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立秋刚过,暑气却丝毫没有减退的意思,空气里除了燥热,还悄悄渗进了一丝若有若无的甜意——那是葡萄快要成熟的味道。

时间滑到八月中旬,办公室里关于葡萄的讨论就像藤蔓一样,不知不觉爬满了每一个闲聊的间隙。

靠窗的李姐每天都要念叨一遍她家楼下的葡萄架,“叶子都开始泛黄了,串儿也挂得沉了,我看啊,再过几天就能摘着吃了”;

而坐我对面的老张却摇着头反驳,他常年跑平度的业务,对大泽山的葡萄熟稔得很,“你那楼下的葡萄跟大泽山的没法比,现在的葡萄甜度撑死了二十来个,咬一口酸得牙都倒,得等月底,甜度飙到八十往上,那才叫真正的甜到心坎里”。

老张这话一出口,办公室瞬间安静了几秒,紧接着就炸开了锅。

有人追问大泽山葡萄到底有多甜,有人打听怎么去最方便,老张则慢悠悠地补充:“要去就得赶在平度葡萄节之前,不然啊,山上全是人挤人,好葡萄早被抢光了——那些个颗粒饱满、糖霜厚实的‘金皇后’‘玫瑰香’,都是早早就被熟客订走的宝贝,等节一开幕,剩下的要么是小串儿,要么是甜度不够的,吃着就没那股子劲儿了。”

他说得头头是道,我在一旁听得心里直发痒,手里的笔都停了下来,脑子里已经开始勾勒大泽山葡萄沉甸甸挂在藤上的模样。

回到家我就翻了翻日历,巧得很,这个月月底正好是周六,不用请假,完美的出行日。

当下就拍板决定:去大泽山吃葡萄!既然要去,就得把准备工作做足。首先是车,来回不到两百多公里的路,油箱必须满格,我特意绕到常去的加油站,看着油表一点点往上跳,心里的期待也跟着涨满了。

然后是约人,这么好的事儿可不能独享,第一个就想到了大姐,她最疼孩子,带上两个小姑娘一起去,路上肯定热闹。

我刚把想法一说,大姐就笑着答应了,电话那头还传来外甥女欢呼的声音,连女儿也凑过来抱着我的胳膊,眼睛亮晶晶地问:“妈妈,我们能自己摘葡萄吗?”

出发前一天晚上,家里简直像在备战。

女儿把自己的小背包塞得鼓鼓囊囊,里面全是她的小零食和玩具,说是要和表姐分享;

大姐则细心多了,她知道自己晕车,提前从药箱里翻出晕车贴,睡前就贴在了耳后,还特意去超市买了姜糖和一大包便携垃圾袋,“万一路上不舒服,有这些能方便点”。

我则在手机里下载好了离线地图,又给保温杯装满了凉白开,检查了一遍车钥匙、钱包,确认没落下东西才安心睡觉。

躺在床上,脑子里全是老张说的那些甜葡萄,连做梦都梦见自己咬开一颗,汁水顺着手指往下流,甜得人嘴角都合不上。

出发那天清晨,天刚蒙蒙亮,空气里带着点露水的清凉。我们收拾妥当下楼时,王良已经把车停在了单元门口,车玻璃擦得干干净净,座椅上还铺了透气的坐垫。

“都上车吧,咱们早点走,路上不堵车。”他笑着打开车门,大姐和两个小姑娘先坐进了后排,我则坐在了副驾驶。

车子缓缓驶出小区,朝阳刚好从地平线上升起,金色的光芒洒在车身上,连带着每个人的心情都变得格外明媚。

刚上高速那会儿,大姐还有点担心自己会晕车,一直靠在车窗边看着外面的风景。

我很细心,特意把车速放得平稳些,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问一句:“姐,要不要开点窗透透气?”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慢慢降下车窗,带着草木清香的风瞬间涌了进来,吹散了车厢里的沉闷。

大姐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姜糖,分给每个人一颗,甜丝丝的姜味在嘴里散开,让人精神都振奋了不少。

两个小姑娘则完全闲不住,一会儿指着远处连绵的青山尖叫,一会儿又被天上形态各异的云朵吸引。

“表姐你看!那朵云像不像小兔子?”女儿拉着外甥女的手,兴奋地指着窗外。

“像!还有那朵,像!”外孙女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也咯咯地笑了起来。她们的笑声像一串清脆的风铃,飘出车窗,融进了清晨的阳光里。

我拿出手机,悄悄把这温馨的画面拍了下来,心里想着,这都是最好的写作素材啊。

其实我一直很喜欢出门游玩,倒不是为了所谓的“打卡”,更多的是为了给自己的写作积累灵感。

以前总觉得写东西靠想象就行,可写着写着就发现,凭空设想的场景总少了点烟火气,描述的情感也不够真切。

就像我之前想写一篇关于水果的散文,搜了很多资料,写出来的文字还是干巴巴的,直到去年去了一趟草莓园,亲手摘下带着露珠的草莓,尝到那股子新鲜的甜,才知道该怎么把那种味道写进文章里。

