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灶神的味觉:庶女厨娘逆袭录 > 第424章 归途未定,火种再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24章 归途未定,火种再燃

月移星转,三人踩着被月光浸得发白的石板路回到天膳阁。

门廊下的灯笼被风掀起一角,暖黄的光漏出来,在苏小棠腰间的荷包上投下斑驳影子——那里装着发烫的本味石,也装着七处遗迹的地图。

\"老厨头。\"苏小棠推开后厨门时,正见白胡子老头蹲在灶前拨弄余烬,火星子噼啪跳上他的粗布围裙。

听见唤声,他抹了把脸直起身,皱纹里还沾着灶灰,\"小棠啊,我就说你准得带着那俩小子半夜折腾——\"

话没说完,苏小棠已从怀中取出个用油纸裹了三层的纸卷。

她解绳结时格外慢,指腹反复摩挲过绳结的褶皱,像在确认什么,\"这是七处试点的地图。\"她将纸卷轻轻放在案上,烛火映得纸边泛出旧色,\"若有人来寻,切勿轻易示人。\"

老厨头的手刚触到油纸就顿住了。

他枯瘦的指节微微发颤,抬头时眼角的皱纹堆成更深的沟壑:\"当年御膳房那批文书被烧时,我蹲在灰烬里捡了半宿......\"他喉结动了动,浑浊的眼突然亮起来,又迅速暗下去,\"小棠啊,你当真要走那条路?\"

\"总要有人把断了的线接起来。\"苏小棠按住他手背。

老厨头的手凉得像深秋的灶膛,可掌心里还留着常年握锅铲磨出的茧,\"您帮我守着它,就当......\"她笑了笑,\"就当替我看住这把火。\"

老厨头重重应了声\"好\",低头时白发扫过纸卷,遮住了眼底翻涌的担忧。

后堂忽然传来\"哗啦\"一声纸页翻响。

陆明渊不知何时已转去了东厢的书案,半卷《各州食记》摊开在他面前,烛台被他推得离自己极近,光落在他眼尾的泪痣上,把那点黑衬得像要烧起来。

\"小棠,你来。\"他指尖叩了叩书页,\"这里记着三年前,南诏的百姓还以清粥配酸角为食。\"他又翻开另一本,\"可今年的《膳档》里,半数食单都加了'心火椒'——\"他拈起片暗红的碎椒,在烛火下照出细密的纹路,\"这东西原产极西,辛辣能灼得人舌头发麻,吃多了连苦胆都会烧干。\"

陈阿四扛着铜铲凑过来,疤在火光里一跳一跳:\"老子在御膳房当差时,炎盟的人就爱用这种邪门香料!

说是提味,实则让人吃惯重口,离了他们的货就尝不出别的滋味......\"他突然攥紧铜铲,虎口绷出青筋,\"奶奶的,既然找着踪迹了,不如带几十号人杀过去,把他们的香料铺子全掀了!\"

\"阿四!\"苏小棠按住他挥起的铜铲。

陈阿四的力气大得惊人,震得她虎口发麻,\"你忘了当年先帝派官差去收绝技的下场?\"她想起陆明渊说过的旧事——地方官带着刀枪进厨房,厨子们宁肯砸了锅也不肯交菜谱,\"百姓不是被绑着的羊,你越逼,他们越要护着自己嘴里那点滋味。\"

陈阿四的铜铲\"当啷\"砸在地上。

他瞪着苏小棠,疤都涨红了:\"那总不能由着炎盟祸害?\"

\"我们要让他们自己尝出不对。\"苏小棠从袖中摸出块灶糖,是方才在碑林踢到的那块,糖纸泛着旧旧的黄,\"就像这灶糖,甜得发腻时,人们才会想起清粥的香。\"她把灶糖放在陆明渊摊开的食记上,\"办'味觉巡宴'。

从漠北开始,做最本真的菜,让百姓自己比一比——炎盟的辣是烧喉咙的痛,真正的味是暖到胃里的甜。\"

陆明渊忽然低笑一声。

他伸手将灶糖推回苏小棠掌心,指腹擦过她沾着灶灰的指尖:\"好个以味为刃。\"他的目光扫过窗外渐亮的天色,\"我这就去调各州的驿道图,巡宴的路线得绕开炎盟的耳目......\"

\"且慢!\"陈阿四突然竖起耳朵。

后巷传来极轻的脚步声,像猫踩着青瓦,\"有人。\"

话音未落,院外传来\"咚\"的一声。

苏小棠掀开窗纸,正见个穿玄色短打的人影翻上墙头,月光照出他腰间的青铜鱼符——那是只有皇宫暗卫才有的标记。

他反手抛来个油布包,落地时滚到苏小棠脚边,随即像片叶子似的消失在晨雾里。

陆明渊已经蹲下身。

他捏着油布包的一角,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是用'隐墨'封的。\"他抬眼看向苏小棠,眼尾的泪痣在晨光里泛着暗芒,\"看来我们的计划,有人比我们更急着知道。\"

油布包在桌上投下小小的阴影,像颗未爆的雷。

油布包在烛火下泛着潮湿的暗纹。

陆明渊解开封绳时,指腹擦过隐墨特有的粗糙触感——这是宫中暗卫传递密信的规矩,需用温水浸润才能显形。

陈阿四早把铜铲往地上一杵,凑过来盯着他动作,疤上的旧皮被呼吸带得微微起伏:\"奶奶的,这破纸能藏什么宝贝?\"

