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日子里的光:说说咱老百姓为啥铁心跟党走

最近刷视频看到村里张大爷在党员大会上发言,他拄着拐杖,声音有点抖,却把台下人说得直抹眼泪:“我1942年逃荒到咱村,要不是共产党给分了二亩地,我哪能活到现在?”这话听得我鼻子发酸,突然明白,党和咱老百姓的缘分,早就刻进了日子的褶皱里。

一、从救命粮到好日子,恩情都在碗里头

我妈常念叨,她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姥爷为了给孩子挣口饭吃,大冬天去水库挖泥。直到土改分了地,一家人总算不用吃观音土。后来村里建合作社,姥姥用新分到的牛犁地,看着金灿灿的麦浪,直说“共产党给咱刨开了穷根”。我家柜子里现在还收着张发黄的《土地房产所有证》,边角磨得毛了边,却被妈妈当宝贝收着,她说这是咱家翻身的凭证。

到了我爸这辈,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候。90年代村里办起乡镇企业,他从泥瓦匠变成了车间主任。记得那年过年,他骑着新买的嘉陵摩托回家,后座绑着彩电,整条街的孩子都追着跑。我爸常说:“要不是国家放开政策,咱农民哪能洗脚上岸当工人?”现在村里的年轻人更是赶上了好时代,有人开网店卖土特产年入百万,有人搞直播成了小网红,这些变化,搁以前想都不敢想。

二、党说的话,为啥咱打心眼里信?

前年村里修水渠,支书挨家挨户做工作。有人嫌占了自家半分地,当场拍桌子。支书没急眼,带着大伙儿去看邻村的灌溉田,绿油油的稻子长得比人还高。他蹲在田埂上说:“国家投钱修水利,看着是占了眼前地,可往后十年二十年,咱浇水不愁、收成翻倍,这笔账怎么算都划算!”后来水渠修好,那年大旱,邻村颗粒无收,我们村却喜获丰收,当初反对的王婶直拍大腿:“听党的话,就是听咱自己的好日子说话!”

这几年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挨家挨户摸底。我表舅家穷得叮当响,总说“穷命改不了”。扶贫干部愣是带着他养起了黑山羊,还帮着联系销路。去年过年去他家,院里挂满腊肉,表舅笑得合不拢嘴:“以前觉得党离咱远,现在才知道,党就是给咱找活路的亲人!”

三、跟着党走,脚下的路越走越亮堂

去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亲眼看见社区书记三天三夜没合眼。他带着志愿者挨家送菜,给独居老人买药,嗓子哑得说不出话。有天晚上十点多,我隔着窗户看见他蹲在路边吃泡面,路灯把影子拉得老长。那一刻突然明白,党不就是由这样千千万万个普通人组成的吗?他们把咱老百姓的事当成天大的事。

现在回老家,柏油路通到了家门口,太阳能路灯亮堂堂,村头还建了文化广场。老人们跳着广场舞,孩子们在健身器材上嬉笑,这场景放在几十年前,谁能想到?村里的宣传栏上写着“乡村振兴”几个大字,年轻人聚在村部讨论直播带货,白发苍苍的老党员戴着党徽帮忙出主意。这画面,就是咱老百姓向往的幸福生活。

有人问我,现在日子好了,为啥还要提“念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我说,这就像孩子永远记得父母的养育之恩。党带着咱从吃不饱穿不暖走到今天的小康生活,这份恩情早就在一粥一饭、一房一路里扎了根。只要跟着党走,咱老百姓心里就踏实,就知道不管遇到啥难事儿,背后都有个坚实的依靠。往后的日子,咱们继续跟着党,把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这就是咱普通人最朴素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