从那以后我就明白,文字是需要生活滋养的,只有走出去,用眼睛去看,用鼻子去闻,用嘴巴去尝,才能捕捉到那些最真实、最生动的细节,写出能打动人心的文字。

车子在高速上平稳地行驶着,路边的风景渐渐从城市的高楼变成了乡村的田野。

绿油油的玉米地一眼望不到边,风一吹就泛起层层波浪;

偶尔能看到路边的果园里,果农们正在忙碌地打理果树,脸上带着丰收的期盼。

我打开了车载音乐,舒缓的旋律流淌在车厢里,和窗外的风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我靠在座椅上,看着远处的天空越来越蓝,心里的烦躁和疲惫都一扫而空,只剩下对大泽山的向往——向往那里的葡萄藤,向往那里的甜,更向往即将到来的、充满烟火气的时光。

导航提示还有二十公里就到大泽山了,远远地,已经能看到山坡上成片的葡萄架,郁郁葱葱的叶子在阳光下闪着光。

两个小姑娘已经迫不及待地扒着车窗,嘴里念叨着“快到了快到了”,大姐也露出了轻松的笑容,看来这一路平稳的行程让她彻底放下了晕车的顾虑。

我握紧了手里的相机,心里默默盘算着,到了葡萄园,一定要先拍一拍那些挂在藤上的葡萄,再记录下孩子们摘葡萄时的笑脸,还要和果农聊一聊,问问今年的收成怎么样。

八月的风从车窗吹进来,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葡萄香。

我知道,这趟大泽山之行,不仅能尝到甜到心坎里的葡萄,更能收获满当当的灵感和温暖。那些路上的欢笑,那些风景的美好,那些即将到来的丰收喜悦,都会变成文字,流淌在我的笔尖,成为最珍贵的回忆。

车子越开越近,大泽山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我的心里,也像即将成熟的葡萄一样,甜意满满。

回家后,我便写下了散文:

《大泽山之旅》

2024年8月31日,星期六,阳光正好,我决定去平度大泽山葡萄观光园去游玩。

这个计划已经有好多年了,只是没有时间去,都说大泽山的葡萄好吃,那真是只闻其声,未见其容。

从导航看,家到那里开车九十余公里就到了。为了有个停车的位置,我所以早晨七点就开始出发,害怕周末人多到时候没有停车的地方。

车在山下的停车场停下,还好车并不多,只有十几辆,观光的人稀稀拉拉,也许是来的太早了,后面的人还没来。

一进入葡萄园,仿佛进入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一串串葡萄挂满枝头,有紫色的、绿色的、红色的、各种品种让人目不暇接,编织甜蜜的传奇。

我漫步者葡萄架下,感受着那清新的果香,心情格外舒畅,还没有尝,甜蜜的汁水已仿佛在口中四溢,让人陶醉在其中。

沿着斜坡向上走,一边走一边观看,道路两边每隔几步就有买葡萄的业主,他(她)们都非常热情,每到一个摊点都会热情招呼你:“来,吃个尝尝吧,不要钱”。

我也情不自禁的被他们吸引过去,摊位上摆着紫色玫瑰香、金手指、巨峰、阳光玫瑰,蓝宝石、提子葡萄,还有一种特小的最贵,别看它小,30元一斤,每一种尝一个,的确都不错,只能推辞说:“先往里看看,回来再买”。

越是往里,越热闹,游玩的人员越来越多。一路下来也摸清了大体的价格,刚上坡卖的贵,中间卖的便宜,最里端卖的和外面卖得价格一样贵,最后在中间选了一个摊点买了六箱。

离开葡萄园,在回家的路上,我碰到了一个卖桃的路边小摊,一对老夫妇在那里守着摊位,一边卖着葡萄,一边卖着桃子,我停下车来,心想:既然来了一趟大泽山,总得带回两箱给朋友尝尝,于是,我又买了两箱阳光玫瑰准备送朋友。

看到摆放的那些桃子并不起眼,个头不大,颜色也不新鲜,与我在超市里看到的桃子相差甚远。但摊主很热情招呼我尝一尝,说:“尝好了再买,不甜不要钱”。

我犹豫了一下,拿起一个摊主洗好的一个咬了一口,瞬间一股甜蜜的味道在口中散开,那甜度超过了我的想象。

摊主告诉我说:“这是寒露蜜,是当地的特产”,男摊主说这种桃子十有九不收,加上近年雨季水多,产量很少,我不禁感叹,有的时候事物不能光看外表,内在的品质才是最重要的。

我说多少钱一斤?摊主说:“到集市上去卖六块钱一斤,你在这里想要给你十块钱二斤,看你买我的葡萄,便宜一点给你”。

我说:“品相也不好看,干脆十元三斤吧,买你十元钱的”。女摊主说不卖,卖不着,男摊主说:“行了行了,卖给他点吧”。

就这样我买了十元钱的,还要了一个盛葡萄的纸箱,谁知回家后,都说买少了,别看它品相不好,吃头可好了,都想要买,我赶紧拿起他们旳葡萄箱,看看上面有没有地址,或者二维码也行,可惜上面什么联系方式都没有,其它的葡萄箱上也都没有联系方式,也许是一种遗憾。

这次大泽山之行,让我收获满满。

不仅品尝到了美味的葡萄和桃子,还让我明白一个道理:不要被事物的外表所迷惑,要用心去感受它的内在美。

大泽山,你是秋天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