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宁省北部,铁岭市的东部,有一个别具韵味的地方——清河区。它的区域面积达480平方公里 ,虽然地域面积不算辽阔,却在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等方面有着独特的底蕴与特色,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地方。
一、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清河区的历史十分悠久,在先秦时期,这里就已属辽东郡,见证了早期华夏文明在这片土地的延伸。汉、晋时期,它归属扶余国,不同民族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逐渐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南北朝时,清河区成为高句丽的一部分,在这段时期,当地的建筑、风俗等方面都受到了高句丽文化的影响。唐朝时,这里被纳入安东都护府的管辖范围,与中原地区的联系更为紧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理念不断传入,促进了当地的发展。
清朝康熙三年(1664年),开原县建立,清河区隶奉天府,开始在行政上有了更为明确的归属。此后,其隶属关系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变化。民国35年(1946年),清河区隶辽北省;1949年5月隶辽西省;1954年8月1日隶辽宁省。1956年隶铁岭专署,1958年划归沈阳市,1964年隶沈阳专署,1968年12月又改隶铁岭专区。
1984年6月,依据《国务院关于辽宁省撤销铁岭、朝阳地区和铁法市等问题的批复》,开原县的清河镇、清河乡划归铁岭市,设立清河区,区辖“一镇一乡”,这是清河区作为独立行政区的重要开端。1986年4月,根据铁岭市人民政府《关于撤销清河镇,设立街道办事处的批复》,清河镇被划分为红旗街道和向阳街道,区辖“一乡两街”。1992年5月,清河乡更名为清河满族乡。1998年8月,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开原市所辖的杨木林子乡、曾家屯满族乡和八棵树镇的北大沟村及小围子自然屯划归清河区管辖,同时,曾家屯满族乡更名为聂家满族乡,区辖“三乡两街”。1999年10月,清河满族乡撤乡建镇,更名为张相镇。2010年7月,杨木林子乡撤乡建镇,更名为杨木林子镇。到2019年末,清河区辖“两镇一乡两街”,行政区划基本稳定下来。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清河区涌现出了许多优秀人物,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光彩。比如,在文化教育领域,当地有不少文人墨客,他们的作品记录了清河区的风土人情、历史变迁,为后人研究当地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在商业领域,也有一些杰出的商人,凭借着敏锐的商业头脑和勤劳的双手,在东北乃至全国的商业舞台上崭露头角,推动了清河区与外界的经济交流。虽然这些人物的名气或许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广为人知,但他们在清河区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深刻的足迹。
二、行政区划与乡镇简介
清河区下辖1个乡(聂家满族乡)、两个镇(张相镇、杨木林子镇)、两个街道(红旗街、向阳街) ,共有41个行政村、13个社区。
聂家满族乡是清河区唯一的民族乡,具有浓郁的满族文化特色。全乡满族人口占比较高,至今仍保留着许多满族传统习俗,如满族的特色饮食、服饰、礼仪等。在饮食方面,石家满族村的“八大碗”远近闻名,这八道菜选材讲究,烹饪精细,每一道都蕴含着独特的满族风味。服饰上,虽然现代生活中人们日常穿着已与汉族无异,但在一些重要的节日和庆典活动中,满族同胞们仍会穿上传统的满族服饰,展示民族风采。这里的人们还传承着满族传统的剪纸艺术,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不仅装饰了村民的生活,也成为了对外展示满族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聂家满族乡的自然风光也十分优美,山峦起伏,绿树成荫,山间清泉潺潺流淌,是一个亲近自然、感受民族文化的好去处。
张相镇位于清河区的重要位置,是当地的经济重镇之一。镇内工业发展较为突出,拥有多个工业园区,涵盖了机械制造、建材加工等多个行业,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就业,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张相镇的农业也颇具特色,以水果种植和养殖产业为主。在水果种植方面,解米沟村的梨园远近闻名,每到春季,梨花盛开,漫山遍野一片洁白,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秋季,硕果累累,香甜的梨子畅销各地。养殖产业也发展得有声有色,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肉类产品。此外,张相镇的交通十分便利,多条公路贯穿全镇,方便了货物的运输和人员的往来。
