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北军悍卒 > 第二百八十四章 对外通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钱得发的眼睛亮了一下,但随即又黯淡下去。

价格再低,卖不出去,还要担上通敌的罪名,有什么用?

“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李琼看穿了他的心思:“你回去告诉王太守,他的太守位置想不想坐稳,就看他懂不懂事了。”

“镇北关可以帮他剿匪,甚至可以帮他把那些草原部落剿灭在境外,让他的治下岁岁平安,政绩斐然。但前提是,我镇北关的商路,在冀州境内,必须畅通无阻。”

“这……”钱得发张口结舌。

“还有。”李琼的脸上露出一抹玩味的笑容:“你告诉他,魏国公最近在京城的日子,可不太好过。”

“张阁老虽然暂时退让,但那只老狐狸,可不是吃亏不报复的主儿。他王坤这棵墙头草,要是再死抱着魏国公的大腿不放,恐怕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现在,我给他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是抱着一根快要沉的烂木头一起淹死,还是靠上一座能保他官运亨通的靠山,让他自己掂量。”

李琼说完,重新坐回火盆边,不再看他。

钱得发站在原地,冷汗已经浸透了后背的衣衫。

他脑子里乱成一团浆糊,却又有一条无比清晰的线索浮现出来。

李琼这是在用胡萝卜加大棒。

大棒是那些神出鬼没的草原骑兵,胡萝卜则是许诺给王太守的政绩和政治前途。

更可怕的是,他竟然对京城的党争了如指掌,并且毫不避讳地拿来当做筹码。

这个人根本不是在做生意,他是在用生意做局,将整个冀州都拖进他的战车。

“将军的意思,小人明白了。”钱得发深吸一口气,对着李琼深深一躬:“小人这就回去,一定把您的话,一字不差地带给王太守。”

“不急。”李琼抬起头:“你带来的那些酒先卸下来,重新装满新酒再走。另外我这里还有些新玩意儿,你顺便带些样品回去,给王太守开开眼。”

李琼拍了拍手,赵勇从外面走了进来,手里捧着一个精致的木盒。

盒子打开,里面不是金银珠宝,而是一些五颜六色的纸筒,上面画着奇怪的图案。

“这是何物?”钱得发好奇地问道。

“这东西,叫冲天炮。”李琼拿起一个纸筒,在手里掂了掂:“点着了,能窜上天,炸开一朵花,比过年还热闹。你带回去让王太守在他家后花园里放一个看看。”

钱得发看着那小小的纸筒,满心疑惑。

李琼却只是神秘地一笑:“回去吧,记住从今往后,你就是我李琼在冀州的眼睛和耳朵,生意做好了我保你富可敌国,要是敢耍什么花样……”

他没有说下去,只是将手中的纸筒,随手扔进了火盆。

“砰!”

一声不大不小的爆鸣,火星四溅,吓得钱得发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他看着火盆里那缕袅袅升起的青烟,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他知道,自己的命运从今天起,已经和眼前这个喜怒无常的男人,彻底绑在了一起。

钱得发走了,走的时候,车队依旧是那支车队,但车上的货物却换了。

退回来的北境火被重新卸下,换上了满满一车新酒,还夹带了十几个被李琼称为冲天炮的神秘纸筒。

钱得发的心情,比来时更加复杂。

来时是恐惧,现在却是恐惧中夹杂着一丝病态的兴奋。

他像一个被绑上赌桌的赌徒,虽然身家性命都压了上去,却也忍不住幻想起赢了之后那泼天的富贵。

消息很快传开。

堵在冀州边境,同样准备前来退货的并州、幽州商队,在观望了两天后,惊愕地发现。

钱得发的商队不仅安然无恙地回去了,而且回去的时候,车辙比来时更深。

这意味着,他不但没退成货,反而拉了更多的货。

这些在商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狐狸们立刻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味道。

