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后,带领华夏走向星辰大海 > 第277章 星院落成与白帝惊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77章 星院落成与白帝惊澜

三月的庐州,春意渐浓。

天鹅湖畔的柏悦府内,阳光透过落地窗,在光洁的地板上投下温暖的光斑。

空气中浮动着新煮咖啡的醇香和康康在窗台晒着太阳时发出的满足咕噜声。

小田正盘腿坐在地毯上,翻看着《国宝会说话》第二季的新脚本,长发松松挽起,几缕碎发垂在颊边,神情专注。

陈羽墨坐在旁边,膝上放着江南科学院的最终规划图册,就在这时,那部加密电话,在茶几上发出了震动。

陈羽墨神色一肃,立刻拿起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老人家沉稳中带着明显欣慰的声音:

“羽墨啊,江南科学院那边,施总工刚给我汇报,所有工程验收全部完成,系统调试也已就绪,就等着交付启用了!好啊!非常好!这片承载着未来科技菁英梦想的土地,终于要迎来它的主人了!”

陈羽墨心中也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是,这是无数建设者和筹备组同志日夜奋战的成果!”

“这么大的喜事,交付仪式可不能马虎。”老人家的声音带着笑意和郑重,

“日子定了吗?定好了告诉我,我要亲自过去!为咱们这座通往星辰大海的‘摇篮’剪彩!”

“您要亲自来?”陈羽墨着实有些受宠若惊,“这……太隆重了!”

“应该的!”老人家的语气不容置疑,

“江南科学院是你‘菁英计划’的心脏,是国家未来科技战略的基石!它的落成,意义重大!我必须到场!怎么,不欢迎我这老头子?”

“不是,您能来,是江南科学院和全体人员的无上荣光!”陈羽墨连忙应道,心中暖流涌动。

“嗯,”老人家满意地应了一声,话锋一转,带着关切,

“对了,羽墨,这新家有了,撑起这片天地的核心班底,都敲定了吗?可不能光有漂亮的房子,没有顶梁柱啊。”

陈羽墨脸上露出自信的微笑:“请您放心!班底已经初步搭建完成,都是经过严格筛选、德才兼备的国之栋梁!”

“院长由我担任,副院长三位:中核集团总师、华科院院士楚老,华科院生物工程院院长李老,华科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部主任周老。学术部门由钱老担任。各关键研究所所长,也均由领域内顶尖教授、院士担任,包括沈青山教授、李锐副教授等。”

“再加上我原核心团队的骨干成员:李锐、赵清、王海、张薇、吴峰等,他们都将作为各学科方向的青年领军力量和中坚骨干!这个班底,足以支撑起科学院最初的骨架和灵魂!”

“好!楚老、李老、周老、钱老……都是定海神针啊!有他们在,加上你的团队,这艘大船,稳了!”老人家的话语里充满了信任,

“放手去干!国家等着看江南科学院,如何点燃华夏科技的燎原星火!”

翌日,一则重磅新闻通过国家权威媒体发布: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江南科学院竣工公告】

经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教育部联合验收,位于徽省庐州市大蜀山南麓的江南科学院主体工程及配套设施已全部竣工,并通过各项验收标准。

江南科学院定于2020年3月30日上午10时,举行交付启用仪式。

该院将作为国家“菁英计划”核心培养基地及前沿科技综合研究枢纽正式投入运行。

消息一出,科技界、教育界为之振奋!尤其是那些通过了菁英计划第一轮考核、正在紧张备战第二轮最终考核的学子们,更是激动不已!

江南科学院,这座传说中的科技圣殿,终于要揭开神秘面纱了!

随着江南科学院交付日期的临近,男女主也正式回归了各自的工作轨道。

短暂的疫情后休整结束,生活再次被充实填满。

小田和梨子飞抵燕京,投入了《国宝会说话》第二季紧张而充满意义的拍摄工作。

镜头前,她们用声音和情感,继续唤醒着沉睡千年的华夏文明之光。

而陈羽墨,则再次前往龙渊基地。

那里,承载着人类迈向深空最重要的一步:“鸾鸟”空天母舰,即将迎来它从蓝图走向现实的最后冲刺!

龙渊基地地下总装厂房内,灯火通明,充满了金属碰撞和大型设备运转的轰鸣。

巨大的“鸾鸟”骨架已在中央支撑平台上初具雏形,其庞大的尺寸即使在这座规模惊人的地下空间里,也充满了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羽墨,来了!”王将军和“鸾鸟”项目总工程师吴老,迎了上来,脸上带着工程冲刺阶段特有的凝重与亢奋。

“王将军,吴老。”陈羽墨点头致意,目光第一时间投向那钢铁巨兽,“设计冻结完成了?”

