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子夜异闻 > 第79章 小楼一夜听春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

又落第了。柳生捏着那张薄薄的信笺,纸边硌得指尖生疼。雨点子劈头盖脸砸下来,瞬间湿透青衫,沉甸甸贴在身上,寒意直往骨头缝里钻。暮色四合,四野茫茫,只有远处山坳里,一点微弱的灯火在雨雾中摇曳,像一只朦胧昏黄的眼睛。

他深一脚浅一脚跋涉过去,近了才看清是座荒废的小楼。门扉虚掩,蛛网遍布,尘埃厚得几乎能埋住脚面。柳生推门而入,一股陈年朽木混合着湿土的阴冷气息扑面而来。他解下背上的书箱,寻了处还算干燥的角落坐下,摘下腰间水囊,仰头灌下几口冷水,喉头滚动,却压不下胸中那团酸涩苦闷的浊气。窗棂纸早已破败,冷风裹着雨丝直往里钻,他瑟缩着,目光漫无目的地在空荡荡的屋里游移。

就在这时,他看见了楼梯。木楼梯通向幽暗的楼上,而楼梯口处,竟立着一个人影!

柳生心头猛地一悸,几乎要叫出声来。那人影背对着他,一身素白得近乎透明的衣裙,湿漉漉地贴在身上,勾勒出单薄得惊人的轮廓。长发如瀑,也是湿的,水珠顺着发梢无声滴落,在她脚边积起一小圈水渍。她倚着破旧的栏杆,微微仰着头,一动不动,仿佛整个神魂都融入了外面无边的雨幕里,只留下一个孤绝伶仃的侧影。

“谁…谁在那里?”柳生声音发紧,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

那白影似乎被惊扰,缓缓地、极慢地转过了身。一张脸在昏暗中显露出来,肤色苍白得不见一丝血色,像是久不见天日的薄胎瓷器。然而那眉眼却清秀至极,只是笼着一层浓得化不开的哀愁,如同这连绵的冷雨。她湿透的裙裾下摆,水迹正一点点洇开,无声蔓延。

“避雨的么?”女子的声音幽幽传来,像被雨水浸润过,带着一种奇特的、空谷回响般的微颤,“我也是。”

“在下柳生,赴试不第,路遇大雨,冒昧借宿于此。姑娘是……”柳生定了定神,拱手问道。

“我叫雨娘。”她唇边牵起一丝极淡、极飘忽的笑意,“这里,我常来。”她顿了顿,目光重又投向窗外沉沉的雨夜,声音低得几乎被雨声吞没,“尤其是这样的雨夜……仿佛有什么东西,在雨声里唤我,一遍又一遍……可我怎么也想不起,它到底在唤什么。”

柳生心头莫名一酸,那哀愁如同实质,丝丝缕缕缠绕过来。他不再多问,只默默走到另一边,倚着冰冷的墙壁坐下。雨娘也转回身,复又成了那个凝固在雨声中的侧影。楼外檐水滴滴答答,敲打着阶石,也敲打着这楼里死寂的空气。柳生不敢睡,那湿冷的寒意和雨娘身上散发出的非人气息,让他心头始终悬着。挂在楼梯口的一盏残破灯笼,在穿堂风中摇摆不定,昏黄的光晕忽明忽灭,映着雨娘素白的背影,时而清晰,时而模糊,恍如鬼魅。她脚下的水渍,始终未曾干涸,也未曾扩大,就那么诡异地存在着。

不知枯坐了多久,柳生有些倦意上涌,眼皮沉重。朦胧间,他听见极其轻微的脚步声。勉强睁开眼缝,只见雨娘已不在栏杆边。她不知何时悄然移步到了对面墙壁下,正痴痴地仰望着墙上的某处。

柳生揉揉眼睛,顺着她的目光望去。那面墙壁布满霉斑和剥落的痕迹,显出一块被刻意清理过的区域,上面题着一行墨迹,虽已黯淡褪色,笔锋却依稀可见风流。柳生轻声念出:“小楼一夜听春雨……”后面的字迹,却被污损覆盖,一片模糊,完全无法辨识。

