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暗刃如锋 > 第355章 海湾袭击(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横须贺港口的夜晚,紧接着又爆发了连续的爆炸声,这次的爆炸声惊天动地,港口的夜空中,红透了半边天空。

很多二、三层楼房玻璃被震碎,很多人被爆炸的巨浪震倒,双耳都嗡嗡声,有人的口鼻都流出了血液。

这个时候,唐星通过潜望镜观察着,心里还是有些遗憾。

这要是能多带点部队,别太多,哪怕多带100人,这个倭寇最大的海军基地,就有可能成为废弃之地。

当三十五名特战队员全部返回,三艘接人的潜艇全速下潜。

唐星也没有时间计算此时特战队员的损失,直接下令开始按计划攻击停泊在港内的舰艇。

?整个五艘的潜艇小队,快速打开自己的鱼雷发射口,对停泊在港口内的船只发动袭击。

港口内停泊着五十几艘大小船只,有军舰、商船、运输船和巡逻快船。甚至还有外国船只在停泊。

潜艇小队一次能发射最少10枚鱼雷,近在咫尺的距离,茫然没有准备的倭寇舰艇,陆续遭到了重击。

有两只潜艇首先攻击的是倭寇的两支伊号潜艇,同时“陆奥”号战列舰、“高雄”级巡洋舰、阳炎级、吹雪级的驱逐舰及巡逻艇等,也陆续受到了攻击。

油污被爆炸气浪掀上夜空,像一场诡异的黑雪黏在了望塔的锈栏上。

潜艇“黑豹号”的指挥官唐星,透过雾气蒙蒙的潜望镜凝视那个燃烧的锚地——倭寇驱逐舰“翠鸟号”的舰桥正在液化。

扭曲的钢架间蜷缩着被火光拉长的影子,而保养员半小时前还借着月光在甲板打磨的铜质栏杆,此刻正熔化成猩红的溪流漫过倾斜的舰艏。

鱼雷旋转着驶入海水的啸叫中,军医突然从医疗舱冲出来,怀里掉出半瓶医用酒精。

玻璃瓶在舱底撞出细碎回响,与主机舱齿轮咬合的咯咯声、电报机滴滴的摩斯码、水兵用钢笔在防水日志上划下的沙沙声,混合成一首只有钢铁能理解的战栗曲。

当第一枚鱼雷撕开“翠鸟号”腹部的瞬间,冲击波将潜艇的200磅压载铁管震得跳起三英寸。

声呐技师的头盔里灌满了自己血液咕咚的声响,他死死盯着荧幕上突然扩散的绿色波纹——那是燃料库殉爆前,几千加仑重油在港口海底汇聚成的荧光水母群,正随着舰体断裂的脆响节律一张一合。

残缺的伊-56号潜艇如垂死的巨鲸般搁浅在t字码头。

舰桥被撞击撕裂的了望窗渗出暗黄色油污,与锈迹斑驳的艇身一同在月光下泛着诡异光泽。螺旋桨轴的变形金属发出有节奏的吱嘎声,像重伤者肋骨间的喘息,引得一群海鸥忽起忽落。

维修甲板上,水兵们用浸透煤油的毛毯堵住舱壁裂缝,咸腥的血水混着柴油从他们靴底滴落。

轮机长佐藤蜷缩在通信室角落,手中电报记录显示“前鱼雷舱进水,左舷引擎完全停机”,笔尖将纸张戳出狰狞的破洞。

港口灯塔扫过海面时,照见浮油中漂浮的保温棉与某本被撕去页码的密码手册。

远处伊吹号重巡的探照灯骤亮,惊散了缠绕潜艇锚链的月光,也映出舷梯边那只被踩瘪的铝制饭盒——里面半块发霉的饭团,正是两小时前轮机兵因舱压失调而窒息前留下的最后餐食?。

咸涩的海风掠过沉默的舰体,将燃油与铁锈的味道送入横须贺连绵起伏的丘陵之夜。

倭寇第一、第三特别行动队,全体出动,对港口区域进行戒严,救火队和义务消防队,正在积极扑灭港口各处的火焰。

正在接受训练的倭寇伞兵部队,也紧急的集合,参与了港口的救援与戒严行动。

甚至港口区域的横须贺航空队与第10航空队,甚至紧急起飞,在横须贺区域寻找偷袭的飞机。

港口区域停泊的军舰、轮船等,也都纷纷启动,躲避着海里的鱼雷和隔壁的轮船 ,这也促使港口里的各航道,更加纷乱起来了。

与此同时,倭寇佐世保海军基地,已经结束了一场烟火的盛宴。

佐世保位于倭寇九州岛西北部,横须贺则位于本州岛东京湾入口处,两地直线距离约500公里。

?沪上与横须贺的直线距离约1000公里,与佐世保约800公里?。

佐世保海军基地在二战前是倭寇帝国海军的重要基地之一,与横须贺、吴、舞鹤并称倭寇四大海军基地。

1905年对马海战后,其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成为联合舰队的重要据点?。1940年正值太平洋战争前夕,该基地承担了舰队集结、物资补给及作战部署的核心职能。

佐世保军港拥有完善的造船和维修设施,包括多个干船坞及码头,可停泊大型舰船。

港湾内水域广阔,西入口宽约800米,是当时东亚地区重要的海上交通枢纽?。

1940年时,基地内可能部署了战列舰、巡洋舰等主力舰艇,并配备相关后勤支援舰船。

这一时期,佐世保基地参与了倭寇海军在东亚及太平洋地区的频繁演习与战备训练。

例如,1940年倭寇海军强化了对东南亚海域的侦察与封锁行动,佐世保作为舰队母港之一,承担了部分舰队的调度与补给任务?。

而此时由另外五艘潜艇,组成的另一支潜艇小队,也在脱离佐世保海军基地的范围。

这次两支潜艇小队对倭寇海湾的袭击,深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比如武器、装备、人员等,都受到了各种限制。

最重要的是油料和淡水与食品的限制。因为从桂省防城港到倭寇的两处基地,最少需要2200公里。

两支潜艇小队需要采取昼伏夜出的行动计划,需要5—7天的时间。

潜艇人员加上70特特战队员,需要500人左右的淡水、食品等物资,尤其是潜艇燃料。

尽管采用了全新的“静默潜航”技术,但是返航的时候,就缺乏燃油。

最后无奈的宋志聘请了米国油轮“埃斯克”,作为中途油料、淡水和食物补充,这次行动宋志又花费了几百万大洋,感觉海洋确实费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