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伊尹传奇 > 第456章 摄心术(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桀王和妺喜在寝宫里面玩耍,是乐此不疲,不亦乐乎。男人和女人的关系除了床上的温存,还有床下的温馨。

曾经连身体都能进去的两个人,一旦反目成仇,最后连朋友都做不成了。朋友圈也进不去,看不着了。手机号和微信都拉黑了……

话说黄雾散去之后,桀王是遣诸侯罢征伐,商侯天乙回归亳都,只留下伊尹就桀。因为伊尹有大圣人之名,所以的行为有所收敛,不敢过于放肆!桀王十日一出朝见伊尹,探讨国计民生,天下大事。

桀王对伊尹的话可是左耳听,右耳冒,他根本听不进去,有时候只能是含糊其辞!哼哼啊啊!敷衍了事!——

伊尹心知肚明,多说无益,只好作罢!

却说伊尹五就桀,只救了他罢征伐而散黄雾,终不肯恤民,毕竟再造长夜宫奢华精致,括取天下货财齐备,劳民伤财,民怨沸腾!

长夜宫修缮完毕,桀王和妺喜即将入宫。

其宫制:广三十里,径十余里,中间用砖石结构,顶仍培厚土为高山之状,植以奇花异草,周垣护之。其门在倾宫之下,下层一穴而入,是为聆隧,不见人,但闻声五里许,乃是宫门。

来到了长夜宫的宫门之外,只见宫门的左右一边是红烛龙,一边是白烛龙,各大如车轮五倍以代替日月。宫中以月为日,宫门之烛点十五日,宫内皆大明,是为一昼。熄灭十五日,是为一夜。

在夜晚宫门之烛虽然熄灭了,但是在各个房间以及阁楼之上都保留着一些小灯,留有荧荧之光,并不是一片黑暗的。

宫室有三千大柱,小者无算,其中高者为夜台,桀王与妺喜居之。自盖及砌,自床至地,都是珍宝,琳琅满目。

夜台周围有环室曰“夜廊”,役者居之,皆雕梁画栋,十分豪华。夜廊中台之下,周台设幔,曰“夜帐”,用的是织锦和绫罗绸缎,乐部居之。

昼则张宴奏乐,兴至则解衣就欢,困了就睡觉,饮食俱任意。夜则熄灭蜡烛,昏昏欲睡。

桀王和妺喜也混在其中,以此为乐。

妺喜也没闲着,反正谁也看不见谁。没有了羞耻心,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桀王呼唤妺喜,“爱卿,你在哪里?”

妺喜在人群中应答道:“臣妾在这里呢?大王快过来吧,这里有好酒好菜,臣妾正在享用烤羊腿……”

“爱妃,朕想喝羊汤,不想吃羊腿。”

“如果羊不死,咱就活着吃?”

桀王哈哈大笑道:“朕喜欢吃羊肉串。”

为什么桀王说自己是一头公牛呢?懂的人自然懂。

桀王伸手抓住了妺喜,然后把她举过了头顶,然后又抱在了怀里。妺喜喂桀王饮食,灌桀王酒水。

酒水顺着桀王的嘴角和下巴往下流,滴落到了妺喜的脸上。妺喜咂咂嘴说道:“大王你耍赖,酒水都洒到臣妾的脸上了?”

“爱妃,朕喝多了,朕喝不下去啦!咱们还是来一个酒水浴吧?酒可真是好东西!对于朕来说,最好的东西莫过于酒和女人啦!”

“大王,是酒和女人,还是女人和酒?”

“爱妃,这有什么区别吗?”

