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伊尹传奇 > 第397章 长夜倾宫(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商侯天乙和庆辅站在小山丘上远远地观看着,只要大圣人伊尹来了,他们的心里就有底了,一块石头落地了。

“侯爷,大圣人来解救咱们来了。”

商侯点了点头说:“大圣人果然是及时雨啊!虽然敌人人多势众,都不在话下,只要大圣人一发威,百兽将避而远之!”

大圣人空桑儿伊尹虽然相貌丑陋,但是仙风道骨,精神矍铄,铁骨铮铮,不怒自威!伊尹的眼睛精光四射,令人不敢作直视!

虎大王的眸光同样是咄咄逼人!“大圣人,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吗?”

“我知道你是大老虎,我打的就是大老虎!”

伊尹和虎大王恶斗了几十个回合,虎大王手中的铜锤只剩下一个了,另一个被伊尹用拂尘击落,落在了数丈开外……

虎大王冷哼一声,觉得没有面子,用右手的铜锤继续猛攻。伊尹嗤之以鼻的说道:“虎大王,见好就收吧,不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砸什么脚砸脚?哼!——”虎大王哼了一声,话音未落,“哎呦!妈呀!——”

怎么啦?虎大王手中的铜锤脱手而出,落到地上,砸脚了!

虎大王双手抱起被砸的右脚,跳了起来。“哎呦妈呀!——疼死我了!砸脚了……”

“虎大王,这可是你自己砸的 ,怪不得别人?因为我警告过你,不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你就是不听?”

气急败坏的虎大王大手一挥,“兄弟们,快上!杀了他们,重重有赏!——把他们统统都杀了,不留活口!”

“虎大王,你不讲武德?”伊尹蹙眉道。

“大圣人,我怎么不讲武德了?”

“咱们是亲戚,应该点到为止,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我看你还是见好就收吧?否则你会不好收场的?”

“自古以来成王败寇,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失败者只能被人踩在脚下,如果没有实力,就不要劝别人行善,还是管好自己吧?只要不给别人添麻烦,不给社会添麻烦,也是一种文明……”

“虎大王,看来你的觉悟还是挺高的吗?”

飞斧狼大王和狼军师、狗头军师纷纷过来围攻伊尹和苟且、小灵,那些野狼、鬣狗、金钱豹和毒蛇有都加入到了战斗……

就连黑熊和棕熊也大摇大摆趾高气扬地扑了过来。

除了老虎,金钱豹、和熊瞎子的实力都是不容小觑的!大圣人伊尹和黑狗苟且、灵猫小灵各显神通,和百兽恶斗起来。就在他妈与百兽打得难解难分之时,商国的二王子外丙率领着商国的五百勇士赶到了……

“侯爷,是二王子,二王子来了?”

“父王莫慌,孩儿外丙来也!”

商侯天乙和庆辅都是眼前一亮。只听商侯朗声说道:“外丙,你来的正好,速速把这些不听话的豺狼野兽赶尽杀绝!”

“得令!——”

二王子外丙首当其冲,对着迎面而来的毒蛇猛兽痛下杀手!外丙拳脚相加,一只恶狼被外丙踢飞到了半空中,落到身亡!

二王子率领的五百勇士,个顶个能征惯战,转眼间百兽哗然,自乱阵脚,纷纷败退!虎大王一见大势已去,抛下了一句狠话,“你们给我等着,本大王不会让你们有好果子吃的!要知道这里可是我的地盘!风紧!扯呼!——”

虎大王一声令下,百兽做鸟兽散,跑得无影无踪了。

红狐狸胡小红在撤退之时,回过头来恶狠狠地瞪了大圣人伊尹一眼。伊尹感觉脸上火辣辣的,仿佛被针扎了一样痛!

伊尹不明白,胡小红瞪我一眼干什么?

俗话说女人心海底针,女人的心事你别猜,猜来猜去你也猜不明白?