杨木林子镇以其丰富的农业资源而闻名。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全镇主要种植玉米、水稻等农作物,粮食产量稳定且品质优良。近年来,杨木林子镇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还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如蔬菜大棚种植,一年四季都能为市场提供新鲜的蔬菜。镇内的农村风貌整洁,村民们生活安居乐业,乡村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每年都会举办各类农事活动和文艺演出,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
红旗街是清河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这里政府机关、商业中心、学校、医院等设施一应俱全。街道繁华热闹,商业街两侧店铺林立,各类商品琳琅满目,满足了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红旗街还拥有多个文化广场,每到傍晚,居民们纷纷来到广场,跳舞、健身、聊天,充满了生活气息。向阳街则以其优美的居住环境和完善的社区服务而受到居民的喜爱。街道内绿化覆盖率高,空气清新,居住舒适度高。社区积极开展各类便民服务活动,为居民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营造了和谐温馨的社区氛围。
三、必游景点与历史遗址
清河水库
清河水库建于辽河支流清河下游,坝址位于清河区东侧,距开原市区8公里 ,是一座集防洪、供水、灌溉、养鱼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2)型水利枢纽工程,也是全省“东水济辽”水资源配置格局北线工程的重大节点工程。它于1958年兴建,1966年竣工,总库容9.68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2376平方公里,按500年一遇洪水设计,年一遇洪水校核,最大泄洪能力4982立方米\/秒。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左右岸泄洪洞组成。主坝坝型为粘土斜墙砂砾坝,坝顶长度1629.65米,坝顶宽7米,坝顶高程139.25米,最大坝高40.75米。溢洪道为河岸开敞式,总长580米,设计最大安全泄量4599立方米\/秒。
清河水库的社会效益显着,自运行以来,共调蓄了洪峰流量大于1000立方米\/秒的洪水17次,保障了下游城市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截止2021年,累计提供农业供水175亿立方米,提供生态供水3.63亿立方米,为开原、铁岭市等地提供生活饮用水,为清河火力电厂提供发电用水。2019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竣工,使水库枢纽工程运行更加安全可靠。这里还是辽北地区最大的淡水鱼养殖基地,1973年1月21日,创下了冬捕一网鱼41.7万公斤的世界记录。库区四周群山环抱,原生态植被保持较好,水质优良,是辽宁重要的饮用水源地。站在大坝上,极目远眺,湖面宽阔,碧波荡漾,远处山峦连绵起伏,山水相依,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龙泉山庄
龙泉山庄因赵本山拍摄的电视剧《刘老根》而声名远扬 ,它位于清河水库附近,是一个集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山庄内的建筑风格充满了东北乡村特色,古朴的木屋、篱笆小院,让人仿佛回到了过去的乡村生活。这里不仅保留了电视剧中的拍摄场景,如龙泉宾馆、老根舞台等,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电视剧中的氛围,还设有各种娱乐设施和活动项目。游客可以在老根舞台观看二人转表演,欣赏东北传统艺术的魅力;也可以参与到农家采摘活动中,体验收获的乐趣;还能品尝到地道的东北农家菜,如铁锅炖鱼、粘玉米、大碴粥等,感受东北美食的独特风味。
玉皇顶与明长城遗址
玉皇顶是辽北第二高峰,登上玉皇顶,云海翻涌,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这里的自然风光壮美,四季景色各异。春天,山上野花盛开,五彩斑斓;夏天,绿树成荫,是避暑的好去处;秋天,枫叶如火,层林尽染;冬天,银装素裹,一片洁白。在玉皇顶上,还留存着明长城遗址,虽然历经岁月的侵蚀,城墙有些已经残缺不全,但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当年长城的雄伟和重要的战略地位。这些遗址见证了烽火岁月,是历史的见证者,站在遗址旁,仿佛能听到当年的金戈铁马之声,让人对古代的军事防御体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四、民俗风情与特色美食
清河区的民俗风情丰富多彩,尤其是满族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在聂家满族乡,每逢重要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满族颁金节等,满族同胞们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春节时,家家户户贴春联、挂灯笼,还会制作满族传统美食,如萨其马、粘豆包等。在满族颁金节,人们身着传统满族服饰,举行祭祀、歌舞表演等活动,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人转是清河区广受欢迎的民间艺术形式,以其幽默风趣的表演风格、独特的唱腔和舞蹈动作而闻名 。演员们在舞台上载歌载舞,通过生动的表演讲述着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深受当地人民和游客的喜爱。无论是在剧院里,还是在乡村的舞台上,都能看到二人转演员们精彩的演出,观众们常常被逗得开怀大笑,掌声和叫好声此起彼伏。
