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伊尹传奇 > 第462章 励精图治(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桀王凭勇力徒众,自为霸于夏,灭善国,存恶国以为党;灭善人,用恶人以为助,。近方之国不得不助桀王,不助者则灭。桀王之诸臣三小二幸等人,依仗桀王的宠信而肆行天下,自所取用,骄奢淫逸,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些乱臣贼子,取民租税,由初年的十分取二,中年的十分取三,到近年的十分取四五,以致搜刮殆尽。

百姓在桀王之世,生不能养,死不能葬,长不能娶,旷夫满于野,怨女盈室,士不得仕,贤才穷困潦倒,善人困苦终身,恶人从桀王者乃得食禄。

桀王的护卫从人,饮食狼藉,衣服华丽,吃尽穿绝,而黎民百姓食不果腹,衣不遮体!

百姓怨气满腹,民不聊生,人心思变。

穷苦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冤假错案隐是层出不穷。老百姓行走在刀尖之上,每日里人心惶惶,如履薄冰!

百姓受苦四十余年,为什么不叛乱呢?还不是因为惧怕桀王之淫威与诸臣子之凶恶,还有就是不愿意离开故土,背井离乡,沦为难民。老百姓除了胆小怕事之外,还是心存侥幸心理的,寄希望于桀王等人的改变。

狗是改不了吃屎的。

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他们都是一批人。

故土难离呀!没有人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的。除非是万不得已!

向是怨女,今为冤女;向是旷夫,今为徒夫;卖为贱婢,役为官奴,无所不至。现如今又役民夫于瞿山开河,累杀又多,民怨愈深。又累及诸侯之民,诸侯亦怨。诸侯所驱之民亦怨诸侯。

乙酉岁之后,桀王又下令诸侯进献财帛,财帛不足者,以美女抵财帛。如果有自用而不献者,远者命五氏讨伐,近者亲自披挂上阵讨伐。

桀王以及五氏恶党又灭了三河氏等数十国。

而近桀之诸侯及士民,听说了商侯的仁政和德行,除了五氏和那些恶党亲党之外,都愿意归顺汤王。

商国的国力日强,商侯自然也是雄心勃勃。只是时机尚未成熟,不能贸然出兵,并且还要师出有名。伊尹想到了黄帝宝鼎之事,对商侯说道:“君王,是否记得早年间咱们路过汾水之时,见到的黄帝宝鼎?”

商侯天乙为之一动,说道:“当然记得!往事如昨,好像就在昨天!不知相国为何提起此事?”

伊尹说道:“黄帝宝鼎已经失踪多年,如果侯爷能够得到宝鼎,意义非凡!”

商侯眼前一亮,说道:“先生无妨说来听听——”

伊尹说道:“轩辕黄帝定鼎华夏神州,意义重大。只要侯爷得到了宝鼎,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替天行道,惩恶扬善了。到时候进军夏都,自然也是顺理成章,名正言顺。”

商侯似乎心存顾虑,眉头紧锁的说道:“先生,如果咱们得到了宝鼎,桀王肯定不会袖手旁观的,到时候如果咱们不给桀王,他肯定会出兵讨伐的。一旦双方开战,可就没有了回旋的余地,开弓没有回头箭啦!”

“那又如何?”伊尹信心满满的说道:“咱们正好可以趁机直捣黄龙,天下一统,还天下苍生黎民百姓一个清平世界,岂不是一举两得?”

“如果双方开战,胜负难料不说,肯定好生灵涂炭,血流成河,老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搞不好会弄巧成拙的?”

伊尹说道:“如果想成大事,肯定要付出一定的牺牲的,没有战争,就不会有和平。自古以来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我堂堂华夏儿女,铮铮铁骨,当然要置生死于度外,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没有英雄儿女的流血牺牲,就不会有黎民百姓的幸福生活!——”

商侯似乎有些心动了。只听商侯说道:“在咱们准备出兵之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以确保万无一失。不如咱们把仲虺等人都叫来,共商大计?”

