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随着朱由校的应允,巴伐利亚王国、萨克森王国、普鲁士王国、莱茵 - 普法尔茨王国这四个国家,都比原本的历史时空提前了整整两百年,破格成为了王国。这一巨大的变化,让这四个国家的国王们都意识到,他们必须紧紧抱住大明帝国这根粗壮的大腿,才能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中立足。

于是,为了讨好大明帝国,四国国王们可谓是绞尽脑汁,使出了浑身解数。首先行动起来的是萨克森王国的国王约翰·格奥尔格二世。他深知联姻是拉近两国关系的有效手段,于是在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将石勒苏益格 - 荷尔斯泰因 - 松德堡 - 格吕克斯堡的菲利普公爵和萨克森 - 劳恩堡的索菲·黑德维希公主的女儿多罗特娅·索菲公主,于天启四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665年,远嫁至圣彼得堡。

有了萨克森王国的先例,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自然也不甘落后。他迅速效仿约翰·格奥尔格二世的做法,将自己年仅15岁的外甥女夏洛特·阿玛莉也送入了圣彼得堡,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巩固与大明帝国的友好关系。

相比之下,莱茵 - 普法尔茨国王卡尔一世·路德维希就显得轻松许多。因为他的妹妹索菲,正是朱由校的第六子吴王朱慈煊的王妃。有了这层关系,他无需像其他国王那样大费周章地去讨好大明帝国。

最尴尬的,便是巴伐利亚国王费迪南德·马里亚了,他搜刮了全国,居然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适龄少女,哪怕是少妇都没有一个。

慕尼黑城堡的鎏金烛台映着费迪南德?马里亚涨红的脸,他将银质酒杯掼在波斯地毯上,琥珀色的葡萄酒在雕花地板上蜿蜒成河。“整个巴伐利亚就没有一个血统纯正的贵族少女,哪怕是少妇也行啊!” 他的声音撞在穹顶壁画上,那些描绘着宗教神迹的天使仿佛都在窃笑。

宫廷总管屈膝的幅度几乎让额头触到地面,金丝眼镜后的眼睛瞟着墙上的家族谱系图 —— 那些用烫金字母标注的公爵千金不是年方十二,便是早已嫁给哈布斯堡家族的旁支。“陛下,或许可以考虑... 那些新兴工业家的女儿?”

“放肆!” 费迪南德?马里亚的皮靴狠狠踹在橡木桌腿上,桌案上堆积如山的画像散落一地。有纺织厂主的女儿带着煤烟味的笑靥,有酿酒商千金捧着酒桶的憨态,唯独没有能与夏洛特?阿玛莉的珍珠冠冕相匹敌的华贵。

此时信使跌撞着闯入,羊皮纸卷在他手中簌簌发抖:“普鲁士的夏洛特公主已在圣彼得堡受封‘僖嫔’、多罗特娅·索菲公主授封为‘惠嫔’,大明皇帝赏赐了十箱景德镇瓷器、茶叶、绫罗绸缎无数。” 费迪南德一把抢过信纸,指腹将 “瓷器” 二字抠得发皱 —— 他上个月献给大明的郁金香花田,至今连个谢函都没收到。

这个时候,费迪南德?马里亚突然想起,他并不是没有任何筹码,最起码,王室的啤酒厂能够酿出享誉欧洲的美酒佳酿。于是......

随着几个王国送来的女人进入冬宫的大院,朱由校后宫中高大丰满的欧洲妃子已经有了3人。随着这些女人的到来,朱由校开始打起了另外一个小心思。

天启四十五年,公元1665年8月15日,一列来自北京的火车缓缓靠向圣彼得堡火车站的站台。

圣彼得堡火车站的铸铁穹顶下,鎏金的 “大明圣彼得堡驿” 匾额在八月的阳光下灼目。孔衍桢踩着樱桃木踏板下车时,靴底的云纹刺绣与站台地砖上的龙纹浮雕恰好重叠 —— 那是三年前大明工匠督造的杰作,如今每道刻痕里都积着波罗的海的海盐。

“衍圣公一路辛苦。” 迎接队伍中走出的圣彼得堡知府李嵩,双手捧着鎏金印盒躬身行礼。他身后的百余名羽林卫皆披亮银甲,肩甲上的 “忠君” 二字在微风中轻晃,与仪仗队的熊皮帽形成奇异的对峙。

孔衍桢的目光掠过站台尽头的钟楼,那座哥特式建筑的尖顶上竟被加装了中式铜铃。“圣上有旨,” 他从袖中取出明黄卷轴,声音透过蝉翼般的绢布传来,“以圣彼得堡为基,十年内在欧罗巴建二十所儒学院,授《论语》《孝经》,择本地聪颖子弟入仕大明。”

此时人群中响起窃窃私语。萨克森的送亲使正踮脚张望,靴跟在镶嵌着和田玉的地砖上划出浅痕 —— 他今早刚收到消息,今日将有一位在大明帝国受人尊敬的贵族,将在欧洲传播大明先进的文化。若是能让自家王室贵族子弟进入这个学院,那么,“偷取”......是学到大明五千年历史,那么,自家的王国一定能走上国富民强的康庄大道。

孔衍桢忽然指向站台东侧的临时书架,那里整齐码放着刚从火车上搬下来的三百卷蓝布封皮的典籍。“这些《四书章句集注》,” 他对围拢过来的各国使节笑道,“明日便送入冬宫,烦请诸位转呈陛下。儒家讲‘有教无类’,无论是巴伐利亚的纺织女工,亦或者是普鲁士的铁匠学徒,皆可来学。”

话音未落,钟楼的铜铃突然响起。十二声清越的鸣响惊飞了檐下的白鸽,也震落了李嵩肩头的一片雪花 —— 八月的圣彼得堡竟飘起碎雪,落在孔衍桢展开的学院规划图上,将标注着 “圣彼得堡孔子学院” 的位置洇出淡淡的水痕。

毫无疑问!朱由校已经下定决心要改变策略了,他打算通过文化入侵的方式,与军事行动相互配合,让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在整个欧罗巴大陆遍地开花。目前,他已经初步确定了四个地点,分别是莫斯科、圣彼得堡、基辅和明斯克。不过,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未来他还计划在芬兰、挪威、瑞典、波罗的海省以及其他各个国家都建立起崭新的孔子学院。

百多年前,基督教耶稣会不是处心积虑的想要从大明偷取先进的文化典籍吗?那么,朱由校就让他们如愿以偿的,光明正大的,从学院中好好学习学习,中华五千年文化之精髓。

至于这些精髓是不是欧洲人所需的,那他可就不管了。

朱由校将穷其一生坐镇欧洲,他要睁着眼看着中华之文化在欧洲传播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