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百年老店 > 第249章 故地重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云枫等人穿过了浓稠的黑暗,在深海中发现了无数幽蓝或翠绿的光点在摇曳,那是灯笼鱼们提着“小灯笼”缓慢地穿梭。它们的身体细长,纺锤状的轮廓在微光中若隐若现,不时有其他形态各异的鱼类从光影中掠过——有的身体扁平如帆,鼓动着透明的鳍;有的长满尖牙,面目狰狞;还有的通体透明,连内脏都清晰可见。这些鱼儿在光影中时聚时散,有的快速游动,带起一串涟漪;有的则悬停在水中,仿佛凝固的雕塑。光影交错间,整个深海仿佛一场盛大而诡异的舞会,热闹非凡,却又因这黑暗和未知而显得扑朔迷离。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从哪个角落游出什么样的生物,也不知道那些摇曳的光点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这里的一切都在光影中变幻不定,充满了神秘与未知,让人既感到惊奇又有些许恐惧。细微的水流声和鱼鳍划水声交织在一起,为这场深海舞会奏响了独特的乐章。在这片远离阳光的世界里,生命以一种奇特而顽强的方式存在着,构成了一幅热闹却又扑朔迷离的画卷。每一个发光的生物,每一次鱼群的聚散,都像是一个谜题,引诱着人们去探索,却又始终保持着神秘的面纱。这片深海,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谜团,在黑暗中不断上演着它独有的热闹与迷离。

灯笼鱼的幽蓝光芒如引路神灯,在前方缓缓摇曳。众人紧随其后,穿过层层幽暗的海水,终于抵达了驼峰海域。眼前的景象令人称奇,两座巨大的海底山峦形似驼峰,巍峨耸立,中间部位形成一道天然的鞍部。就在那鞍部的正中央,两块墨色大石孤悬于海沟之上,石体约莫桌面大小,表面并非光滑,而是布满了纵横交错的纹路,细看之下,竟似天然形成的水纹,又若人工雕琢的玄奥符文。巨石周围的海水似乎都在微微旋转,形成一股无形的吸力,隐隐有一层光幕,将周遭的暗流引向石底。那石头的颜色比周围的海岩更深沉,在灯笼鱼的光线下泛着幽幽的光泽,仿佛蕴藏着某种不为人知的力量。石身上没有任何苔藓或海洋生物附着,干净得有些诡异,显然并非天然形成,倒像是被哪位大能以大神通从别处移来,稳稳矗立于此,正是阵法大师元音的手笔,击鼓传音阵。众人凝神望去,只觉那石头静穆如上古神只,默默镇守着这里,散发着古老而威严的气息。海水从石旁流过,发出轻微的呜咽之声,更添几分神秘与苍凉。

云枫移开左边的石头,隐藏的光幕出现在眼前,光幕后面出现了一个洞口,云枫从储物袋里拿出来两块虚空灵蚌壳,按照付青田留下来的那块玉简,有节奏的敲打起来,陀峰海域深处,夜明珠闪烁着柔和的光芝。云枫用虚空灵蚌壳敲打的音节,仿佛是山风穿林而过,卷着枯叶簌簌坠地,又像是深幽谷底骤然凝滞一层亮光,竟无端浮起一层淡金色的涟漪。

云枫等人屏住呼吸,手指尖敲打的法诀越来越急促。他们分明听见了鼓声,却不是凡俗皮鼓的沉闷,而是玉石相击般清越的颤音,循着风的脉络流淌过来。初时以为是错觉,是千年古松的根须在地下伸展,是岩层深处暗河奔涌,可当那声音第三度响起时,连鬓边的发丝都跟着共振起来。

这不是敲出来的节奏。那鼓点仿佛从虚空里生出来,时而如珠落玉盘,敲碎满谷月色;时而如惊鸿振翅,拖着细碎的尾音没入云端。更奇的是音节间的留白,长短错落间竟暗合《元音经》记载的\"天地共鸣章\",每个停顿都像一把钥匙,在虚空里撬动着什么。

云枫等人踏着鼓点缓步前行,脚下的碎石竟未发出半点声响,竟然是有着特定的步伐,随着音节的敲打,而一步又一步用力踏出,似乎是增强了鼓点节奏。他们看见海水浮动,如尘埃随着韵律聚散,仿佛是看见月光穿过林隙时被切割成流动的金箔,而那鼓声的源头始终藏在这个光幕里——既在身前丈许,又似远在千里之外。