功夫不大,商侯命人把莱朱、庆辅、湟里且还有寿常和旬范等人都叫来了。商侯身边的重要人物都已经到齐了,只是没有召见他的三个儿子。

因为是密室磋商,所以知道的人是越少越好。

商国领导班子的人都聚齐了,包括商侯在内一共是七个人。因为这些人都能够守口如瓶,不会走漏风声。

起兵造反那可不是小事情,弄不好就会家破人亡,死无葬身之地的!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众人的意见基本上都是统一的,在莱朱等人看来,起兵那是早晚的事情,也是水到渠成的,只是不能贸然行事,一定要师出有名,想一个两全之策!

众人都在思索,纷纷为商侯出谋划策。庆辅觉得以“清君侧”为名最好不过啦,只有这样才可以师出有名。

湟里且等人纷纷表示赞同,只是操作起来还是有些困难的。旬范说:“除了清君侧,咱们还要让天下百姓认同侯爷是天选之子,天下归商乃是天意!”

寿常说道:“那么应该如何操作呢?咱们需要考虑和研究一下……”

庆辅说道:“例如天降陨石,石头上面有商侯的名号,岂不是天意吗?”

莱朱说道:“也可以编一些民谣,传唱出去,民谣的大意就是天下归商,民心所向,天意难违……”

商侯是频频点头,目光转向了伊尹。伊尹轻轻干咳了两声说道:“诸位言之有理呀!只是大家是否忘记了黄帝宝鼎一事?”

莱朱等人说道:“当然知道,愿闻其详?”

只听伊尹说道:“在天降陨石,还有民谣和童谣的同时,还可以传出一个预言,就说得宝鼎者得天下。只要咱们拿到了宝鼎,一切不都顺理成章了吗?”

庆辅不无疑虑的说道:“如果咱们传扬出去,那么就会人人都会前来抢夺宝鼎的,咱们也不一定能够得到宝鼎的?如果一旦失手,岂不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吗?”

湟里且随声附和道:“庆辅言之有理呀!”

伊尹淡淡地一笑说道:“其实咱们不一定非要得到宝鼎的。能够得到更好,如果得不到的话,各诸侯王国纷纷前来抢夺,自相残杀,正好也削弱了他们的实力,并且还可以转移人们的视线。咱们最终的目的是谋天下,而不是取宝鼎……”

莱朱说道:“黄帝宝鼎可是有象征意义的,不容小觑啊!咱们可不要弄巧成拙啊!”

寿常和旬范纷纷点头,“黄帝宝鼎不得有失啊!咱们可以先取宝鼎,再传箴言,以免一语成谶!”

湟里且说道:“少康王曾经也是封禅定鼎的。少康王所定之鼎就是黄帝的宝鼎。”

伊尹说道:“以侯爷的德行和商国的仁政,咱们大可不必担心,因为黄帝宝鼎不会随便出现的。除非是遇到有缘人,况且即使别人有幸得到了,也是驾驭不了的,只能带来灾难。或者根本取不走的……”

莱朱点头称是,“的确如此!别人得到了也是没有用处的,也许还会带来灾祸,会有血光之灾的。只有行善积德之人才能驾驭宝鼎的……”

寿常说道:“如此说来,咱们可以放出话来,转移人们的注意力,让那些蠢蠢欲动的乱臣贼子去争抢黄帝宝鼎,两败俱伤吧?”

商侯说道:“宝鼎虽好,毕竟是身外之物,咱们能否得到,自然也是天意,不知何人能去寻找黄帝宝鼎啊?”

伊尹自告奋勇的说道:“侯爷,寻找黄帝宝鼎的事情是我提出来的,当然我要亲自前往,只是我还需要几个帮手……”

商侯问道:“不知先生想要何人帮忙,一同前往?”

伊尹说道:“在座的可以任选一位,还有就是一位王子……”

商侯大笑道:“这有何难?在座的哪个都可以,就莱朱和寿常吧!至于王子嘛,依我看,三个都可以去,让他们去锻炼一下,还有我的孙子太甲,让他也见见世面,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商侯的用意已经很明显了,就是他想找继承者和接班人啦。在商侯三个儿子之中,他也是难于取舍的,只是他偏爱于长子太丁,原因也是很简单的,立长不立幼,一般继承人都是长子。

即使商侯偏爱于幼子,也是无能为力的。

俗话说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

既然说到了黄帝的宝鼎,自然不得不提一提禹王的九鼎。禹王大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禹为大司空之职,居九官之首。