雨娘站在那里,像一尊被遗忘在岁月角落的玉像。她伸出苍白得近乎透明的手指,极其缓慢、极其轻柔地抚摸着那模糊不清的墨痕,指尖微微颤抖,仿佛那冰冷的墙壁上还残留着某种刻骨铭心的温度。她的眼神空洞而遥远,喃喃低语:“听春雨……然后呢?后面……到底是什么?”那声音里浸透了迷茫与一种无望的执念,每一个字都像浸透了雨水的柳絮,沉甸甸地坠入死寂的空气里。

柳生心头猛地一揪,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冲动涌了上来。他霍然起身,几步走到自己的书箱旁,蹲下身一阵翻找。箱底,他摸出了一锭小小的宿墨,一个缺了口的旧砚,还有一支秃了半截的笔。他快步走到墙边,也不管雨娘惊愕的目光,寻了个破碗,接了半碗檐溜雨水,蹲下身,用力在破砚台上研磨起来。墨条早已干硬,在冷水中艰难地化开,散发出陈腐又微带苦涩的气息。

他蘸饱了墨,屏住呼吸,对着那模糊的污痕,悬腕凝思片刻,仿佛在捕捉那早已消散在风中的诗意。笔尖终于落下,沉稳而笃定地在墙上划动。墨色浓黑,带着新磨的湿润光泽,在昏黄摇曳的灯笼光下,清晰地勾勒出五个字:“深巷明朝卖杏花”。

最后一笔“花”字的撇捺刚刚收住,柳生还未来得及退开,就听见身后传来一声极其压抑、仿佛从灵魂深处撕裂开来的呜咽。他惊愕回头——

雨娘浑身剧烈地颤抖起来,像一片被狂风撕扯的叶子。那双空洞的眸子死死盯住墙上新补的墨字,瞳孔深处仿佛有惊涛骇浪在翻涌。泪水,不是一滴一滴,而是像决堤的洪水,汹涌地从她眼中奔流而出。那泪水滑过她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的脸颊,竟是浑浊的,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近乎杏子酱般的暗红!泪水滚落,砸在她素白的衣襟上,洇开一团团刺目的、不断扩散的杏红色污迹,如同心口晕开的血。

“杏花……杏花酒……”她破碎的声音从喉咙里挤出,每一个字都带着血泪的重量,“他……他说京城的杏花酒香……要我亲手酿了等他……我等啊等……等到杏花开败了又开……等来的……”她猛地仰起头,发出一声凄厉得不像人声的惨笑,那笑声在空寂破败的小楼里冲撞回荡,令人毛骨悚然,“等来的是他亲手递来的毒酒!他说……他说新科进士……岂能娶一个乡野孤女……污了他的前程!哈哈……杏花酒……好香的杏花酒啊!”

随着这锥心泣血的控诉,雨娘的身体开始剧烈地波动、虚化。她脚下那片始终未曾干涸的水渍,如同活物般急速旋转、升腾,化作浓白的水汽,将她整个包裹。那素白的衣裙在蒸腾的雾气中,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衣摆向上,疯狂地染透成一片凄艳欲绝的杏红色!那红,像极了被揉碎、被践踏的杏花,更像从五脏六腑里呕出来的血。

柳生被这骇人的景象逼得连连后退,背脊重重撞在冰冷的墙壁上,惊得无法动弹。

雨娘的身体越来越淡,几乎要融入那浓重的水汽里。她最后看了一眼墙上那行新墨写就的诗句,又转向惊恐的柳生,脸上那浓得化不开的哀怨与悲愤,竟奇异地缓缓消散了,只剩下一片空茫的解脱。她的嘴唇翕动,声音微弱得如同风中残烛:

“多谢……替我……补全了……”

话音未尽,那团包裹着她的浓白水汽猛地向窗外一涌!如同一条挣脱束缚的蛟龙,挟着刺骨的寒意和杏花的残香,瞬间冲入外面如注的暴雨之中。

楼内骤然一空,死寂重新降临,仿佛刚才那凄厉的控诉、那蒸腾的水汽、那惊心动魄的杏红,都只是一场荒诞的噩梦。柳生靠着墙,大口喘着气,浑身被冷汗浸透,手脚冰凉。窗外,雨势竟诡异地小了下去,淅淅沥沥,渐渐只剩檐水滴落的清响。