他们派人快马加鞭地去打探,得到的消息让他们瞠目结舌。

冀州太守王坤,在与钱得发密谈一夜之后,第二天便下达了一道新的命令。

声称之前断绝与镇北关商路的命令,是下面的人误解了朝廷的意思。

朝廷只是要严查奸细,并非要断绝正常的商贸往来。

镇北军乃是保家卫国的大周将士,与镇北关的贸易,应当受到保护和鼓励。

这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让所有人都看傻了眼。

紧接着,更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

盘踞在冀州与北境交界处,骚扰了数月之久的一股马匪,在一夜之间,被一支从天而降的镇北关巡逻队给剿灭得干干净净。

王坤为此大喜过望,亲自上书朝廷,为镇北军请功,顺便也给自己的履历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下,再傻的人也看明白了。

镇北关的李将军,根本没打算跟他们讲道理。

他直接跟他们的顶头上司讲了道理。

那些原本准备退货的商队,立刻调转方向,快马加鞭地朝着镇北关赶来。

这一次,他们不是来退货的,而是来抢货的。

生怕自己去晚了,连口汤都喝不上。

一场由中原各州郡自发形成的经济封锁,就这样被李琼用一种近乎蛮横的方式,轻而易举地化解了。

帅府内,镇北王齐振听着赵勇的汇报,手里的茶杯都快端不稳了。

“李琼,你这是把冀州太守给策反了?”齐振的声音里满是不可思议。

他虽然被推上了北境安抚使的位置,但骨子里还是那个养尊处优的王爷,对这些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手段,既感到新奇,又感到害怕。

“王爷,这不叫策反,这叫合作共赢。”李琼正坐在一张新搬进来的巨大沙盘前,手里拿着一个小木耙,正在上面划拉着什么。

这张沙盘,比之前那张大了数倍,不仅包括了北境三州,还将冀州、并州、幽州,甚至更远的中原腹地都囊括了进去。

上面标注的,不再仅仅是山川河流、关隘城池,还多出了许多用不同颜色标记的线路。

“合作共赢?”齐振凑过去,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线路,头都大了:“本王怎么看着,像是你在拿刀子逼着人家跟你合作?”

“王爷,这世上,能让人心甘情愿合作的,除了共同的利益,就只有共同的恐惧了。”

李琼放下木耙,指着沙盘上的冀州:“王坤怕我,所以他听话。我给了他好处,让他尝到了甜头,以后他就会更听话。”

“那些冲天炮又是怎么回事?”齐振对这个最好奇。

“一点小小的娱乐罢了。”李琼轻描淡写地说道:“王太守在他的寿宴上,放了一个,据说半个冀州城的人都跑出来看热闹。”

“现在,一个冲天炮在冀州的黑市上,已经被炒到了一百两银子。”

“一百两?”齐振倒吸一口凉气。

那玩意儿的成本,他可是知道的,连二两银子都不到。

“王爷,打仗,不能只靠刀剑。有时候,银子也是一种兵器。”李琼的眼中闪烁着一种齐振看不懂的光芒。

“我们被朝廷克扣了五年军饷,差点连裤子都穿不上,这种日子我不想再过了。我要让整个北境,变成一个会自己生金蛋的鸡。”

“怎么生?”赵勇也忍不住问道。

李琼没有直接回答,他走到墙边,揭开了一块蒙着黑布的巨大地图。

那是一副更加广阔的地图,镇北关在上面,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点。

地图的北方和西方,是无垠的草原和戈壁,上面标注着一个个陌生的名字:匈奴、月氏、乌孙……

“你们看这里。”李琼的手指点在匈奴两个字的旁边。

“蛮夷也就是阿古拉他们那一族,只是草原上诸多部落中的一支。他们凶悍,好战,但脑子不太好使。”

“而在他们西边,是古老的匈奴部落。这些人马背上是战士,下了马就是天生的商人。”

“他们控制着一条从西域直通更遥远地方的商路,我们中原的丝绸、瓷器,就是通过他们,卖到了我们都不知道的地方,换回了黄金、香料和宝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