自舜驾崩后,禹受禅,从天下臣民之心,即位阳城,都于安邑,国号有夏,自贬帝而称王。禹说自己德不及尧、舜。

禹王为天子,凤凰出于荆山来仪于阳翟。有神龟负图出于雒水,见灵文,遂以玄为瑞,故色尚黑,礼尚忠,牲用玄。命禺强、唐辰收天下精铜,铸为九鼎。命伯益图天下神奸鬼物于其上,各以一鼎象一州之物。

九鼎象征着九州。华夏九州。

时有仪狄作旨酒献之于王。王饮之甘,说:“后世必有以酒而亡其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

先有仪狄酿酒,后有杜康。

禹王大会诸侯于涂山。复巡行九州,南巡济干。禹王曾经说过,尧舜之民,皆以尧舜之心为心。寡人为君,民各自心为心,是以痛之。

禹王在位二十七年。时天雨金三日,东巡狩崩于会稽,葬于会稽之山,是为葬禹之禹穴,与四川生禹之禹穴相去万里。

禹王驾崩之后,伯益避位于箕山,政归于嗣子启。启王年幼时,父去外治水;母涂山氏善教之以德。所以启王也执敬钦承,以述前德,人心允服。启王既自明而又继圣,年长望众,天下同仰,伯益又率天下臣民推戴。

岂不得已,乃受天命,子承父业即夏王位,是为家天下。

然炎帝以来子承父位已有之,非始于夏。

启王既即位,风伯益于箕山,自坐均台,而享诸侯,兼奏韶夏之乐。以舜子商均为宾。尧子丹朱,舜即位时已守唐祀了,此时丹朱已死,故启王独宾商均。

先有禹王定鼎九州,后有少康王封禅定鼎。

宝鼎一般都有千斤之重,如果没有力气是根本搬不动或者举不起来的。

伊尹按照商侯的旨意,和莱朱、寿常,以及三个王子太丁、外丙和仲壬,还有太丁之子太甲准备好了车马行囊,带上了一阵的人马,也就是八十名精壮的士兵,一同前往汾水寻找轩辕黄帝宝鼎的下落。

一阵士兵八十人,十辆车。一行人也是浩浩荡荡。

在他们出发之前,早已经放出风去,传说皇帝宝鼎出现在了汾水,并且将有圣明的君主出现,只要得到宝鼎之人,就可以君临天下,一统华夏。

如此一来,宝鼎的意义非凡,毕竟有很多诸侯国会觊觎宝鼎,虎视眈眈!如果谁得到了宝鼎,自然也成了众矢之的!

宝鼎既是圣物,也成了烫手的山芋!

那时候,车马慢,一天走不了多少路程,时间都浪费在了行程之中。

既然是圣物,宝鼎自然不会轻易出现的,肯定需要有缘人。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下一句不是无缘对面不相逢。而是三笑徒然成一痴!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都说凡事要趁早,出名要趁早,甚至都有了胎教。依我看也不尽然吧?人们不是常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吗?那么晚起的老鼠有奶酪。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起的虫儿被鸟吃。

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

伊尹和莱朱、寿常等人一路前行,就当是观光旅游啦!

伊尹一行人并没有直接去汾水,而是绕道先去探访了禹穴,这也是有某种象征意义的。祭拜禹穴之后,北行路经华胥氏之国,天色已晚,当日就在华胥国住了下来。

因为听说华胥国有巨怪,在华胥国王的请求之下,伊尹等人只好暂时留宿华胥,准备降妖除怪!

在伊尹的身边有黑狗苟且和灵猫小灵。三个王子都身手不凡,特别是二王子外丙,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商国的第一高手,无人能及。

并且莱朱和寿常等人都是能文能武,厉害无比。俗话说大将军八面威风。如果没有两下子,也到不了那个位置!

总之在伊尹身边这些人,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包括太丁、仲壬和太甲,每个人都是能征惯战,练就一身功夫,只是在二王子外丙面前略显逊色罢了!

所以说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为什么要与人攀比呢?人比人的活着,货比货得留着。不是烦恼太多,只是因为你活得不够洒脱!人为什么不快乐?那是因为欲望太多,实现和满足不了。有时候我们并不需要那么多,知足常乐,无欲则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