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乳法任务完成,顺便还乳了一下法兰西的老邻居,号称是罗马正统的意呆利。
车里都是欢快的气氛,四辆车里的对讲机一路都没有停过。
直到四辆车先后行驶到了音乐节主办方的所在地。然后他们就被晾在了场馆的外面。
不是主办方看不起人,而是真的像韩非说的那样,法兰西人真的没有开始上班。
李闲不可置信的拿出了手机,看了看上面明确的显示了上午九点五十分。
“他们到底几点上班?”
韩非走过去尝试着去和门卫沟通,可惜门卫听到他一口地道的伦敦腔英语,直接摊开了双手,表示老子正宗法兰西正白旗,听不懂你们伦敦腔的英语。
两人鸡同鸭讲的比划了好半天,最终韩非无奈败退。
李闲觉得这门卫肯定能听懂韩非说的,他就是故意在逗韩非生气。
张小茸也十分的赞同李闲的观点,点了点头侧过头和李闲小声的说着:“刚刚这个保安说这边是十点上班。”
李闲点了点头:“哦,我说呢,这边应该是从十点一直工作到下午五点吧。算下来总工作时间七个小时,也还行。”
张小茸哼哼的冷笑了两声:“想什么呢,他们中午十一点就休息了,下午两点才正式上班。”
李闲:“这意思就是,他们一天只工作三个小时?”
张小茸:“不,以我对法国人的了解,他们很可能连三个小时的工作时间都不一定能保证。”
张小茸的话再一次刷新了他对法兰西人的认识。怪不得这里大半人都是老黑呢。原来本地人都不喜欢工作啊。
可问题是,据李闲所知,黑人好像同样以不爱工作而闻名吧,就连三哥在工作这一块上,都要比黑哥们服从性高。
不过谁让法兰西是欧洲大爹呢,对于接收欧洲移民,法兰西必然是当仁不让的。
虽然李闲也经常在网络上玩乳法的梗,可实际上他也清楚,法兰西直到现在依然还是对于非洲影响力最大的国家,并且没有之一。
这就像英格兰曾经是三哥的宗主国一样,接收三哥的移民英格兰当然也是当仁不让的。
不过论起对三哥的影响力来,英格兰好像要排在老毛子和大漂亮后面,说不定比咱家都要差上一些。
这么看来,法兰西看不起英格兰虽然是传统,但也不是毫无理由的,在拉胯这点上法兰西的确有理由嘲笑英格兰,虽然法兰西实际上也不怎么样,但终归还是要比英格兰强了许多。
“姐,咱们还等吗?”刘芳问。
张小茸侧头看了一眼李闲手机上的时间:“还有不到十分钟他们就上班了,到时候哪怕是人来不齐,总归还是要来几个的吧,咱们先等等吧。”
于是一行人就在这空旷的小广场上等待了起来。
十几个人四辆车,目标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尤其是挺大个广场上就只有他们这些人的时候,更是特别的显眼。
于是很自然的他们就被外面蹲点的媒体注意到了。
说起来这边好歹也是世界顶级的摇滚音乐节,有一些专业媒体过来蹲点才算是正常。
只不过这些媒体人也被法兰西人鬼畜一样的上班时间给搞迷茫了,所以就连蹲点也变得毫无规律了起来。
这会儿注意到他们的记者,也是因为离家近所以才能先人一步的提前关注到李闲他们一行人。
这人大大方方的走向了李闲他们,是个热情的法国姑娘……大概吧。毕竟这边的性别虽然不像大漂亮那边好几百个。
但据说提前假定别人的性别也是一件挺失礼的事情。
“笨猪。”姑娘上来就和站在中间的李闲他们打了个招呼。
“姐,她骂我。”李闲开玩笑道。
张小茸白了他一眼:“人家和咱们问好呢。”
李闲他们这些人里面,唯一懂法语的就只有张小茸一人,于是沟通的事情很自然的就落到了她的身上。
张小茸以为她是这边的工作人员,伸手和她握了一下:“笨猪,你是这里的工作人员吗?”
那姑娘愣了一下,笑着摇了摇头:“不,我是媒体记者。请问你们是参加音乐节的乐队吗?可以采访一下你们吗?”
张小茸一琢磨,反正工作人员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到,接受一下国外媒体的采访倒是也没什么问题。
在询问了一下这姑娘的确是就职于正规的法兰西媒体之后,便点头答应了下来。
采访嘛,照例开头都是一些常规问题,比如乐队来自哪个国家,有几个人,是什么音乐风格,以及之前有过什么成名曲。
当张小茸说他们是来自华夏的时候,这记者姑娘明显眼睛都亮了一些。
如果李闲听得懂这记者的话,恐怕会以为她是对华夏有什么好感呢。
可是张小茸和记者打过太多的交道了,这姑娘眼神刚一变化,她就知道这记者要搞事情了。
这个世界上的媒体大体上可以分成四大类。
第一大类就是睁眼说瞎话类型的,这个类别包含了全世界绝大多数的媒体。
这可不是互联网时代才催生的产物,实际上从上个世纪起这样的媒体就已经大行其道,什么百慕大三角,尼斯湖水怪,以及世界十大未解之谜,都是这些媒体炮制出来的垃圾新闻。
只不过传播得多了,相信的人也越来越多,垃圾新闻这才成为了经典传说。
第二大类,就属于那种喜欢暗戳戳搞事的类型。尤其是以英美为首的新闻财团,这些媒体尤其喜欢诱导式采访,非常擅长诱导采访对象说出他们想要的结果。
然后利用采访的内容在国际上暗戳戳的搞一些事情,这些内容虽然无法左右多少国际局势,可癞蛤蟆落脚面上,不咬人它恶心人啊。
其实说这类媒体是欧美的新闻财团并不客观,实际上这类的媒体基本上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这些新闻集团的控制者,实际上都是犹太财团。
这些财团,从上世纪二战结束后就开始着手掌控纸质新闻媒体,进而发展到电视,乃至于现在的互联网。
可以说凡是有新闻的地方,必然会有犹太人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