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一处没弯腰捡,手指在水龙头下微微一顿,眼神沉了半秒。系统探查的界面还在后台运行,厨房吊顶那点微弱的能量波动像根细针,扎在他神经末梢。他抬手抹了把脸,水珠顺着指缝滑下去,动作自然得像是刚忙完工作回家的普通人。
可他知道,有人正通过那个装置,盯着他的每一个表情。
“看来今晚真得加个菜。”他自言自语,声音比平时高了两度,顺手把锅铲磕了磕灶台,“虞媚儿说想吃糖醋排骨。”
说完,他转身走出厨房,脚步轻缓,直到卧室门合上才停下。窗帘拉了一半,街灯的光斜切进来,在地板上划出一道明暗分界。他靠墙站定,从空间取出探测棒,调到灵敏模式,轻轻一点屏幕——刚才采集的波形数据自动同步进系统分析模块。
三组信号源,呈三角分布。
厨房吊顶、阳台窗框接缝、还有卧室空调通风口。不是随机布控,是精准覆盖生活动线。对方要的不只是监听,是完整的行为模型。
“还挺会搞科研。”他低声嘀咕,“可惜抄的是我的作业。”
他把数据封进空间最底层,设了三重验证。然后打开通讯记录,翻到三天前那次地形图上传的日志。延迟0.3秒,Ip被替换成内网地址——这手法不新鲜,副本里那些机关怪也爱玩伪装触发器那一套。
区别在于,这次是冲着他来的。
手机震动,一条加密消息跳出来:【培训名单上的新人,编号x7,今天调入应急协调科。】
吴一处盯着那行字看了两秒,回了个表情包——一只端着咖啡的猫,配文“同事你好”。
他知道虞媚儿看得懂。当年打沙巴克城时,他们就用表情包传过战术指令。一个点赞代表进攻,两个点赞代表撤退,哭脸是陷阱,狗头是反话。现在这套老规矩又派上了用场。
他退出聊天界面,打开社交软件,发了条朋友圈:“今晚加鸡腿!连续打卡七天奖励到账!”配图是一盘红烧肉。
这是暗号。意思是:调查启动,环境可控。
五分钟后,虞媚儿回评:“记得蘸酱。”
——收到,情报通道已开。
夜里十一点,整栋楼安静下来。吴一处坐在书桌前,戴着耳机,屏幕上是市政外联办的公开数据端口。他伪造了一份《玛法大陆坐标推演稿》,内容全是乱码和假参数,但格式严谨,标题唬人。文件命名“绝密_仅限内部研讨”,访问权限设为“特定Ip可见”。
上传完成,他在后台埋了个追踪脚本。
十二点零三分,系统提示:文件被访问。来源Ip——市政外联办服务器b区,账号权限等级三级,使用者关联工号x7。
“还真是你。”他冷笑。
凌晨两点,虞媚儿的消息来了:【灰鼠答应接单,交易方式走虚拟任务平台,报酬五万信用点。】
吴一处回:【成交。备注:要最近三个月地下管网区域的能量异常报告。】
灰鼠是她早年应急组的老关系,代号而已,真名不知道,长相没见过。这类人只认流程不认脸,好处是安全,坏处是信息得自己筛。
天快亮时,第一份资料到了。
压缩包里是几张热力图和一段音频。热力图显示,城市东南片地下排水枢纽有规律性能量峰值,时间集中在凌晨三点到四点之间,持续频率与监听装置一致。音频只有十秒,背景音里有滴水声和金属摩擦的回响,最后半秒,传来一句模糊的人声:“……重启协议,等信号。”
吴一处把音频放了五遍,终于听清那个词:**“门”**。
他关掉文件,靠在椅背上,脑子转得飞快。残片被盗、空间被侵、监听布控、内部渗透……这不是散兵游勇,是系统性重建。他们没散,只是缩进了地下,像毒蛇蜕皮,换了个壳子继续爬行。
而那个“门”,恐怕就是他们真正的目标。
他起身走到阳台,推开窗户。晨雾还没散,楼下早点摊已经开始支锅,油条在滚油里翻腾,香气飘上来。一个穿校服的小孩跑过,书包甩在背后,笑声清脆。
这画面太正常了,正常得让他起疑。
他低头看了看手里的空烟盒,没扔。昨天他还装模作样跟老板打招呼,说今晚回家做饭。今天他照样会去上班,打卡,开会,讨论应急预案。但他不会再信任何一份“正常”的文件,也不会再忽略任何一个“巧合”的细节。
八点整,他穿上外套,拎起公文包出门。路过厨房时,故意提高嗓门:“最近工作轻松,可以多陪陪你!”
话是对空气说的,也是对吊顶里的装置说的。
电梯下行,他掏出手机,给虞媚儿发了最后一条暗语:【鸡腿已熟。】
几秒后回复:【记得蘸酱。】
回到家时已是晚上。他照常做饭,炒菜时锅铲磕得叮当响,嘴里哼着跑调的歌。等虞媚儿进门,他迎上去接过包,笑着说今天领导表扬他台账做得齐整。
一切如常。
可就在她转身换鞋的瞬间,他指尖一动,系统探查悄然开启,将整间屋子扫描一遍。三处信号源依旧活跃,能量稳定,没有移动或增强迹象。
他们还在看。
很好。
他走进书房,锁上门,打开电脑。屏幕上,那份伪造的推演稿已被访问七次,其中三次来自不同部门的交叉查询账号。有人在追,有人在查,有人在试图还原他的“研究进度”。
他嘴角微扬,开始整理证据链。
监听装置波形、热力图、音频片段、Ip访问记录、培训名单编号x7的调岗文件……所有资料被打包加密,命名为“待清算”。存入空间最深层,连系统默认探查都无法触及。
然后他新建一个文档,标题写:**余波势力活动日志·第一日**。
下面只有一行字:
“他们以为我在过日子,其实我在布网。”
窗外,夜色渐浓。街边路灯一盏接一盏亮起,映在玻璃上,像一串未闭合的电路。
吴一处关掉灯,坐在黑暗里,盯着手机屏幕。
灰鼠发来新消息:【排水枢纽c-12区,昨夜三点十七分,检测到短频脉冲信号,特征与你提供的波形匹配度92%。】
他看完,没回。
手指滑动,调出建筑结构图,放大c-12区。那是废弃多年的二级泵站,入口隐蔽,监控盲区,正好适合藏人。
他点了根烟,没点着,就夹在耳朵上。
明天上班,他打算申请一次例行巡查,理由是“排查老旧设施安全隐患”。
工号x7的新同事,应该不会拒绝这种无聊任务。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对面楼顶的天线塔。风刮过,铁架轻微晃动。
忽然,他注意到天线塔背面,有个不起眼的黑色盒子,位置刚好能俯视他家阳台。
他眯了眯眼。
那不是市政设备。
那是另一个监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