当第七个音节落下时,整片谷地忽然亮了起来。不是火光,而是无数光点从四面八方涌来,在半空组成一道旋转的光门。刘灵灵等人这才惊觉,方才听到的哪里是鼓声,分明是阵法大师元音以天地为鼓、以灵气为槌,在秘境入口处刻下的守护咒。那声音不是用来传递讯息,而是要让所有闯入者在浑然不觉中,跟着鼓点的指引,一步步踏入这被元音大师藏了几百年的洞穴里。光幕散开后出现了一个过道,来到了一个石洞口。搬开了堵住洞口的石头。一个幽深的石洞出现在了眼前。

为了安全起见,云枫在这个幽暗的通道里,灵力一动,从储物袋里拿出来一具傀儡,那傀儡便遵从他的指令迈步向前探路。傀儡手中的夜明珠萦绕着一层淡蓝色的微光,勉强照亮前方丈许远的崎岖地面,碎石在光影中交错成狰狞的轮廓。

云枫紧随其后,身体压低至与地面平行,踏云靴的鞋底碾过沙土,发出几乎不可闻的摩擦声。左手按在腰间的长剑上,右手则虚虚拢着一缕灵力丝线,时刻操控着傀儡的动向。那双洞悉先机的眸子,此刻如鹰隼般锐利,扫过傀儡传回的每一处细节——潮湿岩壁上渗出的水珠、通道顶部悬挂的岩石、以及地面上那些疑似兽类爪痕的凹陷。

三个女人紧随在云枫身后,彼此间隔着半步的距离。她们都穿着便于行动的劲装,裙摆被仔细掖在腰侧,低眉敛目,屏着呼吸,尽量将身形隐藏在云枫宽厚的背影之后。走在最前的刘灵灵右手紧握着一枚符篆,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中间的那位则时不时侧耳倾听,捕捉着身后可能传来的异响,最后的女子田一芳则始终保持着半转身的姿势,目光警惕地扫过三人两侧的阴影。她们的脚步轻盈得如同狸猫,只有衣料摩擦时发出的细碎声响,在这死寂的通道里却显得格外清晰。

队伍的最后,化形成功的金翅雕收敛了平日里翱翔九天的雄姿,将庞大的身躯压缩到常人大小,金色的羽翼化成了双手,利爪在地面上留下浅浅的抓痕。它那颗覆盖着细密金色翎羽的头颅显示出俊美的容颜,锐利的金瞳在昏暗中闪烁着幽光,不仅警惕着后方的动静,还不时抬头查看岩壁蹭乱的石头,看似随意的动作中,却将整个队伍后方的视野尽收眼底。

整个队伍如同一条沉默的蛇,在狭窄的通道中缓缓蠕动。唯有傀儡关节的“咔嗒”声和众人压抑到极致的呼吸声,在这被遗忘的地下通道里,谱写出一曲紧张的潜行乐章。

通道过后有石头挡住,傀儡伸手推开了石头,豁然开朗起来,无数的虚空灵蚌在这里正在聚会一般,蚌壳内的珍珠流转着清辉,像揉碎的星子落进了半透明的蚌肉里。这里竟是一处天然溶洞,幽深而昏暗,无数的虚空灵蚌珍珠把整个空间照得亮如白昼,地面上积着浅浅的灵泉,灵蚌便半浸在水中,壳上的纹路在光下泛着虹彩,开合间发出细碎的嗡鸣,像是在低声交谈。

有的蚌壳张得大些,露出里面圆润的珍珠,淡紫的像暮色里的雾,银白的似初雪落满枝头,浅碧的则像初春解冻的溪流,每一颗都裹着薄薄的光晕,连空气里都飘着清甜的灵气。傀儡的金属脚掌踩在湿漉漉的石地上,发出轻微的声响,灵蚌们似乎察觉到了动静,有几只微微合拢了壳,珍珠的光芒也暗了暗,却又很快重新舒展,仿佛只是打了个盹。

最惹眼的是溶洞中央,一只比其他灵蚌大上三倍的巨蚌,壳上布满了螺旋状的金色纹路,此刻正缓缓张着口,里面卧着一颗鸽子蛋大小的珍珠,珠身通透得能看见内里的脉络,中心竟有一点极淡的红光在微微跳动,像是有生命一般。傀儡停下脚步,手臂自然垂在身侧,它的眼睛,仿佛能“看见”那些珍珠的光——当光芒掠过它的金属外壳时,竟在冰冷的表面映出细碎的光斑,像是谁在它身上撒了一把会眨眼的萤火。灵泉里的水轻轻晃动,倒映着满洞的珠光,连傀儡的影子都染上了一层温柔的光晕,在地面上微微摇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