苏小棠没说话。

她盯着陆明渊的指尖,看他将油布展开铺在案上,又取来茶盏浇了小半盏温水。

暗纹遇水瞬间晕开,墨迹像被惊醒的游鱼,在纸上蜿蜒成字。

她听见自己心跳撞着肋骨,一下比一下急——上回见这种隐墨,还是三年前替陆明渊送密报给边关将领,可那回的信只有巴掌大,哪像眼前这张,足足铺了半张案几。

\"是......御印。\"陆明渊的声音突然低下去。

他指腹抚过信末那方朱红,像是怕碰碎了什么,\"小棠你看,'朕已知悉灶神之事'......\"

陈阿四的铜铲\"当啷\"砸在脚边。

他凑得太近,鼻尖几乎要碰到信纸:\"皇帝?

那老东西怎么会知道咱们的事?\"

苏小棠没接话。

她盯着\"特许自由出入各州\"那行字,喉头发紧。

上回见皇帝还是春狩时献宴,他夹了一筷子她做的荔枝蒸虾,说\"小厨娘的手比朕的玉扳指还金贵\",可转头就把要弹劾她的御史官升了一级。

现在这信里的字写得方方正正,倒像换了个人。

\"他要的是灶神信仰。\"陆明渊突然笑了,指节敲了敲\"调用宫廷资源\"那几个字,\"民间总说灶神管五谷丰登,皇帝要的是民心稳。

咱们重建信仰,他得个'顺应天意'的好名声,各取所需罢了。\"

苏小棠的指甲掐进掌心。

她想起昨夜老厨头摸着地图说的\"断了的线\"——灶神信仰断了百年,皇帝早年间忙着平乱,现在天下初定,自然要找由头拢人心。

可她能信吗?

上回御膳房换掌事,皇帝批的折子还在她案头压着,墨迹都褪了,批的是\"苏小棠暂代\",这\"暂\"字像根刺,扎得她半夜睡不着。

\"先应下。\"她突然开口,声音比自己想的还稳,\"青阳灶庙离京城最近。\"她从袖中摸出七处试点的地图,指尖点在最北边那个模糊的红点上,\"那是御膳房旧址,当年老厨头说,灶王像肚子里藏着前朝御厨的菜谱。

现在被火灵教占了......\"她顿了顿,\"他们要的,未必不是咱们要找的。\"

陈阿四的疤挑了挑:\"那破庙我去过!

十年前跟着御膳房采办路过,墙皮掉得跟狗啃似的,就剩个歪脖子树......\"他突然噤声——苏小棠抬眼时,他看见她眼底有团火,像极了当年在侯府厨房,她被嫡姐推下灶台,爬起来时眼里的光。

当夜子时,天膳阁后厨的灶火仍未熄。

苏小棠蹲在灶前,看砂锅里的归元露咕嘟冒泡。

本味石在她腰间发烫,照得药汁泛着琥珀色的光。

这是她第七次提炼净化配方了,前六次要么火候过了药汁发苦,要么本味感知用多了,她扶着案台直犯晕。

\"再添半钱甘草。\"她对着砂锅喃喃,手指捏着药碾子,碾碎的甘草末簌簌落进碗里。

药香混着灶灰味钻进鼻腔,她突然顿住——后窗的竹帘动了动,不是风,是被什么东西带起来的。

她没抬头。

手却悄悄摸向案角的青瓷罐,那里面装着新晒的花椒,捏一把撒出去能迷了对方的眼。

但指尖刚碰到罐沿,又收了回来。

她想起陆明渊说的\"以味为刃\",真要打草惊蛇,怕是连明天的路都走不踏实。

她装作没察觉,把甘草末倒进砂锅,用木勺搅了七七四十九下。

等药汁收得差不多了,才慢悠悠起身,将药汁倒进瓷瓶。

转身时,袖中香囊晃了晃——方才趁搅药的工夫,她已把写着配方的纸团塞进了香囊最里层,用蜜蜡封得严严实实。

后窗的竹帘又动了动,这次更轻,像片叶子飘过去。

苏小棠盯着帘角,直到它彻底静下来,才松了松攥得发麻的手指。

第二日清晨,马车停在天膳阁门口。

陆明渊扶着车辕,看苏小棠踩着木凳上车。

她今日穿了月白短打,腰间挂着本味石和那只藏着配方的香囊,发间别着老厨头送的铜灶牌,在晨光里闪着钝钝的光。

\"走了。\"陈阿四甩了个响鞭,马蹄声敲碎满地晨露。

马车刚拐过街角,苏小棠突然攥住车帘。

前面槐树下站着个人,穿玄色黑袍,帽檐压得低低的,可那身形......她喉间发紧——三个月前在炎盟老巢,她亲眼看着这个执事被乱箭射穿胸口,血把青石板都染透了。

陆明渊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

他伸手按住她发颤的手背,指腹轻轻蹭过她腕间的脉。

陈阿四的鞭梢\"啪\"地甩在半空,惊得路边麻雀扑棱棱乱飞。

黑袍男子缓缓抬起头。

帽檐下,他的脸在晨雾里忽明忽暗。

苏小棠听见自己心跳如擂鼓,看见他嘴角慢慢勾起来,露出个似笑非笑的弧度。

\"苏姑娘......\"

他的声音混着马蹄声飘过来,像根浸了冰水的针,扎进苏小棠的后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