“大王,当然有区别啦!对于你们男人来说,是酒排在第一位,还是女人排在第一位?臣妾想知道……”

“当然爱妃排在第一位啦!然后才是酒……”

“臣妾相信大王所说的话,只有大王才配称得上是天下第一的大英雄!”妺喜倒在了桀王的怀里,小鸟依人一般。

那么什么是摄心术呢?说白了就是把别人拉入到你的框架之中,让他不知不觉中被你牵着鼻子走。举一个例子吧,在你卖卷饼的时候,你问顾客加鸡蛋吗?一般人都会回答不加鸡蛋的。如果你问他加一个鸡蛋还是两个鸡蛋,那么他肯定会说加一个鸡蛋,或者加两个鸡蛋,很少有人说不加的。

还有就是有人来到你家中做客,你问他喝水吗?他肯定会说不喝,不渴。如果你问他是喝饮料还是喝茶水?他肯定会二选一的。

不知不觉中他就进入到了你的框架之中。

当顾客走进你的店铺之中时,你不要问顾客是否买东西,而是直接向他推销你的产品就可以啦!这样在不知不觉中他就被你牵着鼻子,进入到了你的框架之中。

交女朋友也是如此,不要问她想吃什么?去哪里吃?你要列出一些好吃的地方供她选择,她就会跟着你出去啦!如果你说请她吃饭,也许她会直接拒绝的。

桀王和妺喜在倾宫和长夜宫之中尽情玩乐,这件事情很快就传扬了出去。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这件事情已经顺理成章的传到了伊尹的耳中。伊尹当然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伊尹感叹道:“哎呀!人心不古,人道灭了!”

此时的伊尹是心灰意冷,已经有了离开之意。只是伊尹还没有最后拿定主意,看来只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走一步算一步啦!

桀王以甲申三月朔日入宫,四月朔日才一出,谓是只住得一日,不知不觉中已经一月有余。一个月就这么过去啦!

朔日也就是每个月农历的第一天,农历就是阴历,朔日就是阴历初一。

这一个月中,夏国多少天变,桀王皆不知道。天象有异,五星皆陨。又两日并斗,又雨血,又雨木冰,又平柱矢流。

太史终古终日告变,不得见桀王,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有什么用呢?

终古三旬乃得一见桀王。

须发皆白的太史终古遂执天文图,占侯法以谏桀王说道:“古圣帝明王一日三朝,与贤善公卿议论政事,以修身养性,造福百姓,体察民情,忧国忧民。今君王废明入幽,澌灭人纪,人道既绝,天命必究,灾变异常,恐有灭国之灾呀!”

桀王闻听此言是拍案而起,勃然大怒道:“大胆的太史终古,你是在骂朕是无道昏君不理朝政吗?”

终古不由自主的打了一个哆嗦说道:“微臣不敢,只是如实禀报君王,如果君王一意孤行,执迷不悟,不思悔改的话,一旦天变,悔之晚矣啊!”

“放肆!”桀王怒道:“简直手中胡说八道,狗屁不通!朕想要干什么,想要做什么事?难道还要你们来说三道四,指手画脚吗?”

终古苦口婆心地说道:“大王,天意难违呀!人不可逆天而行,要顺天而行,普度众生,替天行道!”

“终古,朕来问你,难道朕的所作所为不是忧国忧民,爱民如子吗?”

“大王都做了什么?难道大王自己不知道吗?”终古直言不讳地说道:“如果大王想要改变的话,只能每日上朝,体恤民情,关注百姓疾苦,以及国计民生。至于倾宫与长夜宫就不要去了,还要远离妺喜娘娘,万不得已必须杀之!”

“朕的私生活难道也要你们这些人指手画脚,说三道四吗?”

“大王,妺喜就是祸水,红颜祸水啊!”

“大胆终古,妺喜娘娘哪里得罪了你,你竟然敢在朕以及群臣的面前危言耸听,难道你是活腻歪了,不想活了吗?”

“微臣心里有话,是不吐不快!即使大王杀了我,微臣也是虽死无憾!”太史终古大义凛然的说道:“微臣既然来了,就没想活着离开,就算是死,微臣也要做到臣子的本分,不能让大王一错再错……”

“朕何错之有?”