极度的惊悸和疲惫如潮水般将他淹没,眼皮沉重得再也无法支撑。他甚至来不及思索方才的惊魂一幕,身体一软,顺着冰冷的墙壁滑坐在地,意识迅速沉入了无边的黑暗。

……

脸上有些湿漉漉的凉意。柳生猛地睁开眼,刺目的天光从破败的窗棂斜射进来,尘埃在光柱中飞舞。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

他一个激灵,彻底清醒过来,慌忙环顾四周——空荡,破败,死寂。楼梯口空空如也,栏杆旁再无那素白的身影。昨夜倚栏处,只余下一片明显的水渍痕迹,形状依稀可辨。他踉跄着扑到那面题诗的墙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墨迹犹新,浓黑醒目。

目光急急扫过地面,在那片水痕的边缘,他的呼吸骤然停滞。

泥污的地面上,静静地躺着一枝杏花。花瓣娇嫩,沾满了晶莹剔透的露珠,在晨光中微微颤动,折射出七彩的光晕。那露珠,冰凉得沁骨。

柳生颤抖着手,缓缓弯腰,拾起了那枝带着清晨寒露的杏花。花瓣上凝聚的水珠滚落,滴在他冰冷的手背上,寒意直透心扉。

他抬起头,望向窗外。雨后初晴的天空澄澈如洗,湿漉漉的草木在晨风中轻轻摇曳。远处,似乎隐隐传来几声悠长的叫卖,飘渺得如同隔世。

他低头,怔怔地看着手中这枝带露的杏花,又看看墙上那行墨色淋漓的诗句。昨夜那撕心裂肺的控诉、那洇染开来的杏红泪痕、那蒸腾消散的水汽……一幕幕,清晰得烙在脑海里,却又遥远得像一个被雨水冲刷得褪了色的噩梦。

小楼依旧破败,浸透春雨的湿冷气息尚未散尽。柳生握着那枝冰凉带露的杏花,指尖微微发抖。墙头那行新墨题写的诗句,在晨光里黑得刺眼。

雨娘最后褪尽悲怨的空茫眼神,和那句消散在风里的“补全了”,反复在耳边回响。她解脱了么?那毒酒穿肠时,可曾恨透了这杏花的香?柳生低头,手中花枝上露珠滚落,渗入掌纹,冷得像未亡人的眼泪。

他慢慢走出荒宅残破的门洞。雨后山野,空气清冽得扎肺。泥径蜿蜒,湿滑难行。转过一个山坳,柳生猛地站住脚。

山坡下,几株野杏树开得正盛。粉白的花瓣经了一夜风雨,零落了大半,残存的缀在枝头,在晨风里簌簌地抖。树下泥泞的地上,铺了厚厚一层落花,被雨水和泥污浸染,早已失了颜色,成了黯淡颓败的一滩,宛如被揉碎丢弃的旧信笺。

柳生下意识地摊开手掌。掌心,那枝他带出的杏花依旧鲜润,花瓣上的露水映着朝阳,璀璨生光,与树下那一片狼藉的泥污,判若云泥。

他久久伫立,山风掠过湿透的单衣,寒意透骨。掌中花枝微凉,露水无声滑落。昨夜小楼听雨,是耶?非耶?那凄艳的杏红身影,那浸透毒酒的杏花香,那墙上新墨淋漓的诗句……是精怪的幻术,还是另一个时空里,一个被遗忘、被辜负、被毒杀的孤魂,借一场春雨,借一管残墨,泣尽了她淤积百年的血泪?

晨风吹过山坡,卷起几片零落的杏花瓣,轻轻拂过他的衣襟。柳生低头,看着那几点沾衣欲湿的淡粉,恍惚间,竟分不清飘落衣襟的,是花,是雨,还是昨夜楼中,那女子消散时遗落人间的点点冰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