伊尹和外丙等人并不追赶,他们前去拜见商侯,双方寒暄一阵过后,由外丙和五百勇士保护着商侯和庆辅赶回亳都。伊尹辞别了商侯和庆辅,也是连夜回去了。

今晚月亮有晕。

是月亮有一圈一圈的光晕,不是月亮怀孕了。月亮怎么可能怀孕呢。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自从桀王释放了商侯,桀王在禁中复于容台寻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常出来。三小于外残掠百姓,二幸于朝骗制百官,无所不至,,而群下之畏慑三小,百官之趋承二幸,亦无所不至。

唯独伊尹以贤圣立朝,不偏不倚,不吐不茹,不卑不亢。费昌以故旧处旧职,不浮不沉,不激不诡。育潜、逢元以善士隐于将仕,不明不昧,不笑不啼。刺等人皆大器盛养,善处危邦,虽不趋承,亦不议论,虽不畏慑,亦不倨侮,所以卒全其身,以俟太平。

天地之道皆为圆,道亦有道啊!

伊尹在夏,能使阴狠赵良不妒恨,邪敛于莘不谋害,庸劣曹触龙能得其欢心,且收其用;又能使费昌、终古、育潜、逢元等诸贤善相时守道,各暂安于位,又能使凶顽之桀王亦能敬服。桀王每设朝见,赵良等大臣皆倨侮詈骂,吵吵嚷嚷,及近伊尹疑为圣人,不敢造次,即刻暂消其暴戾,而亦作为长者之言。

桀王每于宫中干极丑事,而初见伊尹时,必自具异色,有丝微愧念。伊尹一见便知,并不说破,虽有人问亦不敢言,所以无过。

圣人也好,庸人也罢,管好自己的嘴才是王道。

满嘴跑火车的人自然难当大任,难堪大用!

桀王因为伊尹在朝,也不好久不出。桀王出来时,伊尹并不琐屑陈说,只待其顾问。问及,乃看深浅喜怒,轻重缓急之自然,然后发言,言必中理而不至拂桀意,规失而不至触桀怒,正言不使其厌烦以为自己迂腐。

所以桀王对于伊尹,虽不依仗他,亦不厌弃他,虽不能实从其说,亦不能明悖其言。桀王自是三五日一出朝,出而复入。

出则决事,大抵从三小所请。入则行乐,大抵从妺喜所为。

外边虽多颠倒刑罚,亦不曾大有杀戮。内边虽年年修理容台别院,整顿糟堤酒池,亦不曾大有工役。就这样过了六年,都是伊尹在朝潜移默化之功啊!

直至二十九年癸酉,夏制当巡狩。

妺喜不想让君王巡狩。

妺喜乃天生怪物,只能狐媚,不能孕育,以桀王之淫施于妺喜之身,十余年而不生一子女,,所以常能专宠。桀王对于妺喜是百依百顺,言听计从,桀王也是舍不得离别去巡行,便不予巡行。

满朝文武皆哗然。

太史等人又皆执旧法来争说要巡行,又将要激怒桀王。太师赵良、卿士于莘和少师曹触龙等人实欲巡行,便有一番生意,守国者也可以任意耍上三四年。

贿赂从驾者,得去四方游玩,又得天下奇珍异宝,多收各国特产珍馐,岂不两全其美?奈何君王不肯巡行,又不敢触怒,乃阴激朝士哗于大庭以请驾巡行……

而表面上他们在内臣面前辨折朝士,夸圣主不欲巡行之意。如此两面三刀之辈,为达目的是无所不用其极!

如果不搞工程,钱财从何处来?如何贪赃枉法,公饱私囊?

这些掌权者,最不怕的就是劳民伤财。

钱币必须要流通流动起来才有意义和价值,因为银子是可以流动的。存在钱庄或者银行里面的钱是死钱,是没有价值的。

只有花出去的钱才是你的钱,存下来的钱不是你的。

三小二幸想要把罪过归于朝士,让朝士劝驾,他们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了。正元月三日,桀王尚未出朝,诸臣士盈庭。

有司土之官说:“先王之典,巡行方国,奈何废之?”

武能言说:“今君王不行先王之典者多矣。容台、酒池、肉林都不是先王之典。水行则酒池,陆行则肉林,登封则容台,又何必去方国?”

司土之官说道:“巡行方国乃是祖宗之法,不可废也。”

武能言说道:“君王并没有废弃祖宗之法,只是不愿劳民伤财。君王乃是用心良苦啊!”

司礼之官说道:“不巡行则无以告于天地宗庙。”

侯知性说:“往年君王以新妃告于天地宗庙,怪风连起,至今新妃亦无恙,天地宗庙亦有鬼灵?便有鬼灵,又能如何?”

