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冬日的阳光穿透庐州科学岛上空的薄云,将EASt装置巨大的环形轮廓勾勒得格外清晰。然而,这座承载着华夏聚变梦想的科学殿堂,此刻却异常安静。所有的喧嚣与冲刺,都转移到了更深邃、更隐秘的战场——“羲和”工程浩如烟海的图纸与紧锣密鼓的预制件工厂之中。

这份安静,在上午十点整,被一道来自燕京的、如同惊雷般的官方通告彻底打破!

华夏国家电视台、各大官方媒体平台、新闻网站首页,几乎在同一时间,以最醒目的方式,推送了同一条重磅新闻:

【我国可控核聚变研究取得历史性突破!EASt装置实现高参数等离子体稳态运行1056秒!创造世界新纪录!】

标题之下,是经过严格筛选、不涉及任何核心细节的简短报道:

“记者今日从国家权威部门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运行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在近期实验中成功实现了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稳态运行,持续时间达到1056秒!这是我国科学家在探索‘人造太阳’道路上取得的里程碑式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磁约束聚变研究领域继续领跑世界!该成果为我国未来聚变能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和实验基础……”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夸张的描述,只有冰冷而震撼的数字——1056秒!以及“领跑世界”、“里程碑”、“重大突破”这几个沉甸甸的定语!

这则消息,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超新星!瞬间引爆了全国!

网络沸腾了!

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的热搜榜单瞬间被“EASt”、“1056秒”、“可控核聚变”等词条屠榜!排名第一的热搜后面,跟着一个深红色的“爆”字!

“我的天!1056秒?!我没看错吧?是秒不是毫秒?!”

“可控核聚变!无限能源!我们真的做到了?!”

“EASt牛逼!华科院牛逼!华夏科学家牛逼!(破音)”

“热泪盈眶!这是真正的大国重器!是改变人类未来的钥匙啊!”

“以前总看外媒说ItER如何如何,现在我们自己搞出来了!还破了纪录!”

“致敬所有默默无闻的科研工作者!你们是真正的民族脊梁!”

街头巷尾,人们奔走相告,脸上洋溢着难以言喻的激动和自豪。出租车司机打开广播,听到这条新闻,忍不住用力按了两下喇叭;写字楼里,白领们放下手头的工作,凑在一起兴奋地讨论;大学校园里,物理系的学生们更是激动得欢呼雀跃,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奋斗的方向!

一种前所未有的民族自信心和科技自豪感,如同汹涌的浪潮,席卷了整个华夏大地!EASt,这个原本只存在于小众科技新闻里的名词,一夜之间家喻户晓,成为了民族荣耀的象征!

然而,这道照亮华夏的惊雷,在太平洋彼岸,在欧罗巴大陆,在那些习惯于俯视东方科技发展的“传统科技强国”耳中,却不啻于一声震耳欲聋的惊雷!不,是核爆!

国际主流媒体在短暂的震惊和难以置信的沉默后,如同被点燃的火药桶,瞬间爆发出海啸般的报道浪潮!

《纽约时报》科技版头条,巨大的黑体标题带着刺眼的惊叹号:【东方奇迹!华夏宣称可控核聚变突破千秒大关!ItER领导地位遭遇严峻挑战!】

《自然》杂志在线紧急更新:【里程碑还是宣传?华夏宣布聚变突破引发全球科学界震动与审视!】

bbc科技频道:【独家解析:华夏聚变突破意味着什么?对全球能源格局的潜在冲击!】

质疑、震惊、审视、焦虑、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慌……各种情绪交织在国际舆论的旋涡之中。无数聚变领域的顶尖科学家被媒体包围,要求解读这个“不可思议”的数字。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总部,更是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震动和巨大的压力之中!

