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布拉和佩斯的丢失,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者利奥波德一世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之中。这两座城市的失守对他来说简直是一场噩梦,因为布拉与帝国首都维也纳之间的直线距离仅有区区 240 公里,如此之近的距离,意味着敌军可以在短时间内抵达维也纳,这怎能不让他心生恐惧呢?
更糟糕的是,随着四大选帝侯国升格为王国,大明帝国在哈布斯堡王朝的四周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这使得王朝的生存空间被严重压缩,几乎到了无路可退的地步。而随着明军的步步紧逼,利奥波德一世感到自己的帝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为了应对这一严峻局势,利奥波德一世不得不采取一系列紧急措施。他不断地向索普朗这座距离维也纳仅 60 公里的要塞增派兵力和火炮,希望能够依靠这座坚固的城池抵挡住明军的入侵。然而,他心里也清楚,仅凭一座要塞恐怕难以抵御强大的明军。除此之外,布拉迪斯拉发城堡和科马罗姆要塞这两座多瑙河沿岸的军事要塞,也得到了兵力加强。
除了加强防御,利奥波德一世还向同为哈布斯堡家族的西班牙,以及教廷和法兰西王国发出了求救信。他在信中恳切地请求这三方能够迅速派遣援军,前来支援摇摇欲坠的帝国。毕竟,在如此危急的时刻,单凭哈布斯堡王朝自身的力量,恐怕难以抵御明军的猛烈攻击。
求援信如同一颗希望的种子,被放飞到了远方,然而它是否能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却没有人能够给出确切的答案。尽管如此,战争的车轮依然滚滚向前,该打的仗还是要打下去。
天启四十六年,公元 1666 年的六月悄然来临。在布达这个宁静的地方,明军经过一个多月的休整,养精蓄锐,如今又一次踏上了征伐维也纳的征途。他们的步伐坚定而有力,仿佛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前进的道路。
与此同时,鳌拜率领的第一集团军也在奥得河流域西岸的布热格取得了重大胜利。这座城市的占领,使得明军的兵锋直接指向了布拉格,以此准备切断其余诸侯增援维也纳的所有可能性,给维也纳政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然而,自从五月进入雨季以来,多瑙河沿岸的道路变得异常泥泞,这对于以重火力着称的明军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原本就艰难的行军变得更加举步维艰,而进入六月之后,这段路程更是变得如同噩梦一般难以通行。
这给了神圣罗马帝国一个极大的喘息之机。
为了应对眼前的不利局面,赵良栋采用了大胆的分别之法。他令米克洛什·兹林伊率领他麾下的四万多部落联军,直逼维也纳,而他本人则率领十万大军绕道格拉茨,以避开不利的路况。
随着大军如汹涌澎湃的洪流一般不断地逼近,维也纳城的局势愈发紧张起来。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率先承受不住巨大压力的人竟然是奥波德一世。当克罗地亚骑兵的前锋如狂风暴雨般疾驰而至时,这位皇帝竟然惊慌失措地选择了仓皇出逃,一路狂奔至帕绍。
他的这一举动无疑给维也纳的守军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士气瞬间受挫。然而,幸运的是,维也纳的主将斯塔伦贝格伯爵并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所吓倒。他临危不乱,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领导风范。
斯塔伦贝格伯爵深知,面对如此强大的敌军,仅仅依靠士气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他果断地采取了一系列关键的防御措施。首先,他下令拆除城外所有的建筑物,以消除敌军可能利用的掩体。这一举措虽然看似残忍,但却是为了确保城墙的安全,不给敌人可乘之机。
紧接着,斯塔伦贝格伯爵指挥守军在城墙外修建了一道坚固的土制胸墙,并在其前方布设了密密麻麻的尖木桩障碍。这些尖木桩不仅能够有效地阻止敌军的冲锋,还能给敌人造成巨大的伤害。
与此同时,斯塔伦贝格伯爵还充分发挥了地道战的优势。他组织士兵们挖掘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地道网络,使得守军可以在地下自由穿梭,实现灵活的机动防御。这样一来,敌军在攻城时就会面临来自多个方向的攻击,难以应对。
尽管维也纳城内的守军人数相对较少,仅有 2.2 万人,其中包括 7000 名雇佣军和 1.5 万名市民义勇军。但他们在斯塔伦贝格伯爵的带领下,展现出了顽强的斗志和不屈的精神。
而对于城中的百姓来说,唯一能给他们带来些许安慰的,便是城中那多达 300 门的大大小小的火炮。这些火炮虽然数量有限,但在关键时刻却能发挥出巨大的威力,成为守军抵御外敌的重要武器。
在攻打维也纳之前,索普朗成了神圣罗马帝国寄以厚望的一座要塞。可对于在匈牙利威望甚高的米克洛什·兹林伊来说,这里都是他的根据地。见到是米克洛什·兹林伊带领的部队,索普朗周边的多个城镇望风而降。此举暴露了哈布斯堡王朝在匈牙利东北部的防御弱点,明国军队得以沿肖普朗丘陵边缘向北推进,直接威胁维也纳的安全。
负责防守索普朗的将领恩斯特·冯·斯坦伯格伯爵,在得知明军即将到来的消息后,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地将散布在城外的所有军队全部收拢回了城中。他深知明军的强大实力,绝对不能像波兰曾经那样,将部队散布在城外与明军打一场有限度的游击战。这种战术在面对明军时,无疑是以卵击石,自寻死路。
与此同时,米克洛什·兹林伊率领的四万多大军也仅仅是包围了索普朗,并未采取进一步的行动。这其中的原因并非是他不想进攻,而是因为他的军中火炮数量严重不足。在这个时代,火炮是攻城的重要利器,没有足够的火炮,想要攻破索普朗这样坚固的要塞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因此,尽管米克洛什·兹林伊的军队人数众多,但面对索普朗的城墙,他也只能望而却步,暂时按兵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