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妥当,菁莪把自己收拾收拾,准备去秦家父母那里待婚。
韩蜀和秦立桓一起送她,同行的还有韩铭、川子和安安。
前脚跨出房门,楼上的电话响了,找韩蜀,大桥指挥部打来的,说有要紧事,让他即刻去现场。
“你去吧,我哥送我过去。”菁莪说。
韩蜀想让她等一等,等自己从指挥部回来。
秦立桓捣他一拳,“至于?还有三天,三天而已,知不知道有习俗说婚前三天男女不能见面?”
韩蜀不理会他的戏谑,把菁莪拉回屋里,搂住她轻声说:“等我去接你。”
菁莪说:“好。”
简单两句话,两人的心都怦怦跳。婚姻的承诺。
再度启程,几个人说说笑笑去车站,没走到大院门口,又被急速蹬自行车而来的通讯员追上,找秦立桓,把自行车往他手里一塞说:“工学院打来电话,说有急事,让你马上过去。”
韩铭、安安和川子都忐忑地看她:
“小婶儿——”
“小舅妈——”
“小姑姑——”
“没事,咱们回去,回家等。”
菁莪知道今天是不能走了,大桥那里有紧急情况正常,学校能有什么紧急事情?尤其还在暑假期间。
首先想到的,是秦家父母被举报的事扩大化了。
心慌。
不光她心慌,大家都心慌,一家人坐在客厅里等。
一等等到晚饭后,韩蜀和秦立桓前后脚到家,除了他们本人,身后还各跟了一名小战士。
老爷子和韩晋都是阅历丰厚的,见此景就猜出了个七八分,摁摁膝盖,跟两名小战士点头打招呼。
韩晋说:“在我们家不会有意外发生,你们先吃饭,然后去休息。”
两人对视一眼,打了个敬礼跟着通讯员出去。
“出什么事了?”房门一关上,老太太就急声问。
“没事妈。”韩蜀握握她的手,又回身握住菁莪的手,菁莪觉到他掌心里都是汗。
“我要被借调出去一段时间。”秦立桓先开口。
“我也是。”韩蜀说。
“去哪里?”
“不知道。”
“干什么去?”
“不知道。”
“去多长时间?”
“不知道。”
“啊呦——”老太太惊呼一声。
“哪天走?”
“后天一早。”
“啊哟!”老太太又惊呼一声,扑通落在了沙发上。
当年,大儿子因为要匆匆上战场,连娶亲程序都没走完,便两根红烛和媳妇入了洞房。
到了小儿子这里,她从几个月前就开始准备,想着即便再困难再俭省,也要把该走的程序都走完,如今万事俱备,就差好日子了,怎么又办不成了呢?
老太太没文化,但知道哪头重哪头轻,多少次送丈夫和儿子一同上前线,她担心到崩溃,面上却连眉毛都不眨,可就是觉得对不住儿媳。
当年对不住大儿媳,如今又要对不住小儿媳。
“妈——”大嫂在她身边坐下,搂住她的肩。
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兜头把菁莪砸了个意识模糊,身体不自觉晃了一下,被韩蜀握住的手也不自觉攥紧,指尖冰凉。
“小鱼——”
“菁菁——”
韩蜀和秦立桓同时叫她。
“我没事。”菁莪把手指动了动说。
她也知道哪头重哪头轻,一声召唤起征途,是所有人的义务,尤其这个年代,那不仅是义务,还是荣光。
前段时间,她曾看见,校园内贴满了毕业生用大红纸头写的决心书:“坚决听从召唤,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哪里需要,哪里就是我的家。”“不怕苦,不怕远,祖国需要就是我的志向。”“坚决服从祖国需要,党和国家培养我读书成才,是报效的时候了!”等等。
每幢宿舍楼的外墙、食堂大楼的外墙,都被贴满了,学校成了红色的海洋。
有人已经写了一份,看别人写的决心更大,就在别人的决心书上再签上自己的大名;还有人干脆再写一份,贴到更显眼的地方。
有人问,是真心的吗?回答:是真心的,或者说绝大部分是真心的。
菁莪问过韩蜀和秦立桓写了吗,答曰,写了。也是真心的。
只不过他们二人此刻的心境都有些矛盾,尤其韩蜀,一边是义务是荣光是志向,另一边是对爱人的歉意和不舍。
菁莪基本猜到他们要去哪儿了。
西北。
援助国撕毁协定撤走援助,我们要自力更生、从头摸起了。
各方科研专家集结进军之时,搞基建的工程兵和工程技术人员,更要走在他们前头。
抬头看老爷子,老爷子合眼点了点头,显然也猜到了。而他之前分明不知道,说明在确定人选和找韩蜀谈话前,没人和他打招呼。
是呢,这应该是总参的决定,而且也没有人可以行特殊,更没有特殊可行。
菁莪曾看到一则消息说,一对新婚夫妻分别接到任务奔赴那个遥远的地方,互相都不知道对方去了哪里,只能靠写信表达思念,信从当地寄出,经京城转递,再寄回来。但两人都不知道,都以为对方在不同的“遥远的地方”。及至后来实验成功,开庆功宴时才惊讶地发现,他们工作的地方只隔了一堵墙。
摇摇韩蜀的手,菁莪说:“那咱们明天办婚礼吧。”
“小鱼——”
“菁菁——”
“丫头——”
好几道声音同时响起。
韩蜀顿一下,两手抓住她两只胳膊,低了头小声说:“我后天一早就走。”
从新婚的床上爬起来,把新婚的妻子丢在家里,一去不知何时归,想一想就歉意满怀。
能平安回来当然好,万一出了什么意外该怎么办?他现在都有些后悔提前办结婚登记了。
“不耽误。听人说喜事推迟不好,但提前没问题。再说,咱们上个月就办完结婚登记了,婚礼不过就是向人宣布一下这件事罢了,形式而已。”菁莪尽量笑着说,
转向其他人接着道:“哥,你去给爸妈和爹打电话吧,让他们明天一早都到这边来。爸妈、大哥大嫂,咱们这边也——”
“丫头啊,”老爷子打断她,“让你受委屈了,你不用考虑我们,更不用考虑是不是已经发了喜帖。”
“你爸说的对。”老太太也站起身说话,“你爸妈和你爹那里,我和你爸去解释,客人那里,让你大哥大嫂挨家去说。等小四回来,等他回来了,再好好给你们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