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几位大人,咱们一起点火吧!”

席吃完了,秦小闲该交代的也交代了,最后就是把吴大人的遗体给火化了。

单独找了一块很大的空地,把吴大人的遗体连带棺材放在正中央。

然后周围,铺满了干柴火。

为了确保遗体充分火化,秦小闲还让人在棺材上撒了一些烈酒。

几位工部的官员和吴大人关系最好,所以这点火,就由几位大人和秦小闲一起来。

“同僚为官一场,最后再送吴大人一程吧!”

几位工部的官员,也算是一起共事了不少时间。

如今吴大人在都江县意外去了,尽管中午的大席他们吃的也挺香,但不代表他们内心不悲痛。

怀着悲痛的心,几人一起点燃了棺材周围的木材。

随着周围木材被点燃,很快整个火焰就包裹住了整个棺材。

或许是火太大的原因,以至于看不见中央的棺材在大火中燃烧。

由于棺材都是实木做的,所以这场火化,持续了整整一个时辰才完全熄灭。

大火熄灭后,旁边有人立马上前,来到最中央,把最中央的骨灰连带棺材灰装入小棺材盒中。

不管是不是全是骨灰,最终反正是装了一小盒子的骨灰。

“各位大人,此去路远,我们就出发了!”

把骨灰盒交给几位衙役,这几位衙役准备下午就出发,毕竟去帝都,路途十分遥远,他们这一去一回,怕是需要不少时间。

但好在秦小闲体谅他们辛苦,一人给他们配备了一匹快马。

如果是骑马的话,速度要快上不少。

“这是给吴大人家属的抚恤金,你们一定要保管好!”

当着工部其他几位大人的面,秦小闲把八张一百两的银票交给领头的衙役。

看到八百两银票,其他几位工部官员顿时羡慕了,似乎吴大人的死,还是挺值得的,加上朝廷的抚恤金,他的家属起码能得到一千两。

这一千两,要是全靠他们的俸禄收入的话,起码得需要十来年。

虽然人人都羡慕做官,但是做官的俸禄是真的不高,特别是他们工部这种没有油水的部门,每年只是靠一点俸禄养活一家。

而且他们品级不高,一个月也就不到十两银子的俸禄,也就比底层的衙役好上一些而已。

“大人放心,我等一定把吴大人的骨灰和抚恤金安全送到帝都!”

秦小闲也不怕这几位衙役贪污了抚恤金,首先是他们没有这个胆子,毕竟这是一位官员的抚恤金,到时候只需要稍微一查,就能发现这笔抚恤金去哪儿了,而且现在还这么多人看着。

其次就是这些衙役的家人还在都江县,他们几人要是为了那几百两银子而放弃自己的家人的话,那秦小闲只能说算他们狠,八百两银子,每人也就分两百两,他们也得考虑是否值得。

不过挑选这几个衙役的时候,王博先也是用了心的,起码人品这块,还是没问题的。

“好,本官相信你们,等你们回来,本官亲自给你们接风!”

“时间不早了,你们早点出发了!”

几人路途遥远,秦小闲也不想耽误几人的路程,所以简单告别后,几人也是上马,一挥马鞭,就朝帝都的方向奔驰而去。

“几位大人,洪水也在慢慢退去,以后大坝的修建,还希望几位大人多多费心了!”

这次暴雨来的太急,所以洪水也来的十分急,这才打了吴大人等人一个措手不及。

洪水来的快,但退的也很快。

昨天晚上到今天早晨,洪峰基本就已经过了都江县,水位也在慢慢下降。

虽然水位还是上涨了一些,但是并不影响大坝的修建了。

还好这次秦小闲弄出来了硬土,把大坝的河床地基打造的十分牢靠,哪怕是这次涨了洪水,依旧没有对大坝地基造成太大的影响。

就连前几天,吴大人带人用硬土浇灌的地方,现在都全部硬化好了。

其实硬土的硬化还是挺快,四个时辰其实就硬化的差不多了。

偏偏吴大人担心硬化程度不够,所以才准备去布置遮雨的措施,最后白白把自己的性命送掉了。

所以想起来,吴大人的死,是真的不值。

“钦差大人放心,虽然现在没有了吴大人,但我们保证,一定不会耽误了大坝的修建进度,有了这次洪水的前车之鉴,现在所有人,都是希望大坝能够早些建造起来!”

工部几位官员现在少了一位,所以其他人身上的担子自然就重了一些。

但是经过这次洪水,众人也都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大坝不建造起来,就永远挡不住洪水。

这还是一场规模挺小的洪水,要不是秦小闲提前对暴雨进行了预警,估计造成是损失更大。

即便是这样,还是造成了都江县下游不少房屋被冲走了,低洼处一些良田也被冲走了。

也好在今年,县衙不鼓励种那些太低洼的田,所以这场洪水,庄稼的损失还是比较小。

至于人员方面,由于秦小闲提醒王博先转移的及时,所以县衙并没有收到有人淹死的消息。

倒是有十来人被洪水冲走,但是最终,这些人都被救上来了,其中秦小闲一行人都救了好几个。

要是这么一算起来,也就吴大人最倒霉,这次洪水,也就他没有度过。

“各位大人,重复的话虽然我不想再说了,但我还是得再唠叨一遍,一定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不管是你们自己的性命,还是那些工人的性命,都是第一位的,本官不想再在大坝上吃席了!”

虽然大坝上吃席十分热闹,但是这样的大席,秦小闲是真不想再吃第二次了。

几位官员也是立即保证,道:“大人放心,这样的大席不会有第二次,经过修建大坝过程中,我等一定会严格监督,确保所有人都是安全的回家!”

这些官员的保证秦小闲觉得没什么屁用,秦小闲直接告诉他们,要是出事儿了,他们就有一定的连带责任。

只有让这些官员重视起来,下面的人才会严格执行,秦小闲也是亲自安排了一场规模好大的安全整治,先排除一部分安全隐患再说。

叮嘱了这些官员一番后,秦小闲再次来到烧制硬土的这边。

这次洪水的到来,再次证明了硬土的巨大作用,所以秦小闲对于硬土,也是更加上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