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信边给史浩然二人讲解,边思考银耳在古代的养殖可行性。
等二人离开后,他先是和爷爷讨论了一番他今日面圣的过程。
王林听他说完详细的经过,笑道:“不错,你年轻,就该有这样子的性情,若是过于老成了,反而会让圣上不放心。”
王信点头,又把自己想到了银耳木耳养殖的事情说了一遍。
王林沉思了一会说道:“如今因为出兵国库空虚,你如是真的研究出这会生钱的法子,就交给你父亲去做。他在农庄弄出来的东西都属于圣上,也算是你变相的把这个点子送给了圣上,这对于你,对于朝廷都是好事。”
王信点头,同意了爷爷的决定。
不过他还是去了林府,打算住一宿,把今日这些事情都和师父好好说一说。
他的到来,让林如海非常开心。
自从他上班以来,很少过来。
贾敏见到他就说:“你这孩子,总也不来,你师父都念叨你好几次了。怎么瘦了,是不是上值时候吃不好,明日给你师父送饭的时候,给你也送一份,你好好补补。”
王信也没有拒绝,他笑着说道:“好,那明日,我就等着师娘你的好吃的。师娘,我今日还没有用饭呢,刚忙完就过来了。”
贾敏忙说道:“好,你师父也刚回来,马上开饭,有你最爱的甜汤,你喝一点。”
林如海在听到贾敏说他总是念叨王信的时候,嘀咕了两句:“谁念叨他了。人家光讨好老泰山家了,谁还记得咱们。”
王信和贾敏对视一眼,贾敏边笑边对着他努嘴,让他去自己去哄。
王信忙对着林如海说道:“师父,我可想你了,我总念叨你,只是不好拒绝别人上门请教不是,也是您老人家教的好啊,我这么出色,今日圣上还夸我讲书讲的好呢。”
林如海一听这话,心中受用,忙对着王信说道:“把你今日面圣的经过说一遍。”
王信刚想开口,贾敏在一边说道:“老爷,先让孩子吃饭吧,他年轻可禁不得饿。”
王信也笑着说:“好,先吃好东西,我真的饿了。”
吃过饭,又一家人说了几句话,林鸿玉为了今年的乡试,已经回乡去了。王信又和贾敏说了几句吉祥话。
师徒两个这才来到书房。
王信也才把今日的对答详细讲述了一遍。
听到王信说他对着圣上拍马屁,林如海挑挑眉,倒也没有说什么。
小徒弟这一步走得稳当,他本就是初出茅庐的小子,要是没有这么一点点激愤,倒是让圣上心疑。
年轻人再是稳当,面对这天下最是位高权重的人物,也会有一二分的激动透露出来。他们还没有练成老油条们的那种打太极的本事。
所以王信这样的表现也算是恰到好处。
只是他听到王信给六皇子说什么会哭的孩子有奶喝,就想起来他对着自己告状,让自己出头给他解决隐患。
不由得就笑骂道:“你自己爱找长辈告状,怎么还怂恿皇子和你学。都跟你似的去长辈面前哭诉,成什么样子。”
王信嘴硬的说道:“师父,我既然有你们这样的能给我解决问题的长辈,就是我的本领,我为何不?我就是哭诉一下的事情,就得到了我想要的。这不是不费吹灰之力?再说了,师父,你们应该做好准备啊,我和师弟以后难免还会啃老的,有老不啃,才是傻子。”
王信一副我就是啃老,我很骄傲的模样。还双眼放光的看着林如海,求表扬的眼神明晃晃的。
林如海差点气笑了,啃老是什么好事不成,还说得这么义正言辞,自豪无比。
若是他不是被他们啃的那一个,他一定会拍手说,啃得好,就得这样啃。善于利用身边的一切资源才是官场的正确打开方式。
可是此时看到他那副雄赳赳气昂昂的模样,林如海忽然就不想说了,反正徒儿这么做也没有错,只是他有些累罢了。
玩笑过后,看着师父那无语的样子,王信非常想笑,呵呵,没见过这样的脸皮厚吧。
他就是这个样,脸皮厚吃个够,他想开了,脸皮厚纵横天下,他就是要脸皮厚。
不得不说,王信无师自通了官场厚黑学的厚字诀。
他笑着和师父说了这个银耳的种植事情。
林如海有些恍惚,他忽然就想问徒儿,这些法子你是如何想到的,难道真是前世的记忆没有忘光不成?
“你尽管放手去做,让你爹看管着,就用圣上的地盘进行,也没人敢给你破坏掉。说起来,为师都有些好奇,你这些好法子都是怎么想出来的?”
王信一愣,他想到会有人问他这个问题,可是他没有想到第一个这么问的会是自己的师父。
他正色道:“师父,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有时候,见到这些东西就会冒出相关的一些想法。只觉得自己以前是见过的。”
这年头,谎话的极致就是真中有假,假中有真。
他这样似真似假的一说,林如海反而是相信的。
自己这个徒儿约莫真的有那么一些来历,估计这也是圣上的想法。
目前看来,这个徒儿似乎就是为了众生而来,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让百姓的日子更好过。
算了,不聋不哑不做家翁。他徒儿没有害人之心,反而都是一片赤城为人的心思,成全他一番也不是不成。
想到此,林如海就笑着说道:“你既然是有这份运道,就莫要辜负与它,如今你做的就很好,以后只需要如此就成,想必今生是能够修一个正果的。”
王信有些晕乎的问道:“师父,修什么正果,徒儿又没有出家的心思。这万丈红尘可比那清规戒侓要好玩太多了。徒儿舍不得。”
林如海哼了一声说道:“行了,你那点小心思,谁看不出来,回去歇着吧,也想一想,你说的那些山货的养殖法子。圣上今年能不能多添上一道菜,就看你想起来多少了。”
王信应了一声是,又有些感慨的说道:“师父,徒儿今生能成为您的徒儿真是前世修来的福分。”’
林如海呵了一声,笑道:“世间之事,相互成就。焉知不是为师的福气。诚意,你要记住,你做得越多,功劳越大。就该想一想以后,莫要因功高而获罪。”
王信心头一凛,他肃穆道:“师父,我知晓这个道理,可是大丈夫立世,当有所为有所不为,其实徒儿一心只想这个世间变得更美好。也许等以后徒儿会早早就辞官,那时候种花养鱼,也是幸福的。”
林如海听了此话,怔愣了一会,才说道:“小小年纪, 就想什么种花养鱼,去去去,赶紧去忙才是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