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孤臣血,玄启燃 > 第438章 创造奇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站在议事堂外的长廊下,看着远处工匠们忙碌的身影。监察院的风波尚未平息,但玄启的发展不能停步。赵工那头传来消息,说科研团队有了新突破,要我亲自去看看。

“主公。”徐逸走来,手中拿着一份简报,“赵工那边准备了展示会,说是这次成果前所未有。”

我点头:“那就去瞧瞧。”

陈虎已经在门外等候,见我出来便咧嘴一笑:“听说这回能造出会飞的东西?”

“别听他们瞎说。”我拍了拍他的肩膀,“科技不是神话,是实打实的东西。”

一行人穿过城东的工坊区,空气中弥漫着铁锈与火药的味道。赵工领着一群年轻的学者和工匠迎上来,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

“主公,您来了!”他声音洪亮,“今天带您看的是我们最新一批研究成果。”

我环顾四周,只见几座临时搭建的展台已经布置完毕,台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装置——有的形似弩机,却更轻巧;有的像是小型风车,叶片高速旋转;还有一架木制结构,看起来像是某种飞行器的模型。

“先从这个开始。”赵工指向一台铜铸仪器,“这是蒸汽动力试验机。我们用高压水蒸气推动活塞,带动齿轮运转。虽然目前效率还不高,但一旦成熟,就能替代人力和畜力,在矿场、作坊中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我走近细看,那机器虽粗糙,但构造精妙,内部管道清晰可见。赵工继续讲解:“它的核心原理是热能转化为动能。只要持续加热水源,就能保持运作。”

“不错。”我点头,“若能改进燃料系统,或许可以用于战舰推进。”

赵工眼睛一亮:“我们也正有此意!不过眼下资源有限,只能先在陆地试验。”

接着,他带我们来到第二展区,指着一个类似弩机的装置:“这是我们改良后的连发弩机,采用双轨弹匣设计,射速提升三倍以上,而且后坐力更小,适合大规模列阵使用。”

“演示一下。”我说。

一名工匠点头,拉动扳机,只听“嗖嗖”数声,箭矢接连射出,精准命中百米外的木桩。众人纷纷惊叹。

“威力如何?”我问。

“穿甲无问题。”赵工答道,“配上钢芯箭头,连重甲骑兵都能击穿。”

我沉思片刻:“这个优先投入量产,替换前线部队旧式武器。”

第三项展示让我最为惊讶——一架由竹骨布面制成的滑翔翼,外形仿照飞鸟,翼展足有六米。

“这是……飞行器?”我难以置信。

赵工笑得得意:“准确来说,是滑翔翼。我们研究了大量鸟类飞行资料,并结合空气动力学理论,设计出了这套结构。只要从高处跃下,借助风力,就能短暂滑翔一段距离。”

我走到模型前,轻轻触摸那柔韧的布面。“有人试过吗?”

“试过了。”赵工点头,“昨天有个年轻人跳了,摔断了一条腿,但也确实飞了起来。”

我忍不住笑了:“看来代价不小。”

“可意义重大。”徐逸在一旁插话,“若真能实现空中侦察,甚至空投物资,战场情报将彻底改写。”

我望向远方,心中已有盘算:“这件事,必须谨慎推进。先建立试验队,选拔身体素质过硬的人进行训练,确保安全。”

赵工连连称是。

展示结束后,我召集科研团队负责人开会。

“各位,今天看到的这些成果,证明我们的路是对的。”我扫视全场,“但接下来,我们要面对一个问题:这些技术,该优先用于哪里?”

一位年长的学者站起:“主公,我觉得应先用于民生。比如蒸汽机,若推广到农田灌溉、织布纺纱,百姓生活将大大改善。”

另一位年轻工匠反驳:“可敌军压境,军事需求更为迫切。若不先强化军队,恐怕等不到民生发展完成,我们就已被灭。”

争论声四起。

我抬手示意安静:“你们说得都有道理。但我要说的是——**我们不需要选边,而是要并行推进。**”

众人静了下来。

“军事应用必须优先,尤其是连发弩机、蒸汽辅助运输这类能迅速提升战力的技术。”我语气坚定,“但我们也不能忽视民生。蒸汽机、新型农具、水利工程,都要同步研发。我们要让百姓看到玄启的未来不只是战争,还有安定与富强。”

赵工眼中闪着光:“主公的意思是,我们要建立专门的机构,统筹军民两用科技?”

“没错。”我点头,“我会拨款设立‘玄启工研院’,由你牵头,统一管理所有科研项目。军用与民用并重,定期汇报进展。”

会议最终达成一致。

几天后,第一批连发弩机运抵前线,士兵们很快掌握了操作方法。实战演练中,密集箭雨瞬间压制敌军阵型,效果显着。

而在城内,新的水利工程也悄然启动。工匠们利用蒸汽泵抽取地下水,引入干涸的田地,使得原本荒芜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

“主公,”徐逸在我书房里翻阅报告,“您这一招,真是高明。不仅稳住了军心,也让百姓看到了希望。”

“因为我知道,真正的强国,不是靠一场胜利,而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我合上手中的图纸,“科技,就是我们的杠杆。”

夜深时,我独自站在工坊顶楼,望着满天星斗。远处灯火通明,工匠们仍在加班赶工。

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主公!”一名侍卫冲进屋内,脸色凝重,“赵工那边出事了!”

我猛地起身,心头一紧。

“什么情况?”

“蒸汽机试验过程中发生爆炸,几名工匠受伤,赵工正在现场处理。”

我抓起披风就往外走:“立刻赶过去!”

夜风呼啸,卷起尘土。我快步走向工坊,脑海中浮现出一幕幕画面——那些投身科研的年轻人,那些为理想燃烧的生命。

“不能停下。”我低声自语,“我们才刚刚开始。”

脚步未停,前方火光冲天,浓烟滚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