清河区的特色美食也让人垂涎欲滴 。清河炖鱼是当地的招牌美食,选用清河水库里新鲜的鱼为食材,搭配当地的特色调料,用柴火慢慢炖煮。炖出来的鱼汤汁浓郁,鱼肉鲜嫩,味道鲜美,让人回味无穷。满族“八大碗”也是不可错过的美食,这八道菜包括扒肉条、白肉血肠、苏子叶饽饽等,每一道菜都有其独特的制作方法和文化内涵,体现了满族人民的饮食智慧和豪爽性格。此外,粘玉米、大碴粥等东北传统美食在清河区也随处可见,这些美食口感醇厚,营养丰富,是当地人民餐桌上的常客。
五、旅游指南攻略
最佳旅游时间
清河区四季分明,不同季节都有独特的魅力,适合不同类型的旅游活动 。春季(3 - 5月),解米沟村的梨花盛开,漫山遍野一片洁白,仿佛置身于花海之中,是赏花的好时节。此时气温逐渐回暖,阳光明媚,适合户外活动。夏季(6 - 8月),气候凉爽,清河水库周边绿树成荫,是避暑度假的理想之地。游客可以在水库边钓鱼、划船,享受清凉的湖水和清新的空气。秋季(9 - 11月),山上的树叶变得五彩斑斓,层林尽染,景色十分迷人。这个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可以品尝到各种新鲜的水果和农产品,如梨子、榛子、鸡心果等。冬季(12 - 2月),银装素裹,清河区呈现出一片洁白的世界。可以去体验滑雪、滑冰等冬季运动项目,感受冰雪运动的乐趣。同时,春节期间的各种民俗活动也为冬季旅游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交通指南
如果选择乘坐飞机,可以先抵达沈阳桃仙国际机场 ,然后在机场乘坐前往铁岭的机场大巴,再从铁岭市区转乘前往清河区的班车,全程大约需要2 - 3小时。也可以在机场打车前往清河区,路程大约1个半小时,但费用相对较高。
乘坐火车的话,可以先到达铁岭站或开原站 ,然后在车站附近乘坐前往清河区的公交车或出租车。从铁岭站到清河区大约需要1小时左右,从开原站到清河区大约需要30分钟左右。
在清河区内,公交车线路覆盖主要区域,出行较为方便 。此外,出租车也是常见的出行方式,价格合理,招手即停。如果想要更自由地游览景点,也可以选择租车自驾,这样可以更好地安排行程,随时停靠在自己感兴趣的地方。
住宿推荐
清河区内有各种档次的住宿可供选择 。如果追求舒适和豪华,可以选择位于清河水库附近的度假酒店,如清河半岛温泉度假酒店,酒店设施齐全,服务周到,房间宽敞明亮,装修豪华典雅。酒店内还设有餐厅、温泉浴场、健身房等配套设施,能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同时,酒店周边风景优美,靠近水库,游客可以在闲暇之余欣赏湖光山色。
如果想要经济实惠一些,可以选择快捷酒店或民宿 ,如清河区中心的如家酒店,价格相对较为亲民,房间干净整洁,基本设施一应俱全。而且它们通常位于交通便利的地方,周边有许多餐厅和商店,方便游客的日常生活。此外,在龙泉山庄附近也有一些特色民宿,装修风格充满东北乡村特色,住在民宿里,可以更好地体验当地的生活氛围,与房东交流,了解更多关于清河区的故事和文化。
行程规划建议
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安排3 - 4天的行程,深度游览清河区的各个景点 。
- 第一天:抵达清河区后,前往清河水库,欣赏水库的壮丽景色,了解水库的历史和功能 。可以在水库边散步、拍照,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中午在水库附近的餐馆品尝清河炖鱼等特色美食。下午参观龙泉山庄,游览电视剧《刘老根》的拍摄场景,观看二人转表演,体验东北乡村文化。晚上住在龙泉山庄附近的民宿,感受乡村夜晚的宁静。
- 第二天:前往聂家满族乡,参观满族民俗村,了解满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 。欣赏满族剪纸艺术,品尝满族“八大碗”等特色美食。下午可以去乡村的田野里漫步,感受田园风光。晚上返回清河区中心住宿。
- 第三天:攀登玉皇顶,欣赏山顶的壮丽景色,参观明长城遗址 。在登山过程中,欣赏沿途的自然风光,呼吸新鲜空气。中午在山上的休息点品尝自带的食物。下午下山后,前往张相镇的解米沟村,观赏梨花(春季)或采摘梨子(秋季),体验乡村生活的乐趣。晚上在张相镇住宿。
- 第四天:前往杨木林子镇,参观当地的农业生产基地,了解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情况 。可以参观蔬菜大棚、粮食种植区等,还可以参与农事活动,如采摘蔬菜等。中午在杨木林子镇的农家乐品尝农家菜。下午返回清河区,结束愉快的旅程。
如果时间有限,只有1 - 2天的时间,也可以选择清河区的精华景点进行游览 。第一天参观清河水库和龙泉山庄,第二天上午攀登玉皇顶,参观明长城遗址,下午在清河区中心逛逛,购买一些当地的特色纪念品。
清河区,这座充满历史韵味与自然魅力的小城,以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吸引着游客的到来 。无论是探寻古老的历史文化,还是品尝美味的特色美食,亦或是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清河区都能给游客带来难忘的旅行体验。