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段煨三人挂起雁门军大旗的第三天,赵剑接到了长安朝廷的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临御以来,关东纷扰未靖,黄巾余孽复起,诸州牧守各据一方,致生民涂炭、国祚飘摇。卿素有忠勇之名,昔年镇守边境,屡建奇功;今又整饬部曲,镇抚凉州,使一方百姓得免兵戈之苦,朕心甚慰。

方今各地贼势猖獗,长安虽定,然兵微将寡,难御外侮。朕日夜思得良将,以靖天下。

卿乃国之柱石,朕特召卿入长安,与朕共商平乱大计:一者议调兵之策,定中原安稳之序;二者授卿大将军印绶,赐黄金五十斤、锦缎五十匹,以酬卿功;

三者朕已命光禄寺备下酒醴,待卿至,与朕及三公、大将军共议社稷安邦之策,早定各方祸乱,使四海归一。

卿接诏后,宜速整行装,赶赴长安。

勿辞道远,勿负朕望。

钦此!

初平三年九月朔日

(玉玺印)”

送走传旨官,董白怒气说道:“这李傕果然是借天子之名来传旨了!

夫君,去了长安,千万不要进城!”

高顺也说道:“主公,圣旨既然非陛下本意,那主公不进城,也说得过去!

只要在城外,有段煨三人三路兵马,李傕之流奈何不了主公。”

赵剑看看牵招,牵招笑着说:“夫人,高将军,李傕之流岂敢让主公进城。

主公不进城,他们还可以凭借长安城防坚固,与我军抗衡。

一旦让主公进了城,他们还能守住长安吗?”

高顺瞬间明白:“子经,你是说这圣旨招主公入长安是阳谋,李傕之流真正的阴谋并不在长安?”

牵招点头。

赵剑拍了拍牵招肩头,身边有一位这个时代的智者,大大降低了自己的生存风险。

人才,永远是各个时代帝王的坚强后盾!

牵招不算是这个时代的顶级谋士,但他的风险预判能力极强,是其谋略核心。

辰时的阳光刚漫过渭水西岸的芦苇荡,赵剑的队伍正沿落马坡谷地缓行。

前队七百陷阵营骑士外罩灰布披风,骑在马上看似松散,披风下玄铁铠的冷光却被晨风压得死死的。

赵剑与董白并辔,身后,牵招率一千近卫军骑兵殿后,马队步幅平缓,仿佛只是护送的寻常队伍,唯有高顺按在马鞍上的手,始终没离开手里的长枪。

“杀!”

两侧坡顶突然爆发出震耳的喊杀,数不清的西凉骑兵如决堤洪水般冲下,郭汜、樊稠的旗号在阵前翻飞,骑兵手中马刀映着日光,直扑最前的陷阵营。

“陷阵营!弃马结阵!”随着高顺的吼声,七百骑士齐刷刷翻身落地,披风被狠狠甩在地上,露出底下连缀着铁叶的重铠与寒光逼人的长戟。

铁盾瞬间在谷地中央拼出三道丈高的“墙”,长戟从盾缝中斜刺而出,如同一排排淬了毒的獠牙。

冲在最前的西凉骑兵收势不及,马头撞在盾墙上轰然碎裂,骑士被甩飞出去,后续骑兵踩着同伴的尸体继续冲,却被陷阵营士兵用长戟精准挑刺。

赵剑取下霸王戟,戟锋劈过空气带起锐响,他率三百骑兵直扑西凉骑兵左翼。

“董白在此!”董白的声音清亮却带着狠劲,她率四百骑兵从盾阵侧后冲出,手中长枪如白练翻飞,专挑西凉骑兵的咽喉、腋下等甲胄薄弱处刺。

牵招带三百骑兵冲向了西凉骑兵右翼。

谷中尘土与血雾交织,陷阵营的盾阵始终如铁壁般纹丝不动,长戟每一次起落都带走一条性命。

雁门军三路骑兵在赵剑、董白、牵招带领下,在西凉军中如旋风般穿插杀戮。

这一千近卫军本就是雁门军的精锐之兵,平日里又在赵剑的指点和训练下,配合协调能力以及单兵作战能力都有了大幅提升,可谓是虎狼之师,杀伤力远在董卓的飞熊军之上。

赵剑紧握霸王戟长柄,戟刃在阳光下划出一道冷冽的弧光,迎着冲来的西凉骑兵直劈而下。

这柄通体玄铁打造,刃部锋利如霜的大戟,此刻在他手中是轻若鸿毛,却带着开碑裂石的威力。

冲在最前的西凉骑兵尚未反应,连人带马已被戟刃劈成两半,鲜血混着内脏泼洒而出,溅得赵剑满身都是,他却浑然不觉,戟尖一挑,将半具马尸甩向敌兵,砸得三名骑兵人仰马翻。

西凉骑兵何曾见过这般恐怖的兵器与力道?他们手中的刀枪在霸王戟面前如同玩具,两名骑兵挥刀格挡,却被戟刃当场斩断刀刃,余势未消的戟尖劈开两人胸膛,那惨状令人作呕。

赵剑不停喊着,霸王戟在他手中飞速旋转,戟尖、戟刃、戟杆从不同角度挥出,靠近的敌兵要么被戟尖刺穿咽喉,要么被戟刃削断手臂,就连试图用马身冲撞的骑兵,也被旋转的戟杆砸断马腿,战马痛嘶着倒地,骑士摔在地上瞬间被戟刃枭首。

戟风呼啸间,赵剑周身数丈之内,竟无一名骑兵能靠近,地上很快堆起层层尸骸,霸王戟的玄铁戟杆上,已沾满血污与碎肉,顺着戟尖不断滴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