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初平三年(192)七月末,赵剑历时两月多,灭了韩遂,灭了西部鲜卑最大的秃发部落。

那三万多黑石邑落族人,因为屋兰城秃发部犯下的滔滔血案,而被打散后发配到凉州各地,永世为奴。

就在赵剑、沮授、傅干、马腾忙着安抚敦煌、张掖两郡流离失所的百姓,规划战后重建,如何加强军事防御的时候,侯勃急匆匆赶来,禀报了长安巨变和天下发生的诸事…

五月初,因青州雁门军治理各郡县,不愿归附雁门军的大小股残留的黄巾军涌向兖州。

之后在兖州集结成数十万兵马,攻下任城,杀任城相郑遂,又在东平附近大破前来镇压的官军,斩兖州刺史刘岱。

兖州官吏士人极为恐慌,曹操部下陈宫劝说兖州治中、别驾等让曹操主持兖州,济北相鲍信也极力推荐。

随后,曹操与鲍信联军,堵击青州黄巾,兖州成了战火之地。

五月二十三,司徒王允联合董卓义子吕布,在皇宫外诛杀董卓,将其弃尸于市。

因董卓肥胖,当时天热,尸体油脂流到地上。守尸的官吏便用芯子点上火放在董卓肚脐眼里,一直燃烧到天亮,如此持续了多日。

董卓被杀后,蔡邕对董卓之死表示悲痛,被王允指责为董卓的死党,收捕下狱。

蔡邕陈辞谢罪,请求免死,愿黥首刖足,在狱中继续汉史的编修工作。

太尉马日?和许多士大夫为蔡邕求情,但王允坚持要杀,蔡邕最终在狱中自杀。

同月,董卓部将李傕、郭汜联合董卓旧部张济、樊稠等人,整合数万西凉军,以“为董卓报仇”为旗号,从陕县向长安进军。

沿途不断收拢董卓残余势力,兵力逐渐壮大,一路声势浩大,于六月中旬兵临长安城下。

长安城内,吕布负责守城,但守军兵力有限且人心不齐。

李傕、郭汜军采用分兵夹击战术,一方面正面攻城,另一方面派兵绕至长安后方袭扰,切断粮道。

吕布虽率军顽强抵抗,甚至亲自上阵厮杀,但终因寡不敌众,加之部分守城士兵叛变开门,于围城十日后长安被攻破。

李傕、郭汜军入城后大肆劫掠,屠戮官吏与百姓,昔日繁华的都城陷入一片火海与血泊。

司徒王允被擒后遇害,参与诛董的官员多遭报复。

吕布率少量亲信突围出逃,朝廷落入李傕、郭汜手中,朝廷权威彻底崩塌!

五月底,已完全掌控益州的刘焉,任命张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率兵攻打汉中太守苏固。

六月中旬,张鲁击败苏固,占据汉中,随即切断了交通要道,驱逐朝廷官员,使益州与朝廷隔绝。

诸多诸侯不再服从朝廷的态度,也从暗转明,谁有兵,谁占地,谁就有话语权明显外露。

五月到七月,各路诸侯都没有闲着。

公孙瓒和袁绍被赵剑挤出青州后,袁绍在冀州与幽州边缘地带持续用兵,夺回了被公孙瓒占领的诸多地盘。

因兵力折损,东部的辽东郡被公孙度割据,西部的代郡、上谷郡则被乌桓部落和袁绍势力渗透,公孙瓒无法完全掌控整个幽州,不得不把控制范围,收缩至幽州中南部,成防御态势,重点巩固涿郡、右北平郡等核心据点。

兵力仅有两万之众。

袁绍彻底占据冀州后,趁雁门军全力对付韩遂之机,以及朝廷巨变,向并州东部用兵,逐渐占领了太原郡、上党郡。

兵力已达五万之多。

袁术占据南阳富庶之地,兵力已达十万,持续向周边扩张。

刘表已完全控制荆州全部,兵力八万多,抗衡袁术向荆州的挤压。

陶谦控制着徐州,此人安于一隅,除了平定境内叛乱,并无外扩野心,兵力一万多。

此时的徐州,还有一位赵剑关注的人,刘备。

刘备逃离青州北海后,投靠并依附于陶谦,率部屯驻小沛,兵力一千多。

江南的孙策将父亲的遗体运回曲阿安葬,之后带着母亲和弟弟从舒县移居到江都。

张杨继续占据河内郡,兵力五千。

赵剑听完侯勃汇报,看着地图,这些事件基本是按原事件发生了,只是时间或提前或推后。在这些诸多事件中,赵剑最关心的是长安局势的发展,和曹操与黄巾军之战。

赵剑抬起头,看着沮授和傅干,沉声道:“董卓被诛,李、郭占据长安,各路诸侯已是原形毕露,各怀异心。

二位先生,今时天下变局,当如何看?我雁门军需剑指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