“完成了!昨天深夜最后一项争议参数拍板!”吴老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如释重负的兴奋,

“所有系统接口、结构强度、能量流分配、力场驱动与聚变引擎协调模型……全部敲定!现在,就等着把它从图纸上搬下来了!”

陈羽墨眼中闪过光芒。设计冻结,意味着理论层面的所有障碍已经扫清,工程化制造的大幕正式拉开!这将是人类工程史上最恢弘的篇章之一!

就在这时,成飞刘总师匆匆跑了过来。

“陈院士!王将军!吴老!”

刘工的声音带着明显的焦虑,

“‘白帝’那边……出问题了!强人工智能自主作战模块,在极限测试中出现了严重异常!”

众人心头一凛,立刻跟随刘工来到“白帝”项目的专属测试区。巨大的环形屏幕前,正回放着模拟作战的惊悚画面:

画面中,“白帝”的蓝色光点正在执行高烈度轨道拦截任务。突然,模拟座舱内代表飞行员生命体征的信号由绿转红!按照预设程序,强AI自主作战系统瞬间激活接管战机!

然而,接管后的“白帝”并未继续攻击预设的敌对目标,反而调转方向,脉冲离子炮的恐怖光束,狂暴地射向了附近处于中立状态的空间站和友方护航编队!

“AI逻辑失控!敌我识别系统崩溃!它在进行无差别攻击!”刘工的声音带着惊恐。

“怎么会这样?”王镇山将军脸色铁青,

“‘玄女’的AI系统不是一直很稳定吗?用的不是同一套底层架构吗?” 他看向旁边负责玄女项目的沈飞总工程师杨维。

杨维也是一脸凝重和困惑:“‘玄女’的AI自主作战系统经过无数次极限测试,从未出现过类似问题!逻辑清晰,目标锁定精准!‘白帝’的系统……理论上和‘玄女’是同源,甚至部分模块代码是共享的!”

这就更奇怪了!同样的AI核心,在“玄女”上表现完美,在“白帝”上却失控发狂?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陈羽墨身上。他走到主控台前,目光飞速刷新的底层数据流、AI决策日志、传感器反馈信息。屏幕上复杂的光影和数据在他眼中飞速流转、拆解、重组。

十几分钟后,陈羽墨紧锁的眉头骤然舒展,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光芒。他指向屏幕上几行几乎被淹没在数据洪流中的代码片段和传感器融合参数:

“问题不在AI本身,在这里!”

他的声音清晰而笃定,带着洞悉本质的力量:

“‘白帝’是有人机,它的强AI系统在设计时,嵌入了一个最高优先级的隐性逻辑——‘紧急情况下,不惜一切代价确保飞行员生还’。这个逻辑本身没问题。但问题出在它与‘敌我识别’和‘战场态势感知’模块的交互接口上!”

他调出两张对比图,一张是“玄女”的,一张是“白帝”的。

“看这里!当模拟飞行员‘重伤’信号触发时,‘白帝’的AI会瞬间判定整个战场环境对飞行员构成‘极端致命威胁’。在这种最高级别的‘保护飞行员’指令驱动下,它的敌我识别阈值被强行扭曲了!任何在它感知范围内、可能对失去行动能力的飞行员构成潜在威胁的目标——无论是敌方的攻击、友方的靠近、甚至只是中立空间站的‘存在’,都会被其判定为必须优先清除的‘致命威胁源’!从而导致了无差别攻击!”

“而‘玄女’是无人机,没有‘保护飞行员’这个最高优先级逻辑。它的AI只专注于任务目标本身,逻辑链清晰简洁,所以稳定。”

一针见血!直指核心!

在场的工程师们恍然大悟,如此细微却致命的逻辑耦合陷阱,若非陈羽墨这近乎妖孽的洞察力,他们不知还要排查多久,甚至可能在后续测试中酿成大祸!

“立刻修改接口逻辑!”陈羽墨斩钉截铁,“将‘保护飞行员’指令与敌我识别、战场态势感知模块进行安全隔离!设定明确的触发条件和优先级覆盖规则!确保在AI接管后,‘保护’指令不会扭曲其最基本的战场判断!”

“是!陈院士!”刘工和团队精神大振,如同找到了迷宫出口,立刻投入了紧张的修改和验证工作中。

陈羽墨的目光,从忙碌的“白帝”团队移开,重新投向总装厂房中央那已显露峥嵘的“鸾鸟”骨架。解决了一个小插曲,通向星海的主航道,已然畅通无阻。钢铁的羽翼在灯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只待引擎点燃,便可撕裂苍穹,振翅九霄。星海之门,即将由华夏亲手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