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参观完工厂,各市的领导便急匆匆的离开。
他们想要回去立即召开会议,对钓鱼的副业开展工作进行讨论。
而在各市领导离开后,向军并没有离开,而是乘车前往了小鱼村。
很快车子停在许正家门口,此刻正好丫头们放学回家,在看到从车上下来的向军后,丫头们一个个喊着外公,然后朝着向军跑了过来。
“哎..哎...”
忙活一天已经有些疲惫的向军在听到几个丫头的声音,脸上顿时露出笑容。
他蹲下身子,伸手接住最先跑到自己面前的八妹,用力把八妹抱了起来,向军笑问道:“想不想外公啊?”
“想...”
八妹一脸认真的点点头。
接着她又补充了一句道:“想外公,也想巧克力,不过更想外公..”
听到八妹的话,向军顿时哭笑不得起来。
他伸手捏了捏八妹的小鼻子,接着让司机把车里的东西拿下来。
昨天要来这边的时候,他已经让秘书提前买好了东西。
都是孩子们喜欢吃的,巧克力...大白兔奶糖,还有一些果子。
这时听到外面动静的许正和向清鱼从院子里走了出来。
看到门外的向军,两人齐声叫了一声爸。
“爸,你怎么突然来了?”
许正笑问道。
他不知道今天各市领导来观摩的事情。
“过来有点事。”
向军笑道。
许正旁边的向清鱼这时看到司机手里提着的东西,在看到里面都是糖果后,顿时无奈道:“爸,你怎么买这么多糖啊。”
“这丫头们不是喜欢吃嘛。”
“那也不能多吃。”
说着向清鱼让八妹从向军怀里下来。
别看现在八妹只有六岁,但体重已经有五十多斤,成为了一个小胖妞,而一年前她只有二十多斤。
“没事,不重,我再抱一会。”
向军笑呵呵道。
说着他把八妹往上颠了颠。
半个小时后..
一家子来到厨房吃晚饭。
在吃饭的时候,向军跟许正说了今天各市领导来观摩的事。
“有我们亚市作为试点,这次回去之后,他们应该很快就会召开会议,到时候肯定会向你们厂子订购鱼竿..”
听到向军的话,许正心里思索了一下。
南省沿海区域可以划分为十二个,其中包括、亚市,海市、文昌、万宁等..
如果每个区域都能像亚市这边拥有三千左右的人购买,那就是三万左右..
按照三万根鱼竿来算,一根鱼竿售价九十块钱,那就是两百七十万!
想到这里,许正心里有些激动。
虽然说从重生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他攒了不少宝贝,像是清朝时期黄花梨家具,美乐珠、百年沉香木这些,不过这些都是在未来才值钱,现金他其实没多少。
之前工厂分红了一些钱,不过被他拿去买金子了。
“我估计要不了多久,其他市就会找你们厂子商谈订单,这段时间你们厂子最好尽快生产。”
向军的声音又响起。
听到向军的话,许正急忙点头道:“嗯,我知道了,爸。”
向军点了点头。
很快吃完饭,向军并没有在许正家住,而是连夜回了市里。
不过在临走之前,他跟许正说一下建军节让大妹去演奏的事。
建军节表演,许正自然不会反对。
.............
第二天,一大早,许正吃完了早饭便直接去了工厂。
到了工厂,许正在办公室找到了洪德全,然后把昨天自家老丈人说的话跟洪德全说了一遍。
而洪德全听后笑着道:“哎呀,昨天那些领导走了之后,我就立马安排工人赶紧制作鱼竿的啦。”
“你是不知道啊,那些领导一个个着急的样子,恨不得立马回去开会统计出来人数找我们商谈订单的啦,阿正...我们真的发啦。”
听到洪德全的话,许正刚准备说话,不过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敲门声。
“进来。”
话音落下,房门被推开,一名三十岁左右的女人走了进来。
这女人叫王亚萍,是工厂里的会计。
在看到办公室内的许正,王亚萍愣了一下,不过很快反应过来对着许正和洪德全道:“洪厂长、许厂长,人都已经到会议室了。”
“好的,我们等一下就过去啦。”
洪德全摆摆手。
王亚萍转身离开。
等到王亚萍离开,洪德全道:“阿正,走啦,今天正好厂子里要开大会,你也去啦。”
“开会?”
“是的啦,就像是每次大战的战前动员会一样啦。”
“行。”
许正想了想,随即点点头。
接着两人出了办公室,直接朝着会议室走去。
会议室在办公室的旁边,拐个弯就能到。
等进入会议室内,许正就见到会议室内已经聚了不少人,其中二丫也在人群中。
她穿着还是许正之前见到的那一身衣服,手里拿着笔和纸,一脸认真的样子。
在看到许正进来,二丫眼神微动,然后微微低下头。
许正的视线在人群中扫视了一圈,然后和洪德全走到最前面的椅子旁面对着众人坐了下来。
等走下来后,洪德全对着面前桌子旁摆放着话筒喂了两声。
“喂...喂...各位同志好啊,今天召集大家开会是为了接下来生产的事情啦。”
洪德全操着一口带着港腔的话。
下面的众人安静的听着。
“昨天领导们来到我们厂子里视察啦,接下来其他市肯定要找我们订单子,所以接下来我们要加班加点的生产,尽可能的多生产出鱼竿..”
“在座的各位同志都是我们工厂的管理层,最少也是小组长,所以我希望大家在回去之后,能够调动其他员工的积极性....”
在洪德全说的时候,下面的众人都在认真记着笔记。
看到这一幕,许正表情有些古怪。
说实话,他真不觉得这有什么好记的,另外他还发现有不少人看起来在记着笔记,实际上都是在胡乱在纸上画着..
毕竟这时候识字的人太少了,哪怕是扫盲班在好几年前就有了,但文盲依旧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