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旭将精神力开到最大,沿着河谷北部山坡一直向前探去,达到10公里的极限后才这一部分山体笼罩进去。
刘旭记的二级公路的路基宽度是10-12米,这是一种设计为汽车与慢速车混行的公路,双向2个车道。
但刘旭感觉这条道路以后非常重要,将是一条战备公路,标准必须要高一点。反正是通过精神力空间来操作,基本不费什么力气。
他将这条道的标标准提到了双向4车道的最大宽度,按28算,两边还能留出排水沟的位置来。
刘旭按心中所想将这10公里山坡上多余的部分全部收进的空间里,然后又弄了个斜坡,开着车就上去了。
下车查看了一下地面,发现了问题,自己忽略了道路应该是中间高一点,两边低一些以方便雨水向两边流动,而且他发现地面的岩石有些光滑了,还有就是靠山体一侧的山壁有点太直了,这样可是非常危险的。
于是精神力再次覆盖这段路重新调整了一下,嗯,这回就满意了。
刘旭接着就开上车前走去,快到头的时候精神力延伸到前方10公里将多余的山石收了进来。
接着往前,可是这回这里有两条山谷一条比较大点一条比较小,刘旭想了想,要是道路绕着山谷修一圈有点太浪费了,而且都是弯度太大,以后也危险。
干脆架桥吧,刘旭将山谷两边的山坡修理了一下,露出了岩石地基后才放心,用精神力测量好距离和高度,用收进空间里的山石切割出一个拱形桥来,然后从空间里放到了岩石基础上。
就这样,刘旭从逻些出来了以后,一直往西边开去,第一天他就完成了300多公里的道路修建,已经过了日喀则快要到拉孜县了。
并且还在日喀则这里修建了一条长2.5公里的石拱大桥,这里不修桥是不行了,有条河叫年楚河,要不这条路根本到不日喀则的城区,而且每经过一个县的外围时,他还修通了连接城区的道路。
三天以后,刘旭就将路推进到了跟阿三有争议的拉达克地区,刘旭暂时先没管他们,而是按原来219的路线修到了阿里地区的喀尔县。
等到天黑以后,刘旭又回到了这里,一边修路一边往拉达克那边推进。天黑下来以后对于靠精神力来干活的刘旭是一点影响也没有。
等他到了这边的时候发现居然有阿三的士兵在,那刘旭可就不客气了。将外围朝向这边的几个据点拔掉以后,又往前推进了几公里,居然发现了将近3千人的阿三部队。
刘旭也不打算留着他们了,又往前推进了2公里后,感觉有把握了,这次人数有点太多,刘旭计划分成三次来下手。
他在每个帐篷中选了一部分人,用精神力侵入他们的心脏后,猛然收紧,坚持了两分钟后,这将近一千人立刻没了生息。
刚才的动静把所有人都吵醒了,他们惊恐的看着那些没了生息的人。
这时刘旭的第二次袭击又来了,还是跟上一次一样,每个帐篷里的看着像军官的人最先倒霉。
这次每个帐篷就剩三分之一了。
结果这些人像是疯了一样,大晚上的跑出帐篷然后就向着山下来时的路冲去。
有不少人就直接滚了下去,更多的是连滚带爬的向着山下而去。
等这些人都跑了以后,刘旭继续修着他的路,这这次将路一直修到了争议区所有土地全都包围了进来。
等他把这段路弄好,天也快亮了,一晚上没睡的刘旭快困死了,再加上长期高强度的使用的精神力,他感觉实在有点支持不住了。
于是干脆返回现代的家里补个觉。到了中午起来后,饭都没吃,就又回到了逻些,这次他计划往东边修,西段差不多了。
又是三天过去,他已经修到了林芝,到了这里后,刘旭发现后世的318国道,也就是目前的康藏公路还没有修过来呢。算了,还是自己帮忙修吧,这段路普通人修可是太慢了。
历史上为了修这条路,可是总共牺牲了3千名战士和民夫。自己还是帮他们弄好得了。
刘旭一边修一边往东走,两天以后刘旭发现这边要比高原上还难修,主要是好多地方刘旭想将道路取直,这种地形险要的山区,想要修要修直不是隧道就是架桥。
他到现在都记不清自己弄了多少石拱桥了。隧道倒是不多,只要山体上方不是有太多山石的话,他都会将上方的山石整体收走再扔掉。
又过一天总算是在精神力中探到了前方的修路大部队了。
在给他们留了一段2公里的路后,刘旭通过系统回到了林芝,他计划将这里到逻些的路先行修通了再说。
好歹这段路不算长,只有300多公里,刘旭花了一天就将这条路修通了。
第二天刘旭计划把连接南部的那些县的路全都修好了算了,这次他是从林芝沿着雅鲁藏布江的河谷一路掏隧道过去的,道路的紧临着崖壁,每隔几米就开个口用于采光。
接下来一个星期刘旭都在这边忙活着,差不多最南边这条环线就是沿着理论上的边界线修了一遍。也同时将南部的洛扎县、措美县、隆子县、错那市、察隅等地都连接了起来。
而这段时间,高原省各地也发现了刘旭修的路了,尤其是张司令他们调派部队,方便了太多了。
这条路虽然只是路基状态,但刘旭全部选在山区,底子非常好,都是非常坚硬的岩石,等几后甚至可以直接在上面铺设沥青面层。
刘旭修的路也被阿三注意到了,他们以为这边要进攻他们,也开始往这边调兵。
他们这动静自然也被张司令注意到了,也幸亏刘旭的路修通了,而且现在全是汽车运输,非常快。
就在敌我双方都在调兵遣将之时,刘旭又返回了当初318修路时跟人遭遇的地方。刘旭嫌他们人工修建的标准有点低。他计划重新在这个基础上再加宽,并且该取直的取直,该架桥的架桥。
刘旭再到这里的时候,已经看不到修路的人了。
两条道路接口的地方非常明显,一条宽度足有30米,另一条仅剩了十分之一多点,刘旭摇了摇头。
算了不想了,干活吧,既然修就一定要修好了,后世这条公路称之为死亡公路,不是没有原因的。
接下来就要横穿横断山脉了。这里每一座桥的基础,刘旭都挖的很深,这里地质破碎,到了雨季塌方频发,还有通麦天险,更是世界第二大泥石流群。刘旭将路全部架了起来,每一个柱子都深达几十米。
他想着即便有泥石流发生也不会对路基产生影响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