如今玄启疆域扩大,人口激增,若再沿用旧制,只会拖慢发展。”

“可这制度运行了几百年!”另一位官员拍案而起,“你一句话就要推翻?谁给你的权力?”

我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轻点玄启各地:“几百年前,这里还是荒芜之地。如今,我们的百姓在边境屯田,在矿区劳作,在军营守土。旧制度能适应新局势吗?你们口中的‘祖制’,是为少数人服务的工具,而不是为所有人谋福祉的法度。”

堂内一片沉默。

“我理解你们的担忧。”我语气放缓,“但我要问一句:你们是在担心失去权力,还是担心百姓受苦?如果是为了后者,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如果是前者……那就别怪我不讲情面。”

那位年长官员脸色一变,最终坐了下去。

会议继续进行,虽仍有反对声,但多数人开始接受改革方向。然而,我知道这只是开始。

散会后,徐逸与我并肩走出议事堂。

“你觉得他们会善罢甘休?”他低声问道。

“不会。”我摇头,“这些人背后,还有更大的影子。”

果然,次日清晨,城中便传出了骚乱的消息。

“怎么回事?”我问赶来的李原。

“有人煽动民众冲击粮仓,说是改革会提高赋税,断他们生路。”李原神情凝重,“其实根本没这回事,但我们还没来得及宣传清楚,就被对方钻了空子。”

“看来,他们是想用混乱逼我退让。”我冷笑一声,“可惜,他们低估了玄启百姓的判断力。”

我当即下令:“徐逸,你去安抚民众,把改革细则一条条讲给他们听。陈虎,调兵维持秩序,但不得伤人。另外,通知礼部,立刻组织宣讲队,深入各村各坊,把改革的好处讲明白。”

“是!”二人领命而去。

傍晚时分,我亲自走上街头,面对聚集的人群。

“我是陆昭。”我声音洪亮,穿透寒风,“我知道你们听到了什么,也知道你们为何愤怒。但我想告诉你们,改革不是为了剥削你们,而是为了让你们活得更有尊严。”

人群中有人窃窃私语。

“过去是谁压着你们?是谁在收成最好的时候拿走一半粮食?是谁在你们生病时不管不顾?”我环视全场,“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打破这些枷锁,让你们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

“土地归农,矿产归公,工匠得奖赏,士兵有保障。这不是梦,是我们正在实现的事!”

人群渐渐安静下来,不少人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我不是神,也不是救世主。”我继续说道,“我只是个从边关打出来的将军。我知道什么叫公平,什么叫压迫。今天,我站在这里,就是为了告诉你们——玄启,不再是过去的玄启!”

掌声响起,由稀疏到热烈。

那一夜,我回到书房,望着窗外的雪,心中却燃起一团火。

改革才刚起步,挑战远未结束。

三日后,一封密报送来。

“主公,”李原神色严峻,“我们在暗中查出几个煽动者,背后果然牵扯到几位老臣。”

“果然。”我接过密报,上面详细列出了他们的勾结证据,“把证据交给监察司,依法处理。”

“可是……”李原犹豫了一下,“其中一人是朝中元老,直接处置恐怕会引起更大风波。”

“那就让他自己辞官。”我淡淡道,“我们不搞株连,只追究主谋。至于其他人,只要不再捣乱,就既往不咎。”

李原点头离去。

接下来的日子里,改革逐步落地,新的治理架构开始运转。地方设立监察使,中央设立政务院,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同时,史鉴通灵系统也不断提供历史经验,帮助我们完善制度。

但就在一切看似顺利之时,一场更大的风暴悄然酝酿。

“主公!”一名亲卫急匆匆闯入书房,“西境急报!赤焰将领已抵达边境,声称要与您谈判!”

我抬头,目光如炬。

“终于来了。”我缓缓起身,“看来,他们不只是想试探,而是想借我们内部动荡之机,一举击溃玄启。”

“立即召集徐逸、陈虎,准备迎敌。”我下令,“同时,启动预警机制,全面戒备。”

亲卫应声而出。

我站在窗前,看着纷纷扬扬的雪花落下,仿佛整个玄启都在屏息等待。

这场改革,不仅是对内的一场革新,更是对外的一次宣誓。

玄启,已经不再是任人欺凌的小国。

它,正在崛起。

而我,也将在这场风暴中,将玄启推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