“大王这不是明知故问吗?大王贪图美色,不理朝政,劳民伤财,已是民怨沸腾。如今天象有变,乃是凶兆,恐有不吉。”

“朕是吉人自有天相,一福压百祸。”

“大王只要杀了妺喜,才会有转机,否则的话到了穷途末路,悔之晚矣!没有人能够救得了君王的,君王当然不想做亡国之君的!”

终古此言一出,桀王是勃然大怒。终古的话戳到了桀王的肺管子和心口窝了。终古的话戳到了桀王的痛处,这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吗?

妺喜可是桀王的挚爱,桀王怎么会舍得杀了妺喜呢?还有“亡国之君”这几个字也是不能乱说的,否则就是大逆不道,忤逆之罪。

桀王是什么人?桀王凶悍暴戾,可是瞪眼睛就杀人的主。桀王想要杀一个人,比踩死一只蚂蚁还要简单和容易。

“终古,你以为你是一个什么东西吗?朕也就忍你很久了,俗话说士可忍,孰不可忍!所以朕今天绝对不能饶了你!左右,把终古给朕拿下,推出去砍了!——”

桀王一声令下,分立在两边的武士立马冲了上来,把太史终古五花大绑了起来,然后就往外推,准备开刀问斩!

众人一见,这还得了,他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太史终古人头落地,所以育潜和逢元等人急忙上前来为终古求情。

除了朝士二人,还有史佐三人前来求情。

正在气头上的桀王哪里听得进去,根本不予理睬,喝斥他们退下,否则一起问罪。因为人命关天,众人还是苦苦相求。

桀王怒不可遏地厉声喝道:“你们这些人都是关龙逢和黄图等人的恶党,总喜欢妖言惑众,兴风作浪,混淆黑白,是非不分,留你们不得,都给朕绑起来,一起杀了!不留活口!”

“大王,请三思而后行啊!”

“你们这些人和关龙逢、黄图一样,统统该死!不杀不足以平民恨!”

伊尹眼看着终古、育潜和逢元等六人将要被桀王推出去斩首示众,如果自己再无动于衷的话,恐怕这几个人就要和关龙逢、黄图一样,死于非命了。所以伊尹急忙站了出来,大声说道:“大王且慢!微臣有话要说!——”

桀王冷哼了一声说道:“大圣人有何话要说啊?如果是为这六个人求情的话,不说也罢!朕可不想听,他们今天必须死!”

伊尹不慌不忙不紧不慢地说道:“大王所言差矣,不是这六个人该不该杀的问题,而是他们罪不该死!”

“大圣人何出此言,不妨说出来听听——”

桀王示意武士暂且退下,把终古等人留在了朝堂之上。这六个人依旧被绳索捆绑着,武士分立两边看守着。

终古等人虽然早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可是没有人愿意不明不白稀里糊涂的死去的。只要有一线生机,他们也不会轻易放弃的。

伊尹就是他们的救命稻草。

伊尹是世人公认的大圣人,所以桀王对伊尹的话还是心存忌惮的。虽然不是言听计从,但是还是有些分量的。

可是不管怎么说,你都要说服我,说出一个道理来,否则的话,我可不管你是谁?天王老子来了也没有用!

只听伊尹不卑不亢的说道:“如果是臣子得罪了君王,那是应该杀的。因为君王的威严是不可侵犯的!但是太史所陈述之事,是天得罪了君王,而不是臣子。既然是天得罪了君王,为什么要杀臣子呢?”

“这个嘛!——”

桀王顿时语塞,怒气也消了大半,他觉得伊尹说的话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伊尹顿了顿,接着又说道:“君王看在苍天的面子上,太史等六人是可以缓死的。并且是罪不至死!况且往年君王杀关龙逢和黄图等人之后,苍天就有许多变异,天变是天意,是人力所不能控制的……”

“……故君王不要因小失大,因为君王的神圣之乐是不能解天变的,只有宽恕了太史等六人才可以回天。”

“大圣人,难道这是天意吗?”

“大王,天变自然是天意。天意难违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