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那这大军,将由谁为统帅?”
杨士奇问道。
朱瞻墡看向了于谦。
三杨和太子顺着朱瞻墡的目光,也落到了于谦的身上。
至于于谦,一脸难以置信地指着自己,
“啊?不会是微臣吧?”
“是你,就是你了于谦,不是你还能是孤不成?”朱瞻墡笑道。
“微臣行吗?”
“你行,你可太行了,于谦。”
“那……,臣于谦领旨谢恩——!”
次日的早朝上。
朱瞻墡亲笔颁布了一道圣旨。
当着百官们的面。
宣布最近一个月内,京城任何一个官员都不准离开京师。
京师的几处大门都要严防死守,盘查来往出入京师的人。
甚至连出城的货物都要仔细检查。
在京的官员,他们的画像都分配到了看守城门的士兵手中。
任何一个在京的官员,都休想在这个月内离开京城。
这个圣旨一颁布。
就引起了朝廷的动荡。
甚至导致朝廷的群臣们,都有些不安分起来。
纷纷在猜测,监国为什么要这样做!
朱瞻墡没有多说一句话。
直接将王阳明他们送上来的罪证和供词,全部发下给百官们一一过目。
他都不想多看一眼群臣的表情!
朱瞻墡只是站起身来,
走下龙椅,
来到群臣们中间,
高声说道:
“福王谋逆,商贾造反,江南大大小小的官员,暗地里都在做谋逆朝廷的事!他们,那是犯下了滔天大罪,他们将江南的百姓们置于水火之中,还培养党羽傀儡,还想要把持朝廷?”
说到这儿,
朱瞻墡顿了顿,
他环顾一圈四周站着的文武百官们,见大伙的神情似乎都伪装得很好,都是面露惊讶的样子!
不由得淡然一笑。
都是千年的狐狸,给谁唱聊斋呢?
既然都是官场上的老狐狸。
那咱们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诸位爱卿,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这小小的福王还敢欺天?就算陛下远征在外,孤也能料理了这朱家的不肖子孙。”
朱瞻墡的话敲在群臣的心中。
他们比谁都懂得观察局势,比谁都明白站队的重要性。
一个个都不发表言论。
但心底里也都有了一些准备。
朱瞻墡继续说道:
“孤已经调集了五万大军陆陆续续奔赴江南,这里面配备的都是朝廷最新的火器,那些火器想必爱卿们都知道,那有多厉害吧?”
“就这福王还敢造反?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那样子,哪里像太祖的子嗣?尖嘴猴腮的样,满脸都是狼子野心!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孤非得宰了他!”
群臣闻言都是浑身一颤。
对于监国的本事,他们可太清楚了。
一时间,那些暗中投靠福王的人,都不禁为福王捏一把汗。
看似福王人马众多。
但大家都觉得赢的肯定是这个监国殿下。
只因为监国从执政以来,给大家带来的震惊太多了。
而且给群臣的压迫感太强!
朱瞻墡又道;
“锦衣卫这儿,得到了一份情报,这里面都是江南书院资助过、拉拢过的朝中官员们。”
“那群商贾也是有意思,干着丧尽天良的事,但真到了要杀头的时候,一个个又怕得要死……,恨不得把他们祖宗有几根毛都给吐出来。”
此言一出。
朝堂上的一些大臣们,脸色就变了。
额头不禁溢出了冷汗来。
他们神情有些惊慌失措。
有些大人,甚至脚都有点儿软了起来。
朱瞻墡从袖中取出了一个信封,就这么当着文武百官们的面,露出了一截信中的内容。
上面都是密密麻麻的小字。
似乎都是人名!
那些神情紧张的官员们,此时已经是心如死灰了!
手都不受控制地在发抖。
朱瞻墡拿着这一封裁开的信,也不全取出来,只是回到了龙椅上,将信就这么放到面前的桌子上。
他用玉玺压住这一封信,然后当着这里文武百官们的面,沉声说道:
“诸位臣工,名单就在这里,是谁,北镇抚司的锦衣卫都已经掌握了,他们这群人,锦衣卫那是查得一清二楚……,”
“孤本可以就此抓人!但这上面有些人的名字却让孤很是为难!上面的一些大人,那平日里也是勤勤恳恳的做官,既没有贪墨,也没有做错事,甚至还有不少,是孤很喜欢的大人。”
“这些人虽然曾经是江南书院培养出来的,但念在他们还未干过什么忤逆犯上的错事,孤呢,打算给他们一个机会。”
此言一出。
那些原本已经要晕死过去的官员们,瞬间打起精神来!
就跟吃了壮阳药一样。
一下子就恢复了血气。
腰不疼了,腿不酸了。
连冷汗都不冒了!
别说不打摆子,不发颤了。
甚至连头都抬得高高的!
一双眼期待不已地盯着那龙椅上端坐着的监国殿下。
这些人眼神里的激动和劫后余生,
完全就是溢于言表。
藏都藏不住。
什么都写到了脸上。
朱瞻墡注意到这群人的神情变化,嘴角微微上扬,一切都如计划的那样。
朱瞻墡望着群臣,云淡风轻地告诉他们,“孤调集了京师的军队,还有山东的备倭兵,整整五万大军奔赴江南!他们都是作战优良的老兵。而且又有火器又有后勤的支援,那福王在这五万大军面前,不过只是跳梁小丑。”
五万?
自然没有。
但朱瞻墡就这么说了。
而这群大人们自然也会相信。
“这里面佛朗机炮就有两百门,新火枪就有一千把,诸位爱卿,你们说,那福王是不是小丑?”
朱瞻墡笑着问道。
脸上尽显胸有成竹的自得意满。
“这么多呀?那福王确实是小丑了!”
“两百门大炮?”
“还是那新型火炮,那福王岂能是朝廷的对手?”
“没错没错,还是咱监国殿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整整五万大军!——五万大军!”
“他们忘记了,咱监国上次就凭那么点人,都守住了叛军攻城。”
“呵呵,小丑!”
群臣也是议论纷纷。
都纷纷倒向了朝廷这边,倒向了朱瞻墡这边。
朱瞻墡笑而不语。
不经意间瞥到了一眼老爹。
太子朱高炽,正悄悄地为他竖起一个大拇指。
——好儿子!
——这一手妙呀。
——拉大旗扯虎皮。
哪来的名单?
哪来的五万大军?
都是假的!
但,假亦真时真亦假。
虚虚实实中,在此时的群臣心中那就是真的!
朱瞻墡说的这些,
那可比真的还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