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蹲在粮仓门口,手里拿着一叠账本,笔尖在纸上轻轻敲打,却迟迟没有落笔。
顾柏舟从田里回来,肩上扛着一把锄头,脚步沉稳。他在我旁边站定,看了眼我手里的账本,轻声道:“今天又忙了一天,歇会儿吧。”
我笑了笑,把账本合上,揉了揉有些发酸的手腕,“最近系统提示能量值消耗变快了,我想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出路。”
他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坐在我身边,把锄头放下,顺手捡起地上的一根干草,在指尖慢慢搓开。
我望着远处的田地,心里盘算着。紫心萝卜的推广顺利,村民们已经开始主动试种,李商人的订单也稳定增长。但光靠本地市场,终究是有限的。想要扩大影响,必须找到更远的渠道。
正想着,林婶从村口那边走了过来,手里拎着个布包,脸上带着几分神秘兮兮的笑意。
“悦娘。”她压低声音,“有人托我捎个东西给你。”
我抬头看她,“什么东西?”
她从布包里取出一封信,递到我面前,“是个过路的商人留下的,说是专门给你的。”
我接过信,信封很普通,用的是市面上常见的麻纸,上面只写着“云姑娘亲启”几个字,没有署名,也没有印章。
我皱了皱眉,手指摩挲着信封边缘,入手微糙,像是被风吹过许久的纸张。信封背面隐约有几道淡淡的划痕,像是被什么东西蹭过。
“人呢?”我问。
林婶摇头,“早走了,说是在驿站歇了一晚就继续赶路了。我没见过那号人,穿着倒是干净利索,话不多。”
我低头看着那封信,心头泛起一丝疑惑。是谁?为什么会找上门来?
“你打算拆吗?”顾柏舟问我。
我点点头,抽出信笺,展开一看。
字迹工整,墨色略深,像是特意挑选过的纸笔所写。
“云姑娘: 久闻大名,幸得听闻贵处有种特异作物,品质非凡,引人侧目。本人有意合作,愿以高价收购种子若干,望能互通有无,共谋发展。若有意详谈,请于三日后至镇东茶楼一叙。勿复,恐泄密。”
我看完信,神色变得凝重起来。
这封信的内容看似诚恳,但通篇没有透露对方身份,甚至连商会名称都没提,只说“互通有无”,语气拿捏得极好,既显得诚意十足,又不露半点底细。
我将信折好,放进衣襟内侧,思索片刻后问道:“林婶,那个送信的人,有没有留下别的东西?”
林婶想了想,摇头,“没有,就这一封信。他说只要亲手交到你手上就行。”
我嗯了一声,没再多问。
顾柏舟一直没出声,只是静静地看着我,眼神里透着一丝担忧。
“你在想什么?”他问。
我抬起头,迎上他的目光,“我在想,这个人到底是谁。”
他沉默了一会儿,才低声说道:“你不觉得太突然了吗?”
我点头,“确实突然。但现在的情况,我们也不能一味守着本地,总得走出去看看。”
他没再劝,只是轻轻叹了口气,“那你小心点。”
我笑了笑,“我知道。”
晚上,我把那封信拿出来,放在桌上,借着油灯的光仔细看了几遍。
信末角落,有一枚模糊的印记,似乎是盖章时印泥不够,留下了一个半清晰的图案——像是一朵莲花,但花瓣形状奇特,边缘有些扭曲,像是被风吹皱的水面。
我拿出纸笔,把图案临摹下来,打算以后有机会查一查这个图标的来历。
窗外夜风轻拂,吹动窗纸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屋内静得出奇,连烛芯爆裂的声音都听得一清二楚。
我靠在椅子上,闭了会儿眼,脑海中浮现出刚才那一幕幕画面:林婶递来的信、陌生旅人的身影、还有那枚模糊的印记。
如果这是个机会呢?
我一直以来都在寻找突破口,而这次的合作提议,或许就是个契机。当然,前提是不能贸然答应,得先摸清楚对方的底细。
我睁开眼,拿起笔,在账本的空白页写下几个关键词:
“神秘商人”、“高价收购”、“未知风险”、“潜在机遇”
写完后,我又在“潜在机遇”下面画了个圈,盯着它看了许久。
“悦娘。”门外传来顾柏舟的声音,“你还没睡?”
我应了一声,“马上就好。”
他推门进来,手里端着一碗热汤,放在我桌上,“喝点热的。”
我看着他,忽然觉得心里踏实了不少。
“谢谢你。”我说。
他摆摆手,“别谢我,只要你自己心里有数就行。”
我点头,“我会的。”
他站在桌边,看了眼我桌上的纸,轻声问:“真要回信?”
我看着那张纸,缓缓点头,“至少,得知道他们到底想要什么。”
他没再说什么,只是拍了拍我的肩膀,转身出去了。
我低头看着那张纸,指尖轻轻划过“潜在机遇”几个字,心中已经有了决定。
明天,我就开始准备。
第二天清晨,我起了个大早,把一些常用的种子样本整理出来,装进一个小木盒里,打算到时候如果需要,可以作为样品展示。
我还让林婶帮我留意一下镇上的消息,特别是关于外地商人的动向。虽然不能直接打听那个神秘人,但至少可以掌握一些背景信息。
顾柏舟见我动作频繁,也没多说什么,只是默默帮我检查了一遍木盒的锁扣,确认没问题后才放心。
“你要是去,我陪你。”他说。
我抬头看他,“可是家里……”
“家里有王阿婆她们照看。”他打断我,“你一个人我不放心。”
我怔了一下,随即笑了,“好。”
窗外的阳光洒进来,落在木盒上,映出一道浅浅的光晕。
我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试探性的回应,而是我迈出的第一步。
一个通往更大世界的门,正在缓缓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