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孤臣血,玄启燃 > 第429章 制度改革,突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夜色未褪,玄启城的城墙依旧沉寂,风掠过塔楼,卷起几片枯叶。我站在城墙上,目光穿过晨雾,落在远方尚未苏醒的大地。

“主公。”徐逸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西境驿站那边已有安排,陈虎已率精锐连夜出发。”

我点头,没有回头:“墨影藏得太深,这次不能再让他溜了。”

他走近几步,语气略显凝重:“但眼下还有一件事,恐怕比墨影更棘手。”

我转过身,看着他:“制度改革的事?”

“是。”徐逸将手中的卷轴递给我,“昨日召集的政务、工坊、军械三部主官会议,关于改革推进的问题,争论激烈。有人认为我们步子迈得太大,已经动摇根基;也有人觉得力度还不够,该动的还没动。”

我接过卷轴,翻开一看,果然如他所说。政务厅提出行政流程过于繁杂,导致效率低下;工坊方面则抱怨资源分配不均,新制度虽好,却缺乏执行保障;而军械司更是直言,部分旧派将领对制度改革持观望态度,甚至暗中抵制。

我沉默片刻,合上卷轴,道:“走吧,去议事厅。”

---

议事厅内,众人早已到齐,气氛比昨夜更加凝重。

“各位都是玄启的栋梁。”我一进门便开口,“我知道你们心里都有话要说。”

一名年长的政务官站起身,拱手道:“陆将军,改革本意是好的,可如今推行过急,许多官员还未适应,就已被新的考核标准压得喘不过气来。”

另一名工坊主事也附和道:“我们理解新政的重要性,但有些措施太过激进,比如取消旧制俸禄体系,改为绩效考核,这在短期内确实造成了人心浮动。”

我环视一圈,缓缓坐下:“你们说的我都明白。改革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时间,也需要平衡。”

徐逸适时开口:“主公的意思是,我们要调整节奏,重点突破。”

我点头,取出史鉴通灵系统的战术洞察能力模块,脑海中浮现出张居正的考成法、王安石的变法思路,以及欧洲近代国家的行政改革经验。

“我们可以借鉴历史上的成功案例。”我指着案前的地图,“比如设立监察机构,监督各部执行情况;再比如,设立专项试点区域,先小范围试行,待稳定后再全面推广。”

众人听后,神情各异,但多数人眼中多了一丝思索。

“这不是妥协。”我继续说道,“而是为了确保改革能真正落地,而不是沦为纸上谈兵。”

最终,会议达成一致意见:改革方向不变,但实施方式需更加灵活,同时加强宣传与培训,让每一位官员都理解改革的意义,并参与其中。

---

接下来的几天,我亲自带队走访各大部门,听取基层官员的意见。

政务厅的老吏们告诉我,他们习惯了按部就班的工作节奏,突然引入的绩效考核让他们无所适从;工坊的技术人员则希望有更多自主权,以便更快推动技术创新;军械司的将领们则担心,制度改革会削弱他们的权威,影响军队战斗力。

我一一记录,并在每日晚间的决策会议上进行分析。

“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我对徐逸说道,“既不能让改革变成一场空谈,也不能让它成为一场灾难。”

“或许可以考虑分层推进。”徐逸建议,“先在核心部门试行,再逐步扩展。同时,设立专门的改革指导小组,协助各部门适应新规。”

我采纳了他的建议,随即下令成立“制度改革指导组”,由徐逸亲自牵头,负责协调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地。

与此同时,我还下令设立“改革反馈机制”,鼓励各级官员通过匿名渠道提出意见,确保政策调整能真正贴合实际需求。

---

改革的效果开始显现。

政务厅的审批流程缩短了三分之一,原本积压的文书处理速度明显加快;工坊的生产效率提升了两成,新型火器的研发进度也有所推进;军械司的内部管理更为规范,士卒们的训练质量也随之提升。

更重要的是,人心逐渐安定下来。

那些曾打算离开的人才,看到改革带来的变化后,不少人主动撤回辞呈;一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官员,也开始积极参与到改革之中。

然而,正如历史上所有重大改革一样,阻力从未真正消失。

某日清晨,我在书房翻阅最新的改革报告时,一封密信被悄悄送入府邸。

“主公。”送信之人低声禀报,“这是我们在一处秘密据点截获的情报。对方似乎正在酝酿一次针对改革的反扑。”

我打开信件,内容简短却令人警觉:

> “改革已触及根本利益,若不及时制止,后果不堪设想。请速行动。”

我将信递给徐逸,他看完后眉头紧锁:“看来,有些人已经坐不住了。”

“那就让他们看看。”我站起身,眼神坚定,“改革不是谁都能阻止的。”

---

傍晚时分,我召集所有改革指导组成员,在议事厅召开紧急会议。

“我知道最近有不少声音。”我开门见山,“有人说我们太激进,有人说我们太理想化。但我想告诉你们一件事——玄启的未来,不是靠守旧维持的,而是靠改变创造的。”

我扫视众人,继续说道:“改革不是为了让某些人满意,而是为了让所有人受益。如果今天不改,明天我们就可能被时代淘汰。”

“现在,有人想让我们停下脚步。”我冷笑道,“但我告诉你们,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加大力度。”

会议持续到深夜,最终决定采取三项关键措施:

一、正式颁布《玄启改革纲要》,明确改革目标与路径;

二、设立独立监察机构,防止权力滥用;

三、启动“改革先锋计划”,选拔一批年轻官员作为改革骨干,深入基层推动变革。

当最后一份文件签署完毕,窗外已是星光满天。

我走出议事厅,夜风拂面,带来一丝凉意。

远处,一只黑鹰盘旋在空中,仿佛也在注视着这座即将迎来巨变的城市。

我握紧拳头,心中默念:

**“这一次,我要让玄启真正站起来。”**

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廊下传来。

“主公!”一名亲卫快步奔来,神色紧张,“刚刚收到消息——监察机构的初任人选名单被人泄露了!”

我猛地抬头,眼神骤然凌厉。

“是谁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