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1950海量物资交国家 > 第408章 刘旭再度被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旭坚决的态度的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因为刘旭想到了后世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差不多有六、七百万,现在这个数字连零头都不到。

这里边也就只有首长有少山先生明白刘旭的意思,因为他是见过后世的数据的。

少山先生这时开口道:

“小刘啊,不要急,慢慢来吗?虽然我们也知道这种情况跟不上我们当前的发展速度,可是以前没有好的基础,我们只能一点点从小学开始培养,等到现在的大批小学生成长起来,那人数可观了。”

刘旭听到后也是无奈,是啊,自己光着急了,忘了这才刚开始,算了这个事儿还真是急不来的。

“哎......我明白了。”

“不过,我提个意见,我们现在大学数量可能到了十几年之后就严重不足了。到时候必须要成立新的学校,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有准备才行。”

“因为我们现在的小学教育虽然刚在北方几个省全力推行,但是那可是奔着所有适龄儿童全部上学所准备的,六年小学、三年初中、三年高中,虽然最后能够走近大学的学生不会很多,但这个基数要是放到全国的孩子们身上,那最后也比现在的大学生数量多几十倍。”

刘旭说完后大家都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确实啊,小刘的这建议非常好,教育部可要早做准备啊,千万不要到时候被打个措手不及,要是因为学校少而将大部分的孩子都挡在大学外面,那我们可就成罪人喽,不过好在还有十来年的布局建设时间。”

首长看到大家的样子后总结道。

“好了,叙伦同志,我们还是先是说说新归化土地上的教育问题和铁路建设问题吧,远东地区和中南半岛这些地区可不是我们以前的固有领土,要是长治久安,人民的思想是不可忽视的。所以教育这一块必须要做好。”

“这个教育可不是只是孩子们的教育,还有成人的教育,怎么让当地人对我们有归属感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啊。”

刘旭看到大家对这个问题都有些不知所措,就先开口说道:

“呵呵,我感觉我们在这个方面有着得天得厚的优势,大家应该乐观才是啊。”

“哦,小刘有什么高见?说出来让大家参谋参谋。”

少山先生看到刘旭这样说就赶紧让他说出来。

“当然是我们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啊,我们的文化最强的就是包容、同化。历史上有多少异族被同化、汉化之后融入了我们的文化圈中,所谓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

“我感觉我们对于他们应该弱化他们的小民族意识,而强调一个大民族,中华民族。全国所有人都是这个大民族的一份子,我们从来不讲究出身、血脉。我们的长处就是我们的文化。”

“我们的历史中太多美好的故事,这些可都是我们现成的教材,西方人讲究血缘关系,讲究出身贵族,而我们要讲的是平等、公平、公正。不管对于任何一个新加的人我们的政策首先就是公平,这个是最为重要的,不论任何国人没有虐待、没有优待。我们一视同仁。”

“在这个基础上再用我们的文化去征服他们。我想最终的效果不会差。”

“是吗?我还真没有意识到我们的文化有这样的威力和作用。”

听到刘旭的话后,老总喃喃的说道。

“你不说,我们也不会往这方面去想,的确历史上的异族全都融入了进来,有的异族甚至都统治了几百年,也融入的更加彻底。”

元方先生也开口说道。

“可是那要怎么做呢?”

马部长又向刘旭问道。

“简单啊,首先要让他们都学会汉语,直到平时交流都用汉语为止,这一点可不光这些新的归化区域,我想在蒙古和西疆省、高原省那些少数民族之间都可以进行。”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施行一行有利的政策,比如能够使用汉语流利交流的优先安排工作之类的,要是通过小学文化测试的可以直接发奖金啊。这些都是办法,再加上适龄儿童的全中文教学,多管其下达到目的就可以吗。”

马部长有些为难道:

“还要发奖金啊,咱们财政情况恐怕不允许啊?”

“哈哈,叙伦周志不要怕吗?这不是有小刘在呢,你不知道这是财神爷吗?再说小刘可是有专门的教育基金呢,就等你呢。”

少山先生哈哈大笑着说道。

刘旭这个郁闷,怎么饶来饶去到了出血时又饶到自己身上了?气的刘旭干脆坐了下来。不过还是说道:

“行,行,这钱我教育基金出了。”

“哈哈哈.......”

看到刘旭的样子,大家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好了,既然小刘给拿出了方案,我感觉就挺好,你们跟当地联系一下尽快拿出一个方案来,这项计划估计还要派出不少人手参与啊。”

首长定下这件事后,又看向了腾部长:

“代远同志,你了解远东地区和中南半岛的铁路情况吗?这些地方我们也要尽快有铁路相连才行啊。”

“这几天啊我们一直在了解,不过情况不容乐观啊,先说中南半岛上吧,南掌境内就没有修过铁路,安南有1200公里、真腊650公里、暹罗3千公里、骠国3600公里。听着是不少,可他们全部用的是1米宽的窄轨。只有安南北部有一小段是跟我们一样的国际标准轨。”

“远东地区毛熊的轨距却是1524毫米的,整个加起来差不多也有8千公里的路程,我们内部讨论过几次,有人想干脆重新建设,也有人提出短时间内全部重建不现实,还是要先利用原有的铁路,我们只是在原有的交界处新建几个转运货场?而他们境内目前就以修复为主。”

“大家都说说,看看是什么意见,小刘,你的意思呢?”

“我感觉,重建肯定是要重建的,但是重建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我同意目前先将原有的铁路修复,最起码短时间内他们就可以动起来,起到原有的作用。”

“但是长期来看的话,跟我们原有的连接不起来可不行,那样再转场一次,货物通行效率太低。我建议以后的几年重新修建跟国内同样轨距的国际标准轨。而且线路都可以跟原来的不同,我们要以高效、短距离为标准,因为我们现在的技术可不跟以前一样了,不管是架桥还是打隧道都不算什么了。”

“嗯,我同意,这样既不浪费,又有超前的眼光,可以。”

老总听后首先发表意见道。

“呵呵,我也同意。”

少山先生也笑呵呵的说道。

“那就这样定下来吧,你们也尽快拿出一个方案来,现在国土面积变大了,可是铁路里程没有增加太多,你们的建设队伍要是还想增加就尽快拿一个方案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