就在华夏官方宣布消息后的不到二十四小时,ItER组织在法国卡达拉舍的总部,召开了一场紧急新闻发布会。

ItER理事会主席,法国物理学家让·皮埃尔·杜瓦尔,面色凝重地站在发言台后。面对台下长枪短炮般的镜头和无数急切的问题,他清了清嗓子,努力维持着表面的镇定:

“女士们,先生们,关于华夏EASt装置取得的最新进展,ItER组织表示密切关注。我们承认这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实验时长记录。”他顿了顿,话锋陡然一转,语气变得严肃而带有某种“理所当然”的意味,“然而,可控核聚变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其最终目标是造福全人类!聚变研究的高度复杂性和巨大投入,决定了国际合作与数据共享是唯一可行的道路!”

他的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一种隐含的指责和强烈的诉求:

“ItER作为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参与国最多的聚变合作项目,一直致力于推动聚变能的早日实现。华夏作为ItER的成员方之一,其国内取得的重要突破,理应遵循ItER框架下的数据共享原则,将其宝贵的实验数据和相关技术细节,与所有成员国共享!这不仅符合ItER的宗旨,更符合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我们敦促华夏方面,尽快、全面、透明地公开EASt千秒稳态运行的所有关键数据和技术细节!唯有如此,才能加速全人类聚变能源时代的到来!”

这番看似冠冕堂皇、实则充满傲慢与索取意味的声明,通过电波和网络,瞬间传遍了全球。无数目光聚焦东方,等待着华夏的回应。

回应,来得比所有人预想的都要快、都要强硬!

翌日,华夏外交部例行记者会。

当有外媒记者尖锐地抛出ItER组织要求华夏共享EASt千秒数据的问题时,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脸上没有任何被质问的波澜。他没有看手中的稿件,声音清晰、沉稳,却如同出鞘的利剑,带着千钧之力:

“首先,我代表华夏,再次对参与EASt项目并取得这一重大突破的全体华夏科研工作者表示最崇高的敬意!他们的智慧与汗水,铸就了属于华夏、也属于人类科学探索事业的辉煌成就!”

他话锋一转,语气陡然变得锐利而冷峻:

“关于某些国际组织提出的所谓‘数据共享’要求,我想强调以下几点事实:”

“第一,EASt装置,从设计理念、核心部件研制、到最终建成运行,其全部知识产权和技术成果,完全属于华夏!是华夏科学家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结晶!”

“第二,在EASt装置的研发过程中,在华夏聚变科研人员面临最严峻技术挑战的关键时刻,我们从未、也未能从某些所谓的‘国际合作’框架中获得任何实质性的、关键的技术支持与帮助!某些成员方长期以来对华夏实施的技术封锁和壁垒,国际社会有目共睹!”

“第三,科学探索需要开放与合作,但合作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之上!我们坚决反对任何打着‘全人类共同事业’旗号,行技术索取之实、践踏他国科学尊严与知识产权的无理要求!”

汪文斌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如刀,清晰地回荡在寂静的记者大厅里。他稍作停顿,目光如同实质般扫过提问的记者,最后掷地有声地落下结论:

“因此,华夏拥有对EASt装置及其所有科研成果的完全自主权!何时、以何种方式、与哪些志同道合的伙伴分享我们的成果,这完全由华夏,根据国家利益和科学发展的需要,自主决定!”

“某些从未真心帮助过我们、反而处处设限的组织和个人,现在,没有资格,对我们指手画脚!更没有资格,要求我们公开我们科学家用智慧和汗水换来的核心数据!”

话音落下,全场死寂!

随后,华夏记者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而外媒记者们,则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震惊和难以置信!如此强硬、如此直白、如此不留情面的外交辞令,前所未有!它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号:在关乎国家核心科技竞争力的领域,华夏,已不再仰人鼻息!拥有了绝对的底气与话语权!

这则发言,如同另一颗惊雷,再次炸响在国际舆论场!它宣告着,在通往未来能源巅峰的道路上,华夏,已经擎起了属于自己的火炬,照亮了独立自主、昂首前行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