司礼之官说道:“国家凡是有大事小情,必然要祷告于天地宗庙,祭祀祖先,巡行方国,乃是大势所趋,扬我国威,皇恩浩荡。”

侯知性说:“告于天地宗庙,在夏都即可,何必千里迢迢云游方国?”

司乐之官说:“不巡行则无以被管弦。”

卿士于莘说:“君王深宫媚歌巧舞,旦夕自乐,何必求弦月?且无管弦就不吃饭了吗?”

司乐之官说道:“管弦音乐乃是精神食粮,年年的流行趋势不同,有高山流水,又有下里巴人。音乐无国界,雅俗可共赏。”

侯知性说道:“音乐自然以高雅为主,粗俗的音乐如同污言秽语。流行音乐就如同流行感冒一样,流行过去就完啦,不会留下什么波澜。唯有清音可以永世流传。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这侯知性什么都知道。

司户之官说:“不巡行则天下之户口不清,民俗不知,,而天下乱。”

少师曹触龙说:“难道一巡行户口即清,民俗即尽知,天下即治了吗?”

司户之官说道:“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必须了解人口结构,还有劳动力的数量,民俗也是不可不知啊!”

曹触龙说道:“你这是危言耸听!国家的户籍制度难道是形同虚设吗?还有各地的风俗民情,典籍之中都有记载,只要认真读书便可知晓。俗话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司马之官说:“巡行则诸侯服,天下安;不巡行则诸侯乱,天下危。”

太师赵良说:“然则尧舜治天下,皆日日巡行之故,而黄帝阪泉之战,乃巡行不勤之弊端?”

司马之官说道:“君王只有巡行才能知道老百姓的疾苦,体恤民情,还有惠民政策的实施情况。只有认真倾听老百姓的心声,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太师赵良说道:“为官一任,理应造福一方。君王不巡行,还不是害怕劳民伤财,给老百姓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嘛……君王可是用心良苦啊!”

众臣士是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各持己见,互不相让。

太师赵良问计于伊尹,“不知大圣人有何高见啊?”

伊尹当然知道三小二幸的用意,只是不愿意说破。伊尹眉头一皱,脱口而出说道:“太师诸公所言极是。君王诚有道,体恤民情,不愿劳民伤财,固无害于天下。不巡行亦未必非福呀!”

众人一听大圣人伊尹如此说话,纷纷都不说话了。有人张张嘴,是欲言又止。

太师赵良等人“咯噔”了一下子。因为赵良等人本意原不如此,他们故意反着说话,目的就是想要激怒朝士,让满朝哗然!想不到弄巧成拙,伊尹顺水推舟,做了一个顺水人情。赵良故意又问了一句,“看来大圣人也是觉得君王不巡行为好?”

伊尹颔首道:“君王不巡行,可以省去舟车劳顿,老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岂不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

太师赵良言于二幸,祥以告桀。

侯知性和武能言说到臣士之哗,桀王甚怒,欲出而戮之。说到朝士和三小的辩词,桀王心里疑虑顿生,大惑不解?等他们说了伊尹之言,桀王即得意而喜,觉得伊尹说的话有道理,就按伊尹说的办。

桀王遂命罢巡行,而天下之民省去了三四年的驿站骚扰啊!

桀王既然下令罢巡行,后来自于宫中思量,没有远趣方有悔意,又不好朝令夕改,只能作罢!三小自然也是不敢复请。桀王渐渐又想造作游玩。

妺喜逢迎圣意,出主意说:“君王与臣妾深处宫中,乐则乐矣,但是宫内宫外及四远之地,一有奸伪窃发,咱们怎么知道?何不起一层楼,遂阁上,接青霄,日夕登眺,则远近可遍,烽烟可悉见。如是则君王虽不设朝,亦可见群臣之然,,虽不巡狩,亦可见四方之动静,君王和臣妾不就可以常享富贵了吗?”

桀王心中大喜,说道:“朕久有此意,爱卿是真有远见。”

桀王遂命侯知性和武能言又役民夫数万采木,于宫中拆去容台,建作倾宫。但见那:

万桷千楹,四面八方皆有门户。下广上高,翔入云霄。乘高而望,居民若蚁蛭行,道如蚁群。山河绵绵尽万里贞之观,灯火荧荧照半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